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学习参与现状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学习参与现状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开始讲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学生参与度”的概念引入到我国高校教育评价实践中,并设计相应的调查表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体验进行测量。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获取了新知识,更多的是从知识到思维,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真正实现才智的增值。

为了解大学生学习参与现状,笔者以钦州学院、玉林师院、河池学院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本问卷调查、访谈形式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类抽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795份,其中大一学生190名、大二学生255名、大三学生176名、大四学生174名;男生457名、女生338名,样本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因此,本次调查结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问卷内容分为三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学生的学习交往与互动(生生交互、师生交互、生师交互);学生的自主型学习。每一部分包含多个分维度,共计35个项目。

课堂参与。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表示不会缺课、逃课,8.9%的学生“经常”地参与课堂讨论,3.0%的学生“经常”地在课堂上提出有见识的问题,10.6%的学生“经常”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观点,“偶尔”和“从未”的学生比例占90%左右。上述统计可以说明,目前,大多数课堂仍然是以知识传递为主,“一人谈”的教学模式。学生习惯了被学习,失去了自我体验,学习主体整体迷失,现在让他们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很多同学不乐意参与,也不知道如何参与。

学习交往与互动。调查结果显示:16.5%的学生“经常”在课外和同学一起进行小组学习,4.3%的学生“经常”用电子邮件或面对面的与指导老师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78.6%的学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在学习小组中,62.7%的学生习惯于被安排任务。以上数据说明:生生、师生、生师在课外交互较少,学生的团队意识薄弱,合作型的学习方式运用得不够充分,个人单打独斗的方式仍然是课后学习的主流。

自主学习。通过调查发现,28.4%的学生阅读了教师指定的部分书籍,13.6%的学生为加深学业主动阅读非指定书籍,9.3%的学生阅读书面论文或报告,38.6%的学生“经常”课前预习或为学习作准备,很少有学生对有见识的问题进行收集、整合资料,进而判断信息、观点、行动、结论的价值,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过于依赖教室、教师以及面授辅导,依然沿袭着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志趣及价值观不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只有28.8%的学生表示自己了解所学东西对自己所具有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基本训练,如团队组建、单元组合作、板卡使用、师生约定及运用多种表达呈现方式等。其中,学习品质需要重点训练。

学会关照。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是一种社会性的过程。团队组建或单元组合作,是为完成学习任务或问题,学习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学会关照学习同伴,特别是学习的边缘人(游离人)。同伴间的相互关照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的重要品质,它使学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影响,对学习共同体产生归属感,唤起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团队学习的意识。

学会倾听。学习是一种对话性的过程,在学习中“最重要的不是述说,而是倾听――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共情地倾听”。中外教育研究都特别强调“听”的重要性,如中国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又如苏格拉底的“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因此,倾听是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又一重要品质。

倾听并不等于听,听是听觉器官对声波的单纯感受,是被动的无意识的行为;倾听是内化过程,是“眼、耳、口、脑、心”多种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主动获取信息的一种积极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倾听获取信息,引发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激发灵感,深化认识,重构知识。为预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假“听”、假“看”、假“议”,可对其进行检测,如请学生对已陈述的观点进行复述、补充、解释、提问或修正等。

学会交互。学习是交互和实践的产物,交互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特殊品质,是知识建构和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本质。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认为没有交流,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所以,学习同伴通过互教互学,启发思想,习得知识,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多种交互学习的类型,如按活动对象分,可分为学习者与信息资源、学习者与学习者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等三种交互学习活动。若根据参与互动的人数分,可分为自主交互、一对一交互、一对多交互、多对多交互。每种交互都可以实现同步交流和异步交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流行的“知识折旧”律是: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人类正在从信息时代走向知识时代,人们最需要的不是记忆信息,而是整合、分析和处理信息,把信息转化成为知识。美国知识管理学家德鲁克(P.Druker)说,知识社会要求其所有成员学会如何学习,因为知识的本质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因此,新型的学习方式(如探究、发现、合作型学习等方式)是学生发展高阶思维、获取知识、适应知识时代需求的关键,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使命。

优化课堂环境。一个自然、宽松、民主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他在班级管理上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参与设计。教师遵循以学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主活动中获得感受或体悟。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早在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当今,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不会问,甚至不愿意教师预留提问时间。课堂提问对于学生的课堂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是以传递知识为主的课堂,学生无须提出问题,也不会产生问题;相反,如果是以发展学生思维为主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和参与讨论是必然会发生的行为。教=依学,让学生先“动”,在学中质疑,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学习。郭思乐教授提出的生本教育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甚至“不教而教”。

设计“动”的学习任务。学习由“静”设计为“动”,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教”的意愿巧妙的转化为学生“学”的意愿,如讨论、演讲、项目研究、角色扮演和模拟性决策等。学习活动注重贴近生活、社会、科技等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愿望等内部动机。“哈佛大学的学生之所以热衷于参与讨论,并非他们都热爱讨论,而是没办法,因为老师有这样的要求,不参与讨论会,可能很快就跟不上课程。”熊炳奇教授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