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年教师如何备好一节语文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语文是基础学科,在日常教学中费工费时,却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特别是一些青年教师把握不好学科特点,上课漫无边际,课堂学习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备好课十分重要。只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才可能上好每节语文课。
关键词:青年教师;研读教材;学科特点;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26-0023-02
一、备课的重要性
常言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外的功夫直接决定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许多优秀的语文老师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备课上,因为课堂四十分钟是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把握和教学方法运用的总检验。备课就好像拟定作战计划,一位教师就是一名指挥官,只有对各方面的情况有了充分的了解,对事情的发展做出准确的预见,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进而取得战斗的胜利。我们平常评论某个老师的课上得成功或失败,其实,关键是评论老师课前、课外的功夫的成败。因此,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备好课有可能上好课,如果备不好课是绝对不可能上好课的。
二、怎样备好课
怎样才能备好一节语文课呢?
首先明确几个概念:备课不等于备教案,备教案不等于写教案。
1.什么是备课?顾名思义,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好准备。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称为教案。备课(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
2.语文课姓什么?语文课首先应该是语言学科,训练语言文字是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在教学中,我们应将语言文字落到实处。既要让学生打下字词句段篇等扎实的基本功,也要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愉快地阅读文本,在文本的阅读中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语文课其次是人文学科,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科目。它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为基本的教学策略。因此,备课时,要紧紧抓住语文学科的这一首要特征,依托文本,立足阅读,开展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一定要突出语文的味道、语文的特征。不要把语文课备成戏剧课、表演课、思品课等,要真正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阅读教学重点是什么?阅读教学之所以称为阅读教学,其原因在于一个“读”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新课标在关于阅读教学中的目标指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文教学只有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忽略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的语感和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就变成了无源之水。可见,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涵。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和传情,培养语感。我们在备课中,应重在读的训练,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始终处于读书的享受之中。同时,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文本,选择读的方式,制定读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读的过程。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去解读教材,在解读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在运用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的情感美,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语言训练为主线”的阅读教学原则。
4.备课的一般步骤。备课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 搜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了。
第一步:钻研教材(传统意义)。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首先与课题对话,抓重点 ,然后认真研读课文,与课文对话,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随着悟性的提高,有些关键词语、精彩之处。以及课文的重点、难点,也会很快抓住。抓住了,便做上记号。
第二步: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朗读是活的,是跃出纸外的,赋予了作品生命力。备课时,力求把课文读“活”。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并超过老师。师生朗读得精彩的课堂,必然是充满生机的、充满灵性的、富有情趣的课堂。备“朗读”,一是多读,用心揣摩课文的意境、思想感情(包括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二是多听别人朗读,听录音。平时,要听广播电台的小说朗读、诗歌朗诵,这对提高朗读能力大有益处;三是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教材中所选文章都是精品,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就更不必说了。对于作者推敲、锤炼文字的匠心,一定要细心琢磨、体会。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文眼、警句、过渡段、文题等等。这个点其实就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意愿,也是文章的关键所在。从这个点切入文本也就理清了文章的主线。但是这个点有的直接明了,有的隐含文中。这就需要教师理清头绪,以备在课堂教学中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要把握好,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甚至在老师的引导下,超常发挥。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部分(或全文),你先背下来;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课文,教师先努力去做。例如,要求学生用“究竟”造句,课文中是这样写的:“小海鸥决心去问个究竟。”这里“究竟”当“结果”讲,即看个明白,看个结果。但词典里讲,“究竟”还当“追问”讲,“因有疑问,而追问”。如,“这种冰箱究竟省不省电?”我弄明白了之后,心里一亮,便有了底儿了,于是每个不同解释都造几个句子,这就取得了指导造句的发言权。造句的目的,绝不是让学生抄袭以应付考试,那样做,就把孩子教“死”了。
总之,写教案不是备课的全部过程。检查文字教案不等于检查备课。写教案绝不等于备课,备课绝不等于写教案。我们应该从研读教材入手,准确把握学科特点。只有走进教材,又跳出教材,才能备好语文课,进而上好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