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验式诗歌教学课堂环节的开展与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验式诗歌教学课堂环节的开展与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从“体验式诗歌教学”着眼,从理论推动、学生学情、应用价值三个维度出发,论证了高职校进行体验式诗歌教学的动因。进而就高职语文诗歌体验式教学课堂环节的展开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分析,为高职语文诗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有效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高职语文 体验式诗歌教学 课堂环节

一.体验式诗歌教学释义

所谓体验式诗歌教学就是指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从从学生的主体体验入手,通过创设各种诗歌体验场景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诗歌)的情感世界,身临其境的感受文本(诗歌)世界的旖旎风光,并进而追问和探究文本(诗歌)的世界,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并且经过积极内化,最终达到丰富生命体验、构建个体精神、获得关于人生、关于世界的意义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对于诗歌这种蕴含了更多的非逻辑性的隐形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题材来讲,“体验”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高职语文体验式诗歌教学的动因分析

(一)理论推动

1.基于大纲要求

2009年颁布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为:“坚持文道并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坚持基本要求与多样选择相结合,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为体验式诗歌教学的开展推波助澜。

2.源于经典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强调培养“自然人”,主张让儿童从生活以及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重视通过直接经验的获取来发展儿童。由此可见自然主义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体验式教学思想。在今天情境学习理论备受关注的理论背景下,在今天注重培养学生批判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指引下,体验式教学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罗杰斯(Rogers,C.R.)的强调自我,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其本质就是围绕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而生成的教学思想与策略。

(二)学情分析

1.学习现状分析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与归结点。体验式诗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个人体悟与学生的情感内化。高职一年级的学生虽然知识基础与语文基础能力有待提高,但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学习积极性也很高,思维活跃,情感体悟能力较强,这都为活动体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终生发展需要

相比进入高一级学校继续深造的普高学生,我们的学生几乎无升学压力,无需围绕高考指挥棒,游离于表层的识记,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古典诗歌的审美境界,他们都将在完成五年高职学习阶段后直接踏上社会,因此指向于终身发展的自学能力培养与拓展学生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健康人格已是目前教学阶段所必须强化的目标。而体验式诗歌教学,就是一种培养学生完整精神和生命成长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教学活动。

(三)应用价值

1.体验式诗歌教学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的体验都是人的内心世界的一种发展变化的过程,与主体生命的整体相关联。因此,学生在体验中,首先必须是自我的融入与感悟,主体的角色在感悟中得到完全认同,或者说凡体验总是自我的,他人无法代替,否则就失去了体验的特性。体验式诗歌教学实际上就是强化学生对诗歌学习的主动参与和对诗歌内容、诗歌风格的积极把握,从而生成学生自己的个性解读。

2.体验式诗歌教学有利于加快知识经验的转换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接受知识,积累经验,但是这种知识和经验往往是平面的,抽象的,难以内化为学生独特的知识和经验结构。这就需要在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建立一个通道,这个通道就是体验。比如学习杜甫的《旅夜书怀》,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沙鸥”这一意象,必须要带领学生理解诗中的物境,为学生营造一定的情境,进行深度体验,在学生的内心构建起诗人当时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内心,产生共鸣,有所感悟。也就是说,体验式教学打破了学习中机械孤立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新的结果和感受。

3.体验式诗歌教学有利于促进情感的生成

情感的生成取决于人的感受的积累和感受的发展,体验是情感的生发剂。“如果没有感受现象,就不存在情感发展的机制,就不会有任何情感经验作为印记留存在记忆系统中。”“情感教育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丰富人的感知觉,使人生活在自然的而不是概念的世界中。”[1]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会受到更直接、更亲切、更鲜明的、即更强烈的刺激,往往可以唤醒学生已有的背景经验,并与之融通,激发出真正的情感。体验式诗歌教学,能让学生在世俗化功利化的世界里找到一方纯净,能让他们变得更真诚、更友善、更感恩、更纯粹,更有担当。

4.体验式诗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体验是创新思维产生的中介。体验式诗歌教学特别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超越现实、超越生活,随着诗人一起神游、探访诗人妙笔之下的一个个神异的世界,去领略诗人所创造的一个个神奇美妙的意境;特别注重利用诗歌的语言特点训练学生的潜意识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等。这样,体验式诗歌教学可以自然而然的帮助学生养成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维和创造的习惯。

二.高职语文诗歌体验式教学课堂环节的展开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古典诗歌课堂教学中,如何既能让学生在优美动人的诗境中浸润、驻足、陶冶,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个性情感得以生长、开花,创新思维得到成熟、进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育诗歌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笔者认为,如何提高诗歌课堂效率,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一个值得一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研究的问题。体验诗歌教学的研究则是对以上思考的实践。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运作这种体验呢?

(一)主要环节的阐述

1.读诗文。“体验”是一种全身心感受的学习方法,为此,必要的诵读是诗歌学习中引发感官的第一步,是从音乐节奏体会美感的绝佳手段。钱理群说: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而不同于偏重分析的西方文化。这使得古典诗歌非涵泳讽诵不足以入其境,得其神,品其韵。

2.入诗境,即进入情境。体验的产生首先要缘于学生对教学情境的切身感受。“当一个人定位于一种现象时,便意味着他正满怀兴趣地接近这一体验”。体验式教学情境由教师预设,与教学专题对接,与学生的经验对接,可以创设生活性情境、思辨性情境、感染性情境、展示性情境等,在教学内容与学生求知心里之间设障质疑,使学生的心里处于悬而未决又需急切解决的探索状态,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和冲动,激活思维,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提高认知、升华情感。

3.悟诗情,即用心体会。体验是一种亲历行为,在体验活动中,学生投入情境之中,用自己的思想结构、知识经验、生活常识与专题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用自己的评判标准对问题进行权衡、调整、修正,做出价值判断,这是一个学生在心理层面对自己的认知图式进行优化的过程。在分析问题的意蕴、理解问题的本意和实质中吸收了心理健康知识,在跌宕的内心变化、难以言表的感受中生成对问题的领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内在的修为与品位,体验的意义得到凸显。

4.续诗韵。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外化是体验式教学的终极目标,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自觉迁移、升华教学内容,从心理调节到外部行为调节,强化内在价值取向,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二)研究型课案的再探讨

[研究性课案一]《静女》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静女》中“赋”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2.感受诗中静女及男子的形象。

二.教学重点:学习《静女》中“赋”的表现手法,体会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三.教学难点:感受诗中静女及男子的形象。

四.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式教学

五.预习阶段:

1.自制朗诵音频、视频。(通过自主学习,涵泳讽诵,体会“赋”“重章叠句”的效果)

2.查询有关《诗经》的知识,如作者、作品、评价性的文章,完成学案。

六.教学过程:

(一)读诗文

聆听课前学生上传至空间的的朗诵音频、视频;播放示范朗诵的音频;接着学生比较,点评;最后学生齐读。(设计意图:体会诗歌“赋“的特点及重章叠句的艺术表现手法。)

(二)入诗境

在诵读中,学生放飞想象,情境还原。一对朝气蓬勃的青年男女跑进我们的视野,想象这一次妙趣横生的约会。(1)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三,理清课文的四个情节“相约”“相见”“相赠”“相悦”。(2)学生分组演绎四幕小品剧。(3)分组进行表演,点评。

(在表演过程中,在表演过程中,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点评,进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学生关注重点词汇,重点细节,一步步走进诗歌的美妙境界,情感内化,从而更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

①关键字词:

“搔首”:挠脑袋,抓头皮,形容男子由于心急二抓耳挠腮的样子。

“踟蹰”:形容男子由于心急而来回走动的样子。

“爱”:通“B”,隐蔽,隐藏。

“说怿女美”:喜悦。“女“:通“汝”,这里指彤管。

“归荑”:通“馈”

②关键句子:“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重章叠句。直接赞美静女的句子。“静”是对古代女子最高的评价,它代表了一种绚烂中的适度和妥帖,纷繁中的笃定和纯净。

女孩:

“俟我于城隅” 主动大胆

“爱而不见” 天真调皮

“贻管”“归荑” 纯真多情

“我”:

“搔首踟蹰” 憨厚痴情

“说怿女美” “美人之贻” 爱人及物(喜爱)

③人物形象分析:

静女:娴静可爱、顽皮活泼;男青年:忠厚淳朴、文质彬彬

(设计意图:此环节,表演是形式,点评才是关键,学生的点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智慧分享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抓住每一次点评的契机,强化学习注意点和重点,学生对男女主人形象的感悟也更到位了,真正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得到有效的突破。)

(三)悟诗情

此时,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1.请几个同学再次有感情的朗诵。(经历了刚才的活动体验,学生情感内化,这次的诵读,明显有了很大进步)

2.寻找合适的歌曲进行演唱。

(激发学习兴趣,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另一种方式)

(四)续诗韵

实践证明,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听说读写,之前的环节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说”“唱”能力后,这个任务的重点便放在对学生“写“的训练上,我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自己专业(计算机专业),根据诗歌的情节,人物的特性,为课后即将制作的flash,写下自己的设计构思和理念。

布置作业:根据课上写的构思,设计并制作一段flash。

(此环节,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增强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诗经》离我们年代久远,但其韵味日久弥新。学生学习难免会有时代的隔阂,而采用不同形式的活动体验能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上述课例通过模拟当时情景,还原诗歌情境的相关活动,进行师生之间、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并把握诗歌情思。

四.结语

“体验”既是关于教学活动的新理念,也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具有丰富的教学价值。在高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引入“体验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体验的体验教学,强调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生命意义的构建,为改变传统诗歌教学的弊端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独特的意义。

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对读者的影响过程,诗歌教学效果的达成过程就是对文本的体验过程。笔者深信:在人生的舞台上,读诗的人将比那些不读诗的人更有能力过一种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走进诗歌的路上更轻快一些,体验更深一些,这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探索的过程。

参考文献

1.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第2版.

2.朱光潜.朱光潜全集[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第10卷.

3.伊道恩等.中学语文教学建模一一学科教学建模丛书[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5.

4.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2.

5.李敦杰.关于“体验式"教学形式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9.7

6.张扬.论“体验”的诗歌教学[D].2012.2

7.褚丽萍.中学诗歌体验式教学研究――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中的古典诗歌教学为例[D].2010.12

8.许志红.疏离与回归:开展体验式教学的思考――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4.5

9.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1

10.王志红.体验式教学的实践运用.教育与职业.26

11.陈亮.体验式教学设计研究[D].2008.4

12.刘秀风.体验式教学在“基础”课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6

13.曾毅.略论语境策略意识与语文体验式教学[J].教育探索.2009.7

14.蒋常香毛莉婷刘小青.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

注 释

[1]转引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1

(作者介绍:严敏,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信息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