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要太+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太+名词”构式的认知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研究探讨“不要太+名词”构式中句法与语义接口的问题。本文从语言系统内外寻找名词进入此构式的动因和理据:语言系统内部的缺省特征,尤其是不确定性让明确表达的语言词汇的意义只是提供语言交际中的激活语言开放百科知识系统的通道;而同时构式压制和认知过程中的转喻机制让名词结构顺利进入此构式。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本文发现语言的变化和创新是由于语言的内部的理据和语言外部的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机制所推动的。

关键词: “不要太+名词” 构式 转喻 认知

一、引言

2008年12月18日,由于CNN在报道“打、砸、抢”事件当中严重歪曲事实,引发中国人民一片骂声,因此一句“做人不要太CNN”曾风靡整个网络,成为当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我作为语言学习和研究者,被这独特新颖的用法所吸引,因为传统意义上讲副词不管在什么结构中,是不能修饰名词的,尤其是专有名词,带着这样的疑惑,我特地去语料库查了查“不要太……”结构中名词乃至专有名词的准入情况是怎样的。

在上千万字的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中,以关键词搜索,“不要太……”结构共计429条,其中形容词或副词准入的句子是337条,动词或动词词组准入的句子是85条,而名词准入的句子只有7条,只占整个语料库的1.6%左右。这说明传统的“不要太……”结构仍然是以与形容词、副词和动词搭配使用为主的。随后笔者在新浪网的论坛上以关键词搜索,却搜索出了不少名词进入此构式的用法,尤其发现专有名词也在此构式中频频出现。这一现象表明这种新奇的表达有扩张使用的趋势,而且通过特殊的媒介在流行着,令语料库收藏不到也收藏不及。

在以往的文献中,前人对此构式也有些许研究,但大多集中于探讨此构式由传统的劝诫义向褒扬义的引申。笔者对此构式意义的引申也颇有好奇,但本文只限于探讨名词结构尤其是专有名词是如何被允准进入此构式中的,如:

(1)秘书只好说:首长,不要太书生气了――

(2)不要太小心眼、对男人不要管得太紧,尤其他那种大男人的男人……

(3)不要太大男人了,现在的女人讲求平等。

(4)倒贴钱都没人敢要的AV女,不要太宋祖德了――

(5)不要太林黛玉了,男人会被吓跑的。

(6)做人不要太CNN了,要诚实厚道。

在以上六个例句中,划线部分皆为“不要太……”构式的使用,并且在这些构式都允准了名词,如(1)中的“书生气”,(2)中的“小心眼”,(3)中的“大男人”;更有甚者,专有名词也都进入了此结构,如(4)中的“宋祖德”,(5)中的“林黛玉”,(6)中的“CNN”。

本文以“不要太+名词”构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出于以下三点考虑:一方面,语言总是在变化和创新,本文以此个案研究为窗口,试图窥探和探求语言变化的一些规律;其次,传统语法看来,这种语言现象往往属于不合语法的使用,但时至今日,语言的研究已不仅仅研究语言的使用是不是合语法,而更多的是研究一种语言现象的出现,它背后的机制是什么;最后,从索绪尔说语言的特性之一是任意性时,这种任意性就被解读为语言总体是任意的。但在最近几十年的语言研究中,语言变化的“理据”越来越被关注。因此,本文以此个案为例,试图找出从形容词或副词到名词乃至专有名词进入这一构式的变化背后的认知理据和动因。

在“不要太+名词”构式中,有的名词结构是词汇化了的,听起来习以为常,如(1)、(2)、(3)例;有的是不太可能进入这种结构的专有名词,在有些人听来有点不自然,但其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使用面也越来越广,如(4)、(5)、(6)例。因此,本文将词汇化了的和新进入此构式的专有名词视为一个连续体,进行统一的考察。

二、构式与“不要太+名词”构式出现并存在的语言内外在的理据和动因

1.构式的定义

本文把“不要太+名词”这一结构看成构式来考察。根据Goldberg(1995)的构式语法,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体”。这一定义所含的意思是:凡是构式,无论简单或复杂,都有自己独立的形式、语义或功能。那么根据这一定义,很显然“不要太+名词”可以归入构式这一概念下去考察,把这一构式看成整体去考察,而不仅仅局限于讨论副词是否能修饰名词这样的语言现象。

2.语言系统内部的允准机制

本节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语言系统中会允许出现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句法操作上的不相容现象。问题可以从语言系统的内在特征获得解释。根据Radden,语言缺省(underspecification)是语言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语言缺省有三个基本特征:隐含性、不确定性和非相容性。这里我们主要探讨不确定性。根据Langcker(2004:2),语言的编码形式少于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在语言交际和理解过程中,必须依靠语境、百科知识等来补全;词的意义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明确表达的词义只是开放的系统的激活通道;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使得参与语法关系的成分与成分之间有了一定的空间灵活性,也就使语法具有了转喻的性质。因此进入“不要太+名词”构式中的名词本身只是提供了激活通道,概念者必须依靠名词的背景百科知识理解交际中的语言。

3.构式压制

语料分析表明,“不要太……”最基本的构式或原型构式是“不要太+形容词或副词”,而“不要太+名词”这一构式是原型构式强制性句法操作产生的结果,可以视为“不要太……”构式的子构式。

词汇单位和语法单位之间出现冲突,那么句法环境意义就会压制词汇意义,这就是“constructional coercion”(构式压制)(Goldberg,1995)。那么在“不要太……”这一构式中,名词进入其中,就必须受到原型构式“不要太+形容词或副词”的压制,从而使得名词顺利进入此构式中,并能被听话人理解。

4.转喻机制

构式强制的过程就是概念者对进入构式的名词进行转喻理解的过程。传统的转喻研究是把转喻看成修辞之一来研究,而如今认知语言学家们把转喻看成是一个认知过程,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把转喻词语指定的成分作为一个参照点,为想要描述的目标提供了心理可及(mental access)。沈家煊在1999年的《转指和转喻》一文中曾总结了转喻的认知模型如下:

(1)在某个语境中,为了某种目的,需要用概念A指称目标概念B。

(2)用概念A指代B,A和B须同在一个“认知框架”内。

(3)在同一认知框架内A和B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一般只有B)会被附带激活。

(4)A要附带激活B,A在认知上的“显著度”必须高于B。

(6)转喻是A和B在某一认知框架内相关联的模型,这种关联可叫做从A到B的函数关系。

沈家煊同时指出,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们来说,各种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常见的认知框架有:

容器――内容

整体――组成部分

领有者――领有物

劳作者――工具

物体――性状

机构――所在地

当事――行为/经历

施事――(工具)――动作――受事/结果

施事――动作――与事/目标――受事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看出“不要太+名词”构式中名词的转喻机制可以归类在“物体―――性状”这一认知框架内。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几个例子:

如我们例(3)中,词汇化了的“大男人”激活了说者和听者的同一文化下的认知框架,即激活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下对“大男人”的各种解读,而这些解读都可以解释为“大男人”所附属的特征性意义,包括歧视女性,把女性看成弱者,认为男人应该是主心骨、作决定的人等。而这些特征性附属义没有这个词汇化了的名词“大男人”的显著度高。因此,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只需要说出“大男人”就可以表达其所附属的任何一特征性意义。在我们例(3)中,很显然,当表达了“不要太大男人了”,在这个语境下“大男人”的属性特征就被转而突显出来。这就是构式压制下,人的普遍的认知能力,即转喻推理机制所起的作用。

再看例(4):倒贴钱都没人敢要的AV女,不要太宋祖德了――

宋祖德是典型的专有名词,并且是真有其人。宋祖德是娱乐圈中有名的喜欢捕风捉影的人,一张大嘴巴没人喜欢,还超级狂妄尊大。当说话人用了“不要太宋祖德了”,那么这里的“宋祖德”就被构式压制转而指“宋祖德”其人的所附属的社会文化特征属性。这里很显然,在说者和听者的普遍的认知能力,即转喻推理机制下,“宋祖德”被转而指自夸自大的不要脸的样子。

再看例(5):不要太林黛玉了,男人会被吓跑的。

首先,说者和听者对“林黛玉”都有较为相似的认知框架,因此“林黛玉”一旦进入此构式,就激活了其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各种形象和性格特征:自艾自怜、柔弱无依、悲观、体弱多病等。说话人和听话人只需要把“林黛玉”激活的任何一个形象和性格特征放到语境下理解,就完成了转喻理解。

最后,来看一下我们开篇引言中所提到的例子:做人不要太CNN。

“CNN”本来是美国新闻媒体,专门报道世界各地的时事要闻。这个专有名词本身并没有引申的附属意义。可是,2008年的12月,由于不实报道,CNN在中国引起了很不好的影响,以至于一提到“CNN”,人们就会想到不诚实这样的行为。因此,在这一事件的影响下,“CNN”在中国现实的文化背景下就有了引申的特征意义――不诚实。因此,在这个例子中,当“CNN”进入到此构式中,构式压制使得附属在“CNN”的意义被说者和听者的转喻推理机制突显出来,从而达到语言交际的目的。

5.转喻推理机制在此构式中的限制

在上面这些例子中,无论是已经词汇化了的名词还是专有名词,在中国这样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下,它们都具有较强的特征属性义和较丰富的百科知识,即社会文化内涵。因此,名词的特征属性义越强,百科知识,即社会文化内涵越丰富,就越能进入“不要太+名词”构式。比如说,我们不能说“不要太桌子了”。很显然,“桌子”这个名词不具备很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没有特别强的特征属性义,因此不能被允准进入此构式。

三、结语

“不要太+名词”构式表明语言系统固有的缺省特征,尤其是不确定性是句法与语义接口产生的天然土壤。而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的转喻机制是名词进入此构式的完美的动因。通过对此个案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语言变化的背后总有语言内外在的推动动因和理据,尤其是认知的过程中各种机制都可以推动语言的变化和创新。

参考文献:

[1]De Saussure,Ferdinand.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Baskin,Wade.).London:Peter Own Limited,1960.

[2]Goldberg,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3]Langacker,Ronald W.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 Berlin:Mouton de Gruyter,1999.

[4]Langacker,Ronald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I:Theoretical prerequistites.Beijing:Beijing University Press.(Originally published b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2004.

[5]Langacker,Ronald W.Metonymy in grammar.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2004,4:2-24.

[6]马兴国.“不要太……”句型新意考源.文教资料,2009,(1):66-67.

[7]仇毅.“不要太……”结构的“准语法化”分析.镇江高专学报,2007,(3):48-51.

[8]Radden,G,Klaus-Michael P pcke & T. Berg.Aspects of Meaning Construction[C].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2007.

[9]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1999.

[10]王敏.“不要太A”句式表达感叹的修辞基础谈略.修辞学习,2000,(2):18-19.

[11]张建理.“不要太A……”句的功能研究.载.束定芳主编.语言研究的语用和认知视角――贺徐盛桓先生70华诞.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周领顺.怎样解释“不要……太……”?.天中学刊,2002,(3):74-75.

(作者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