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清唱剧《禹王治水》的音乐特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清唱剧《禹王治水》的音乐特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鲍元恺先生多年来始终心中存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他认为我们自从祖先之时就开始崇尚顺势而为,不以自然界对立面作为做事的出发点,更不能够以成为自然界的征服者为目标。他认为在后世的万事万物中,都需要遵从着“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有感于历史上的大禹为后人作出了最早期的“天人合一”榜样,这种因公忘私、天人合一的传统哲理至今依然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清唱剧 鲍元恺 《禹王治水》 大型作品

一、清唱剧《禹王治水》的创作语境

清唱剧,是类似于歌剧中的情节、内涵的一种音乐形式,但它不化妆,且剧中的人物相对较少,同时加入了较多合唱内容的大型音乐体裁的戏剧表现形式。清唱剧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大约八九十年的历史时期,早期最有影响力的清唱剧作品是黄自在上世纪的1932年创作《长恨歌》,这是我国第一部管弦乐作品,对后来我国清唱剧创作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国以来,围绕着清唱剧音乐体裁进行创作始终是少数人的行为,而且鉴于多种原因,这些新创作的清唱剧作品不是无法演出就是默默无闻,清唱剧创作属于空白区域。这部《禹王治水》的出现,可谓是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憾。这部清唱剧中的故事情节可谓早已是家喻户晓:主要表现出大禹在继承他父亲鲧的事业之后,为了治好洪水,经历十三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后,终于采用疏导的方式治理好了多年的水患。这期间,他身先士卒走遍了广袤的中原大地,为了早日治好洪水,在治水期间,大禹曾经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而不入。禹王治水就是为了体现这个妇孺皆知的历史故事,宣扬这种因公忘私、奋不顾身的民族传统精神,也告诫后世的炎黄子孙要世代尊崇这样的治国典范。

这部清唱剧的创作者鲍元恺先生,多年来始终心中存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他认为我们自从祖先之时就开始崇尚顺势而为,不以自然界对立面作为做事的出发点,更不能够以成为自然界的征服者为目标。他认为在后世的万事万物中,都需要遵从着“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让人与社会、自然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因此,他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有感于历史上的大禹为后人作出了最早期的“天人合一”榜样,这种因公忘私、天人合一的传统哲理至今依然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大禹治水的精神中得到深刻的启发。这部作品的创作是从2007年5月开始的,在收到了旅居国外的词作者过客的脚本后,鲍元恺开始准备创作,在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之后,终于在2008年7月24日创作完成了这部清唱剧的新世纪开篇之作――《禹王治水》的钢琴版合唱作品。

这种源自16、17世纪欧洲文化的清唱剧体裁,终于在进入中国近一世纪之后,再次在中国大地上产生了新的光彩。这种最早在意大利诞生的大型声乐体裁形式,也随着西乐东进的进程,被我国更多的作曲家与听众所接受。随着这部作品的不断演出,近几年来《禹王治水》这部清唱剧作品也曾一度享誉海内外。

二、清唱剧《禹王治水》的音乐特点

首先,在音乐结构方面具有个性化特征。清唱剧《禹王治水》在整体结构方面,采用了西方清唱剧体裁的一般性特点,全剧共分为七个不同内涵的乐章,这七个不同乐章分别被命名为《洪水》、《伯鲧》、《理水》、《涂山》《禹颂》、《夏启》和《孳孳》等。在文学层面上而言,这七个乐章就依然展现出了作品统一、完整的传位、治水过程,整个历史事件与时期也都具有严格的内部逻辑特点。音乐上的这种结构设计,也体现出了作曲家试图采用器乐的不同演奏与声乐的不同演唱结合的方式,表达出对先贤的崇敬和宗教般的崇拜情怀。这些贯穿在整部清唱剧中的七个不同内涵的具体乐章表达出了不同类型的历史细节与主题情感特征,也在不同的乐章中很巧妙地描述除了人们面临洪水时的惊恐情绪外,以及大禹面临治水时的悲壮、豪迈情怀,更有为了治水多年渺无音信家人的凄婉之情,也有治好洪水之后人们对禹王的崇敬之情、禹王个人的平淡之情以及最后在历史上的辉煌壮举情怀。鉴于七个乐章的篇幅较长,本文只是例举部分进行分析:比如在第一乐章《洪水》中,这部作品的开端乐章中采用西方多用的复二部结构特点,呈示部中的第二段主要描绘出一种惶恐的旋律特点,在第二部分中则再现了第一部分中的洪水主题,一直到了最后的尾声部分,音乐素材才转变为琶音和弦形式与主三和弦形式。在第二乐章《伯鲧》中,主要描述了鲧作为禹王的父亲,面临着治水的责任,他让大禹去治理水患的浪漫悲剧故事。作品为回旋曲式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出这个乐章中的主题特点――激昂慷慨中的历史钩沉与往事,虽然只有8-10个小节的规模,却道出了古人面对责任与亲情时的坚定意念与选择。直到第三次再次出现,已经变化成为尾声部分的旋律。中间所包含的两个插部都分别为20多个小节的规模,其中包含了历史故事的叙事和大禹的父亲鲧面对洪水时的咏叹情感。

其次,音乐语言独具特点:这部作品的七个乐章中都渗透着多声部对位的技法特点。这样的设计与安排以及所运用的种种不同的演唱形式,都很好地揭示除了三个不同性格、形象的人物特点,他们分别是鲧、大禹与狐仙一家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物形象。其中有一部分歌词由女中音演唱,有的地方用男高音演唱,有的地方设计了重唱与合唱。合唱产生的音色,是较为丰富的,为了对比这种不同的气势与内心世界,女中音演唱的段落和男高音演唱的部分是比较多的,用于诠释作品中比较细致的情感与内心世界。声部的划分就使得整部清唱剧变成为四个合唱、一个童声合唱,一个混声合唱的形式,这样的整体设计与音乐语言的运用对于整个清唱剧的具体表演和内涵揭示而言,是很完整和到位的。

再次,在不同乐章中的单旋律主题线条中“潜伏”着很多的横向进行方式。这些横向进行所展现出的复调思维,源于整部清唱剧中的主题贯穿技法,产生一种作品连贯的一气呵成的感觉。这种复调形式,也有一种不同人物形象对比的特点,与乐章中两个主题在全曲中不断的以各种形式出现相对应:一个是描写洪水的主题,采用音级的下行“-7-6”音为核心,另一个是描写禹王的主题“5-6-1-5-5”,二者不断的进行对比。这两个主题采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追逐与抗衡,产生了全曲中所需要的发展动力。

此外,乐章中还有一个独特的赋格段,这个再清唱剧中是少见的。在第五乐章的《禹颂》中,出现了全剧的唯一一段赋格音乐素材,对于揭示全剧的核心主题和思想内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仅揭示出了一个极富哲理性的赋格音乐特点,而且还进一步通过这段赋格的展开而演变为更加抒情、宽广的情感色彩。

三、清唱剧《禹王治水》的内涵诠释

清唱剧《禹王治水》中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寓意,在这首清唱剧作品中,传达了古老的民族文化精神和哲理观念。它的深刻内涵主要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第一,清唱剧《禹王治水》首先在音乐风格上很好地展现出了中西结合的特点,不仅将西方音乐体裁很好的与中国古老的历史故事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还在民族音乐素材和气质风格的结合方面,也表现得流畅清新。这首作品不仅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独唱与合唱的交替、声乐与器乐的交替、融合,而且还在器乐内部也实现了不同的角色分工与暗示等,因此表达方式与技法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在音乐的具体发展手法上也是具有灵动性特点,既体现出了统一的音乐旋律主题贯穿的特点,又能够很灵活的通过多变的方式展现出具体的细节性描述特点,而且在运用中西方不同类型的调式素材结合与转换方面,也表现出鲍元恺先生作为管弦乐创作者游刃有余的技法风格特点。

第二,清唱剧中的人物角色区分,很好地揭示出了我国古代以来的社会哲理内涵――暗示与象征在社会关系的揭示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在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具体塑造方面运用了不同的技法特点,而且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具体的内心塑造上,也表现得富有真实性特点。这些非常自然、生动、灵动的人物形象塑造与性格刻画,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和对和谐、爱心等社会关系中核心语汇的渴望。这种富有贴切性质的心理刻画与性格描述,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了作曲家运用管弦乐技巧的娴熟与偏好。

第三,该剧中还做到了对深刻的传统思想内涵的揭示:天人合一。鉴于清唱剧的艺术性特点,作曲家创造性的将艺术与内涵进行了完美的有机结合。因此,这部清唱剧是借用古代传说的题材,对天人合一的观念内涵进行了细腻的解读。作品中不仅有借古喻今的寓意,警示当代人们需要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还体现出当代中华民族依然需要历史伟人的导引,人们在呼唤民族英雄的诞生。

最后,鲍元恺还在这部清唱剧作品中,设计出了最令人回味的声部象征与暗示,揭示出中华民族内心深厚的顺天、自然哲理思想。作曲家通过采用童声合唱团(代表着富有朝气的美好未来),优美的男女声四重唱(代表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关系),以及浑厚的成人合唱团(代表最为崇高的天和地)以及富有命运色彩的器乐管弦乐团,一起构筑了非常起伏的,具有强弱交替、刚强与柔和交融的作品。这部作品,以其雄浑的气势把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神,将民族传统积淀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老子的无为精髓等都很好地诠释出来,再通过禹王三不过家门的故事背后体现出治好天灾洪水的决心与智慧。

这部清唱剧作品不仅是我国当代的一部较为成功的音乐作品,体现出了我国作曲家在清唱剧领域的努力成果,更是一部反映了我国文化艺术发展与时代召唤英雄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06).10

[2]侯a瑾.西方早期合唱艺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2).26-30

[3]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M].(车槿山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05).4

[4]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09)

[5]王建华.海峡两岸大禹文化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04)

[6]安唐・布洛克.“制作历史”的反思[A].克斯汀・海斯翠普.他者的历史: 社会人类学与历史制作[C].(贾士蘅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35,134 -135.

[7]郑志明.浅论非遗主题展馆中的美丽乡村与人为视界[J].大众文艺.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