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土豪”香椿的“神秘”来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土豪”香椿的“神秘”来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春季时令菜中,香椿久负盛名,因为它“奇”香扑鼻、鲜嫩无比,感官享受一流;也因鲜品稀有,所以售价“土豪”;更因近年常被提及的硝酸盐传闻,更让香椿之名神秘非常。

“奇特”的蔬菜

香椿是一种长在树上的野菜,每当春刚暖、花待开时,香椿树的枝头便长出嫩红的像孔雀尾巴一样的枝芽来,即头茬香椿。头茬香椿数天即逝,据闻香椿发芽只需2~3天,待叶芽长出便要马上采摘,若是晚一天,口感便会老,味道也会差许多。

“雨前椿头嫩无丝,雨后椿头生木枝。”谷雨之前(4月中上旬),是打椿头、吃香椿的最佳时节。若错过,便要等一年。鲜嫩且醇香四溢的野香椿,每500克最高能卖到近100元(头茬),标准的“土豪菜”。当然,如果你嫌贵或对口感没有太高要求,可以等二茬、三茬的香椿。因为头茬被采摘后几天,香椿就又发出新芽了。近两年元旦、春节期间也有香椿销售,那是大棚栽培的,价格较低。

在城里长大的我特别想看看香椿是怎么长出来的。听朋友说,他们家的香椿树冒芽了。我忍不住想去看看那棵树,尝尝那头茬香椿的鲜美。

特别的味道

头茬香椿,鲜嫩、香味浓厚,是春季难得的时鲜,那10厘米以内的孔雀尾巴样嫩芽,人见人爱,轻轻捧上一把,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种春天应有而与众不同的香气有些“神秘”,它来自一类芳香物质,我们且叫它“香椿素”吧。“香椿素”的奇妙在于它可以产生一种柑橘、樟脑和丁香的混合香气。有人说,这种香比较男性化,颇有道理:笔直挺拔的香椿树像男儿,而且“椿萱并茂”中的“椿”特指父亲。香椿的味道,醇厚而不俗,有男儿特征。

除了独特的香味,香椿还有一种鲜美味,因为它自带味精的成分――谷氨酸,这种鲜味是阳光、水、土地合成的,是大自然的味道。只要有香椿在,味精一定派不上用场。

香椿素散发出一种奇特而浓郁的异香,有些人避之不及,但在爱它的人看来,这就是春天应有的味道。

丰富的营养

与其他蔬菜一样,香椿含有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较丰富的膳食纤维。香椿所含有的钙及有利于钙吸收的钾、镁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香椿那亮丽的色彩告诉我们,它还具备深色蔬菜的特点,有利于预防慢性疾病。

不过,香椿的食用期短且食用量小,不能指望吃几次就能防病。日常生活中应保证餐餐有各式各样的蔬菜,并且天天吃足量。

不要提起“土豪”就想到钱,香椿的营养也很“土豪”。

硝酸盐的传说

“香椿富含硝酸盐”的传闻,每到它上市之时,就会“发芽”一次,让人想靠近,却又害怕。

硝酸盐本身没有毒性,香椿芽生长必须大量吸收硝酸盐,保证营养供给。而亚硝酸盐(多一个“亚”字)则有一定毒性,过多食用会“霸占”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造成缺氧,轻则口唇发紫,重则致命。

那么,当我们食用香椿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摄入量会超标吗?这是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实验结果告诉我们:吃下2000克左右的香椿才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正常情况下,用100克香椿与3个鸡蛋炒上一盘,就可供全家品尝。

都说香椿的硝酸盐可怕,其实对植物来说,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是它们的营养物质。

食以“安”为先

香椿美味、有营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地吃。即使你家中有香椿树,每人每天的食用量也不要超过100克。这既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更是满足食物“多样、适量、平衡”的需要。食用香椿时,怎样保证安全?

选购 最好的香椿是头茬嫩芽。香椿发芽初期,硝酸盐含量较低。随着香椿芽不断生长,硝酸盐含量也逐步上升。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硝酸盐越少。不过,那种娇嫩的紫红色叶芽,一般超市很少见。从树上采摘的椿芽是安全的,但从市场上购买的椿芽,因为运输需要时间,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大幅升高。如果香椿叶已烂,亚硝酸盐含量肯定不低,不宜选购。

焯烫 香椿洗净后,需要在沸水中焯烫30秒至1分钟,以除去大部分硝酸盐,提高食用香椿的安全性。你不要担心焯烫后香椿的香气会跑掉,因为产生香气的香精油不溶于水,焯烫并不会明显影响风味。鲜嫩的头茬香椿最好也焯烫一下再食用,下锅10秒即可。

保存 想留住这春天难得的香味,可以储备一些香椿吃上1个月:①将香椿洗净,放入沸水中焯30秒至1分钟,冲凉后沥干水分(可适当挤压);②分装成小份,装入封口塑料袋中,放在冰箱的冷冻室。焯烫过的香椿维生素C含量相当于鲜品的71%,可保持嫩绿和芳香特色,营养损失不大。

腌制 有人喜欢用盐把香椿腌两三天后再吃,这种做法并不安全。因为香椿腌制后,第1~2周的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20天后含量就很低了。所以腌制的香椿要么当天吃,要么20天以后吃,2~15天的香椿坚决不要吃。

我好想有一个长着香椿树的院子,春天看着它冒芽,我只吃头茬的香椿芽。如果可以,我就分享o看到此文的你,然后让它好好开花、结果,来年再看它冒芽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