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88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88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胫骨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观察组采用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同时术后给予有效的中医辨证治疗,参考组采用切开加压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Johner-Wruh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参考组(P<0.05);患者Johner-Wruh评分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效果显著,术后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胫骨骨不连;中医辨证

由于胫骨解剖较为独特,胫骨骨折后患者常出现骨不连或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等现象,患者下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采用的腓骨移植、自体髂骨移植、带血管蒂自体骨移植等均可导致严重的骨创伤或者新创伤[1],而更粗更长的内固定可导致骨折处血运受到严重影响,骨折愈合更加缓慢。为对胫骨骨不连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笔者对我院收治的88例胫骨骨不连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胫骨骨不连患者,男56例,女32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1.35±3.36)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46例,重物砸伤28例,高处坠落14例,胫骨骨不连原因:小夹板固定导骨不连25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致骨不连33例,钢板内固定术骨不连20例,髓内钉固定术后骨不连10例。骨不连类型:萎缩型58例,肥大型30例,骨不连发生至本次手术时间6月-1.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观察组: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平卧,采用气囊止血带进行止血。自胫骨骨不连上方距胫骨嵴外侧1 cm 作用,纵行下过病损部后弧向外下方,沿小腿前外侧间隙直达外踝前缘下方。依次将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切开,并将皮缘向双侧拉开,找出小腿腓浅神经及其伴行的腓浅血管,轴心为腓浅血管终支走向及小腿外侧肌间隔,携带深筋膜。将腓浅神经游离后拉向颈侧,将胫侧深筋膜切开,在拉开趾长伸肌时注意对胫前血管的保护,保证胫骨前方骨膜的充分暴露,以可见腓动脉穿支、骨膜支、降支及升支为主。横行将胫骨鼓膜切开,沿着胫骨内侧边缘剥离,取胫骨远端骨膜瓣,长度以3-4cm为宜。将深筋膜切开直至骨质,取外踝表面骨质薄片,并朝上将腓骨骨膜分离,取骨膜瓣,长度约为7×5cm2。将止血带松开后,对骨膜瓣血运进行观察,根据病变部位对深筋膜蒂及腓浅血管长度进行确定。骨折端显露后将原固定取出,将骨折端增生纤维、硬化骨及骨痂咬除,期间对骨折端血供进行保护。将髓腔打通后,按照小-大的扩髓器进行扩髓,采用静力型交锁髓内钉对骨折端进行固定,在骨折间隙植入胫骨远端获得的松质骨,植骨量以5-10g为宜。经趾长伸肌及胫前肌将骨膜瓣移位覆盖骨折部位的2/3或1/2周径,将骨折包饶后,缝合固定。术后1d内将引流管拔除,并在术后3-5d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行气活血化瘀(柴胡、当归、瓜蒌根、大黄、穿山甲、牛膝、桃仁、甘草、赤芍),中期给予接骨续筋、活血祛瘀及续骨活血汤(赤芍、当归尾、生地黄、白芍、骨碎补、红花、续断、乳香、煅自然铜及甘草)治疗,后期给予患者舒筋通络、补益肝肾、生血补髓汤(赤白芍、生地黄、黄芪、川芎、五加皮、杜仲炭、红花、牛膝、当归及续断)治疗,均1剂/天,清水煎服,分两次服用。参考组采用切开加压钢板固定并植骨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观察其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用Johner-Wruh评价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观察组随访期内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6.54±2.32)周、(16.97±3.56)周,参考组随访期内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7.87±2.45)周、(18.34±4.11)周,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随访期内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切口感染现象,参考组患者随访期间出现3例骨折不愈合、3例切口感染现象,并发症发生率为13.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Johner-Wruh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优21例,良19例,可4例,治疗优良率为90.9%,参考组优16例,良17例,可6例,差5例,治疗优良率为7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又称为骨折不愈合,是骨折端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下,骨折愈合功能出现障碍,骨折端形成假关节[2]。在X线下显示骨折端间隙较大、互相分离,骨端出现硬化、疏松、萎缩现象,髓腔封闭,进而导致后期何种固定都无助于骨再连接。随着临床治疗手段的不断增加,多种骨膜瓣移位术治疗四肢骨不连方式不断增加,而不同手术方式的使用特点及适用范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3]。陈振光等在对胫骨骨不连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带胫后血管肌间隙支的胫骨内侧面骨膜瓣移位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发现手术在治疗不同部位的小范围骨缺损及胫骨骨不连等有着位置表浅、对患肢主干血管影响小及操作简单等优势。而在下段骨不连、胫骨中,胫前区软组织条件等患者的治疗中,修复胫腓骨远段后面骨膜瓣移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是否充分内固定、术后管理是否到位及术后活动时间等与手术治疗后骨不连的发生有着直接影响[4]。传统临床治疗时,多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本次治疗中采用中药治疗,有助于术后局部血肿的消散及吸收,骨痂生长条件良好,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有效缩短。临床报道显示,中药治疗后,毛细血管内充血得到良好改善,股内膜细胞及骨外膜细胞生长良好,促进了骨痂的生成,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活血化瘀、养精填髓、补益肝肾等有着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切口一期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明显短于参考组(P<0.05),患者Johner-Wruh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腓浅血管筋膜蒂胫腓骨膜瓣治疗胫骨骨不连联合中药治疗胫骨骨不连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韩转定,黄民兴,李贵术.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干骨折骨不连41例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9,15(6):696-699.

[2]周文魁.交锁髓内钉治疗82例胫骨骨折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15):93.

[3]李晓乾.骨膜瓣移位术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J].北方药学,2011,8(1):77-78.

[4]尚立林,王春成.中西医集合治疗胫骨骨折骨不连40例[J].中国中医药,2011,9(1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