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神经外科接诊并施行院前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时期未进行院前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致残率、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急性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82-02

急性颅脑损伤,由于急性颅脑损伤发病急,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如医护人员处理不当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护理人员及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和途中的安全监护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我院医护人员迅速到达现场,迅速的诊断病情以及实施紧急现场救治和专业的护理,缓解了患者的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人员现场救治急性颅脑损伤的急救措施和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和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接诊并施行院前急救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62岁,平均34.07岁,其中交通事故伤13例,高处坠落伤8例,殴打伤3例,其它6例。另选同时期本院急诊科未施行院前急救护理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通过完善头颅CT、MRI等检查后证实为急性颅脑损伤。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伤情(入院时格拉斯评分、合并伤)及患者的其它一般情况等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观察组受伤至入院的平均时间

1.2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院前急救,直接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干预组则采用科学全面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院前急救准备,及时出诊:随时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备好急救所的器械、物品及药品等,接到急救电话时,准确掌握出事的地点,受伤人数及大致的伤情,并做好相关记录。3-5min内组织相关的急救医生及护理人员出诊,并快速奔赴现场。

1.2.2伤情评估:医护人员达到现场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伤情评估,可边询问患者及目击者事故发生具体情况,一边通过“视、触、扣、听、问、测”等快速诊断程序,迅速鉴定患者的伤情,并对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意识状态等全身检查,注意是否有脑疝的形成,特别是当出现一侧瞳孔进行性扩大,同时伴有肢体活动和意识障碍时,提示有脑疝的可能。观察头面部伤口情况及有无其它部位器官的损伤及内出血等,做到对伤情心中有数。然后施以正确、有效的抢救。

1.2.3对于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做人工心外按压,恢复患者心跳呼吸,抢救患者性命。不要试图用拍击、摇晃头部等方法唤醒意识状态较差的患者,以免加重颅脑的损伤。

1.2.4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迅速清理患者口鼻腔分泌物、呕吐物,取下义齿。舌根后坠者可以用舌钳牵拉出后附的舌体,并将头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窒息。休克患者取休克,头偏向一侧;意识不清者抬高床头15-30°,头偏向一侧。严重颅底骨折并发大出血者,大量的血液经鼻咽进人气管,很容易出现窒息,故应迅速备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用品,配合医生为患者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有效、持续的高流量氧气吸入,改善机体缺氧。

1.2.5建立静脉通道,输液维持血液循环及降颅压:应快速建立可靠的静脉通路,对于伴有重症脑外伤的患者应超早期快速静滴甘露醇等,有效地控制脑疝的发生;对合并大出血伴休克者,快速补充血容量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为院内急救赢得时间。必要时静脉切开,不可因穿刺失败贻误抢救时机。

1.2.6科学地处理伤口:对于开放性脑损伤患者伴有脑脊液耳漏、鼻漏者,忌堵塞、冲洗外耳道、鼻腔,避免脑脊液返流,导致颅内感染。患者采取半卧位、头偏向患者,不但可使脑脊液顺利流出来,还可借重力作用,使脑组织移至颅底硬脑膜裂缝处,使得局部粘连而封闭漏口;采取面罩给氧,防止脑脊液逆流或气颅发生。有脑组织脱出时,可用无菌换药碗作为支撑物再加敷料包扎,确保脱出的脑组织不受压迫。

1.2.7密切观察病情,防止颅内高压:由于颅脑损伤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变,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病情突变而死亡等情况,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注意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变化,特别是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及血压的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双侧瞳孔不瞪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则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1.2.8安全转运患者:患者经急救处理后,应及时给予转运,搬运过程中,至少两人以上同时、均匀用力,头部制动,避免加重脑损伤;合并骨折者,搬运前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对于伴发脊柱损伤的患者应采用滚动的方式,使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以免加重脊髓的损伤。转运过程中提前与医院接诊科室联系交代病情,以开放绿色通道,并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保证急救的连续性。转运途中应继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输液部位情况,妥善固定静脉输液针头及输液管道通畅,避免升压药、脱水药等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

1.2.9心理护理及医疗文书记录:实施心理护理,安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当患者意识较清醒时,会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解释并关心鼓励患者,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接受并配合治疗。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应做好家属工作,稳定家属的紧张情绪,护理人员应视患者的具体病情耐心向家属解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健康教育,履行告知义务,以取得家属的理解,更好地开展急救工作,要求家属或随行人员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各种院前急救护理记录,防止医疗护理纠纷发生。

1.3评价方法

①比较两组的预后,其预后分为痊愈,中度致残,重度残疾和死亡四个等级。痊愈是指患者完全恢复,可以独立生活;中度残疾是指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借助拐杖、轮椅等才能行动,生活可部分自理;重度残疾是指患者治疗结束后,还是卧床不起,能保持意识或植物生存。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19.0软件包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转归情况

观察组患者受伤至入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致残率、致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长,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治疗困难,护理复杂,死亡率高,除应及时诊断和抢救治疗外,还应精心合理的加强临床护理,这不仅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对巩固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病人康复、减少致残率的重要环节。意识障碍在脑损伤患者中很常见。轻者伤后出现短暂可逆的意识丧失。严重时伤后持续昏迷直至死亡。导致意识障碍的最终原因是相当范围内大脑皮质功能的丧失,但其具体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受伤后即刻发生的意识障碍与伤后一定时间后才发生的意识障碍。在发病机制上是不同的。前者与致伤外力在受伤时对脑组织的破坏有关,后者与伤后继发的颅内压升高、脑缺血、脑疝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与快速安全的转运在现代急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过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后,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院前的死亡率。由此可见。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更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