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项目法施工中的成本控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项目法施工中的成本控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只有降低项目成本,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项目法施工以工程项目为起点,以两层分离为特征,以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手段,以成本核算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它为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本文探讨了项目法施工中的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措施。

关键词:项目法施工;成本:纠偏调节

中图分类号:TUT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7-0132-02

1 前言

项目法施工是施工企业以中标的单项工程为基础,组建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项目经理部,对整个项目的实施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在这个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对外代表公司实现合同履约,对内通过降低成本,实现赢利。成本反映的是项目施工过程中各种耗费的总和。施工企业的成本分为企业成本(间接成本)和项目成本(制造成本)两部分。项目成本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的主要部分,一般要占施工企业成本的90%以上。因此,面对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施工企业只有降低项目成本,才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具有更大的利润空间。项目法施工以工程项目为起点,以两层分离为特征,以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手段,以成本核算为主线,以质量效益为目标。它为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制度。

2 工期、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2.1 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

工期与成本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工期比合理工期提前或拖后都意味着工程成本的提高。因此,在安排工期时,要注意处理工期与成本的辩证统一关系,均衡有节奏地进行施工,以求在合理使用资源的前提下,保证工期。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尤其是固定成本。为此,在施工过程中。提倡均衡而有节奏地施工,不搞“人海战术”,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成本费用的控制。

2.2 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施工质量水平与成本成正比,追求更高的施工质量一般均会导致成本费用的增加。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质量达不到一个合理的标准,将会影响企业的声誉并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大大增加,那么即使施工成本控制得很低也毫无意义。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能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质量,另一方面要在保证一定质量水平的前提下,通过高效的管理来降低成本,即工程质量达到施工验收标准,相应的成本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质量水平过低,没有达到质量验收标准,那么发生故障的可能性会增大,由此故障成本会提高,最终使质量成本较高:反之,质量水平过高,大大超过了质量验收的正常规范标准,虽然故障成本有所降低。但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会大幅增加,最终也导致质量成本较高。因此这两种情况都是不经济的。只有使工程质量满足一定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3 施工中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项目法施工的成本费用控制是在不影响项目施工进度、质量、生产操作和安全的条件下,将开发项目的实际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一项工作。在施工进展过程中要逐月进行成本费用监测,具体核算实际成本并与计划成本、合同预算等进行比较分析和盈亏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力的措施,使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成本始终低于计划成本,直至工程结束,进行竣工决算。为此,为实现在施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的目的,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编制和审查施工阶段成本费用计划,确定控制目标

项目实行招投标承包制,中标后,项目经理应和承包单位在招标报价的基础上全面研究标书和设计图,根据合同预算签订合同,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在施工准备工作中,承包单位根据本企业的劳动、材料、机械消耗的经验数据和建筑市场的当时情况与发展趋势编制施工预算。将施工预算作为项目计划成本数据,以它作为成本费用控制的目标。

3.2 选择和审核好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承包企业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现场勘察调查得来的资料和信息、施工验收规范、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机械性能手册等资料拟定的施工方法。在进行施工方案选择时,应多做不同施工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由于施工的干扰因素多,因此在作方案比较、选择时,应认真考虑不同方案对各种干扰因素影响的敏感性。另外,要对选择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

3.3 做好工程价款结算的控制

在进行结算时,应采用动态结算方法,充分反映价格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影响,保证工程价款结算的准确性。在实行预付备料款制度时,要有一整套备料款使用保证制度,以确保预付金的使用效果。

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工程价款通常随着工程的进展逐步结算,待工程移交后再一次结算完全部工程承包价款。因此工程价款结算分为临时结算(中间结算)和最终结算两种。无论业主对承包商的临时结算,还是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临时结算,都应以己完工作计划值(又称赢得值)为依据,而不应按照实际消耗来支付。已完工作计划值是已经完成并经质量检验认可报上进度的工程预算或费用。从费用和进度综合控制角度来看,必须把依据发票、工资单等实际耗费凭证进行临时结算的数量降到最低限度,即尽是不采用实报实销的办法。最终结算应以合同价款为依据,并考虑工程变更调整因素。

每一次临时结算都要经过有关部门或人员检查工程数量(进度)和质量后,由有关负责人签署支付证书。有权签署支付证书的负责人一般是业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和总承包商项目经理(总承包商对分包商的结算)。临时结算一般按比例扣预付款、保留金和保证金等款项。保留金通常在工程移交时,凭保证金支付证书结算。

最终结算要由付款方项目经理在核实承包商提供的最终报表和书面清单等文件之后签署最终证书,办理最终结算。最终报表应说明根据合同规定完成的所有工作价值、承包商认为根据合同应得到的任何款项。书面结算清单应该认定最终报表中的总金额,这个总金额相当于由合同引起的或与合同有关的全部和最后确定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所有金额。

3.4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工程变更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工程价款变更等,这些变更都有可能收取费用支出超出原来的预算。因此,要严格进行变更控制。对于经过确认,必须发生变更的目引起工程价款增加的,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计算变更数额,这需要实事求是地编制预算来确定。在工程变更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变更程序,在承包单位提出变更的情况下,要由公司或委托监理公司进行认真审查,在认可的情况下,进行合同价变更确定,并调整合同价。

工程量的追加是造成费用变动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进度拖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量追加必须严格控制。从控制的角度来讲,工

程量追加的控制主要是变更控制。变更控制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困难并不在于发生变更的频率高,而是在于很难界定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变更的幅度大小。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一条不变的原则是:依靠提出变更的那些人来限制变更是最有效的。因此,必须在各个层次自上至下的组织中,建立一套弯更测量、中诸与审核认可系统。

3.5 做好索赔处理工作

索赔是在工程承包合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一方由于另一方未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向另一方提出赔偿要求的行为。索赔按照提出方的不同分为业主索赔和施工索赔。业主索赔是指由于承包企业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约定的义务,或者由于承包企业的行为使业主受到损失时,业主向承包企业提出的索赔。施工索赔是指由于业主或其它有关方面的过失或责任,使承包企业在工程施工中增加了额外的费用,承包方根据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以合法的程序要求业主或其它有关方面偿还在施工中所遭受的损失。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对可能引起的索赔进行预测,尽量采取一些措施,进行补救,避免索赔的发生。对于预料到的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与承包企业协商,避免由于工程返工所造成的工程成本上升,减少承包企业想方法通过索赔途径来弥补工程成本上升造成的利润损失。一旦发生索赔,要及时进行处理。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不但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会增加有关费用。所以要及时、合理地处理索赔。

3.6 设备材料采购环节的费用控制

材料费占建筑工程的造价比例一般在60%左右,降低材料费用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做好材料的管理,主要的方法有:

①大宗材料实行招标采购,从采购上降低成本,转移材料涨价的风险。每种材料一般选择2-3家信誉良好、资金雄厚的供应商或厂家来供应材料。

②切实执行限额用料及奖罚制度:施工班组严格实行限额用料,不断提高施工班组节约材料的意识。要对施工班组交底,让其掌握节约材料的方法。

③周转材料及料具的管理:周转材料即在工程中重复使用的材料,如模板、养生布。周转材料重复使用的次数越多,投入量越小,对降低成本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对周转材料的管理,就是要力求其投入量少,重复使用次数多。

④辅助材料的包干使用:工程中辅助材料很多,如管理不善会造成材料的极大浪费。辅助材料的管理,一般采用包干的方法,如扎丝、铁钉、木桩、钢钎等采用将材料包含在人工单价中的方法,适当提高人工单价,让施工班组包干使用。

⑤机械使用费

机械一般通过租赁方式使用。因此,必须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保证机械的正常满负荷运转。

3.7 现场施工人力消耗控制

项目组建后,由公司配合项目采取招标的方式在公司内部承包分包劳务的单位中择优选择几家信誉良好、价格低廉的劳务承包商。也就是说,人工费的单价是通过招标来确定的。控制非定额用工是控制人工费支出的重点,一般方法是将非定额用工按一定的比例包含在定额用工中,包干到施工班组。不同的工程有不同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在人工费控制中较准确地掌握各类工程的非定额用工比例并严加控制是很重要的。

做好现场人力计划、配备有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形成有控制能力的施工管理组织,这对于产生切实可行的管理层计划和施工活动按计划实施十分重要。管理层和作业层要做好现场人力计划,并认真执行。管理层人力计划与管理层进度计划相适应,根据总体进度计划和总的人力计划来编制。一般也采用二季或二月滚动计划的方式。人力计划要明确各工程人员和各劳务分包队伍的进出场口期和人数,以满足人员进出场动态控制的要求。国外工程建设现场十分强调现场施工人数的优化,使现场人员总保持最低限度的数目。这就要有周密的人力计划,并有计划地进入现场和退出现场。关键是依靠周密的计划,严格执行,动态协调。要求在制定总体的基准性计划,即人力直方图和人力负荷曲线时,对人力需要预测准确,安排要切实可行,留有余地。另外,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滚动的管理层和作业层计划,并在执行中做好高度协调工作。

3.8 分包工程

分包工程一般可在项目投标时和分包单位签定协议,由分包单位报价,中标后由分包单位施工,总包单位按分包工程总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用,或企业中标后再通过招标选定分包单位。施工管理部门要做好施工分包的招标工作,选择好施工分包商。对合同任务的范围和分包商费用控制的义务,就在谈判中达成共识,以明确分包商应尽的义务;同时,严格控制分包工种施工中的变更。应明确限定变更的合理范围,按变更程序进行。在变更执行之前,要由分包商提出一个变更工作的固定报价。

4 项目成本费用的监控与分析

项目成本分析就是通过费用测量系统对月度、年(半年)度及阶段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来找到项目成本偏差的原因及降低项目成本的具体的方法,从而实现项目的赢利。费用测量系统的功能是在工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不断地输出关于费用执行效果和费用发展趋势的管理信息。由于费用执行效果主要靠费用基准与实际费用之间的偏差来评价,因而该环节工作主要是测量费用偏差并通过偏差来评估费用执行效果和趋势,最终提出费用预测报告。费用测量主要包括费用偏差值的求取,费用分析与趋势预测,费用报告等。

用于求取费用执行效果的有如下基本指标

4.1 应完成工作计划值

它是一定时期内计划工程量的费用计划值(BCWS)全过程累计就形成费用计划曲线。它主要是反映按计划应耗用的费用,而不是实际费用消耗量。费用计划值(曲线)与综合进度计划值(曲线)差异,在于前者不舍利润、税金及总部管理费等,不进行加权调整。

4.2 已完工作值

已完工作值(VWD)或称赢得值(EV或BCWP)。它是一定时期实际进度的费用计划值cBCWP)。用已完成的工作套预算定额或单项费用计划值汇总得出。由于它采用的计划值,反映的是在预定费用投入水平下,实际工程进度应当耗用的费用,所以不仅反映费用消耗的费用水平,而且反映工程进展情况。

已完工作值=已完工程量×预算定额(费用计划值)

用已完工作值可以绘制出已完工作值曲线。

4.3 实际消耗值

它是一定时期已完工作的实际消耗费用(ACWP)。它是实际发生的费用值。根据进度计量统计的已完工程量,凭发票、订单、工资单等,按实际价格计算的费用。一般按正式计算:

实际消耗费用=已完工程量×实际单价

用实际消耗费用值可以绘制出实际费用曲线。

如果只进行人工时控制,只需将费用换成人工时,上述二个基本指标相应变成:应完工

作计划工时数、已完工作计划工时数、实际消耗工时数。

利用上述基本指标可以求取衡量费用偏差的其他指标:

①费用差异1(CVl)

它是指测量时已完工作值与实际消耗值之间的差值,是反映消耗水平的指标。

CVI=BCWP-ACWP

当CVl>0时,表示费用在预算范围:当CVI

②费用差异2(CV2

它是应完工作值与已完工作值之间的差,表示一定时期内实际完成工程量与计划完成工程量的差异所造成的计划费用与实际费用之间的差异。显然,它是反映工作量完成多少的指标,实际上属于综合进度值差异指标。造成实际和计划完成工作量差异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进度偏差;另外一个是工作范围变更。

CV2=BCWS-BCWP或VC2=4SV

当CV2>0时,表示完成的工作量未达到计划值,进度拖延:CV2

③费用差异3(CV3)

它是实际消耗值与应完工作值之间的差值。表示一定时期实际消耗费用与计划费用之间的差额,它是综合费用差异。单从该费用差异看不出是因为工作量变化造成的,还是费用消耗水平造成的,只是宏观地表示实际与计划费用的偏差。

CV3=ACW0-BCWS

当CV3>O时,表示实际费用消耗超出计划费用:当CV3

5 成本费用的纠偏调节

通过分析费用偏差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是否采取纠偏措施,一般根据费用指数、偏差影响度和偏差趋势来确定。

费用偏差原因主要有:工效偏差、工作范围变化、单价偏差、估算的重大失误和资源消耗水平偏差等方面。费用偏差原因的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根据大量的预算和实际数据分析对比来确定。偏差原因常常是多方面并存的。应该抓住主要原因。在主要偏差原因确定之后,就可以确定采取哪一类纠偏措施。属于工作范围变化、单价偏差、估算重大失误或原定的工效水平误差太大等原因,主要采取基准的措施。属于实际工效过低、资源消耗浪费等原因,则采取加强管理、提高工效、改变资源组合方式等措施强化控制。主要的纠偏措施包括:

5.1 修订基准

修订基准就是通过编制新估算来调整项目总预算。修订基准的途径主要是合同变更。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工费、材料费、间接费、总部管理费、未可预见费等。基准修订是一个全过程的动态过程。用户变更作为业主对总承包商的追加,由此引起的费用增加部分视为合同总额的一部分。在费用基准修订之后,费用计划也同样发生变化,进一步的费用控制系统的执行与测量将按新的计划运行。

5.2 加强管理,推进技术进步

损失浪费多由管理不善或技术落后造成,进而导致工效低、工程费用高。因此,要提高管理水平,推进技术进步,提高工效,减少浪费。

5.3 改变资源组合方式

资源组合方式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同降低费用往往是矛后的。例如,技术密集度高的资源组合方式往往费用高,而进度快:劳务密集度高的资源组合方式则费用取得最佳效果。如在工期允许并能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减少机械化程度,增加人工时投入,可降低费用。但应注意,并不是技术密集程度高就一定费用高,必须视具体情况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