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分析认知护理干预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自我能及生活质量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认知护理干预,出院后1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结果 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认知护理干预可优化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最终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老年白内障;认知护理干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11(a)-0166-04

白内障为老年多发疾病,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视力障碍加剧、严重者甚至发生全盲。相关研究显示,白内障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能力下降及负面情绪,两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降低生活质量[1-2]。滕光红[3]研究指出,对疾病及治疗方式的认知不足是导致老年白内障患者情绪障碍的主要原因,恰当的认知干预有望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增加治疗依从性。国内外较多学者也认为,老年人群相较于年轻人知识面较窄、理解能力较弱,在疾病治疗中应加强认知方面的护理,而目前临床护理中对老年人认知干预方面的研究开展深度仍不足[4-5]。本研究以本院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认知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三方面带来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四川省自贡市贡井区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WHO制订的白内障诊断标准;②具有白内障手术指征;③患者年龄≥60岁;④具有正常语言表达能力;⑤患者或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治疗前6个月内脑部疾病史;②伴原发性或者继发性智力障碍;③伴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④伴恶性肿瘤性疾病;⑤伴精神病史;⑥酒精依赖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118例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62~84岁,平均(73.18±8.95)岁,白内障治疗时间3个月~4年,平均(11.72±2.85)个月,疾病类型:皮质性白内障20例、核性白内障28例、后囊下白内障1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9例,年龄61~85岁,平均(74.07±8.79)岁,白内障治疗时间2个月~5年,平均(11.97±3.53)个月,疾病类型:皮质性白内障18例、核性白内障29例、后囊下白内障1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治疗时间、白内障类型等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

对照组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入院后早期口头健康宣教,告知住院期间注意事项等,主动给予恰当合理的生活指导。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并确认无手术禁忌证,做好术前谈话及患者的心理安抚工作,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要点,嘱患者遵医嘱服药。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针对性认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白内障知识讲解:患者入院后及时了解其基本病情、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等,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疾病讲解手段,包括宣传册、面谈、PPT、电影等等。患者及家属了解白内障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后,详细介绍具体治疗流程、治疗安全性、预期疗效等,在此过程中结合多媒体手段增强患者的理解与认知[6]。②合理的经验指导: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用眼习惯、掌握眼球按摩正确手法、定时定量滴眼等对于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指导过程中注意倾听患者疑问,及时给予详细知识反馈。③情绪干预:患者及家属术前均伴有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情绪变化的同时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病情并对手术树立信心,嘱患者家属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工作。④术后认知干预:术后告知患者密切注意眼部不适感、疼痛感等,指导患者使用滴眼液的方法以及频率、等,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视力恢复期健康用眼的重要性。术后每周组织1次讲座,系统性的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可在现场训练患者在低视力情况下的基本生存能力及适应能力。讲座中预留30~60 min供病友间相互交流经验,起到互相启发、督促的作用。⑤出院指导:出院前1日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对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再次M行关怀式心理疏导,指导患者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病情、多与家属进行交流并合理宣泄情绪。出院当日留取患者住址及联系方式,告知定期随访及复查的重要性。告诫患者在院外规律使用滴眼液、健康用眼。

1.3 观察指标

入院后1 d、出院后1个月,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家访并完成各评估量表,具体如下:①心理状态:采用Zung焦虑状态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分值20~80分,得分越高,焦虑越严重;采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情况,≥53分存在抑郁,分值越高,抑郁越严重;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7]评价患者自尊感,分值0~20分,得分越高,自尊感越强。②自我效能及管理评估:采用Lorig制订的《自我管理效能测量表》[8]对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管理情况进行评价,自我效能共11个条目,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佳;自我管理包括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三个维度,分值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③生活质量:采用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LVQOL)[9]评价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包括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四个维度,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录入软件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入院后1 d,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自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入院后1 d,自尊评分高于入院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后1个月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自尊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自我效能

入院后1 d,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评分均高于入院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后1个月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生活质量

入院后1 d,两组患者的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出院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入院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出院后1个月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白内障是导致老年人群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首要原因,手术是提升患者视力、优化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式,但是多数患者对手术疗效、治疗风险等存在疑虑,导致围术期情绪障碍发生、自我效能下降,形成恶性循环[10]。老年人群是一个特殊的疾病群体,受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等影响,老年人对疾病知识的理解力较差、对手术风险的担忧更甚、对自我情绪的调控能力存在缺陷,需要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情感疏导、手术注意事项告知、术后生活技能培训等[11]。目前眼科常规护理中并未包括对老年人群的针对性认知干预,这可能也是老年白内障患者住院满意度不高的一个重要内在原因。

老年患者因陌生的治疗环境而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对手术恢复期注意事项存在的认知盲区也可降低了患者对于手术成功、视力提升的信心,这将直接影响治疗预后[12-13]。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就开展积极的健康宣教,通过健康手册、面谈、PPT、电影等不同形式向患者传达白内障相关知识,同时充分告知患者围术期的注意事项,在解答患者及家属疑问的同时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促使患者及家属的相关认知体系得到完善,使患者逐步接受治疗、消除恐惧及排斥心理[14-16]。住院期间的负性情绪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医疗行为,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及自尊情绪进行评价,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评分值较低,自尊评分值较高,提示认知护理干预可以舒缓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自尊感,这是患者认知体系被优化、对疾病治疗及预后信心增强的必然结果,也是白内障治疗获得良好疗效的根本原因之一,充分肯定了临床认知护理干预的重要作用。

自我效能是指患者对自身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能力,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水平与患者的行为积极性呈正相关,是目前众多疾病康复效果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指标之一[17-18]。曾月玲[19]研究发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自信心多不足,自我效能感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有约6%的患者处于较差水平。老年白内障患者较差的自我效能可能与视力下降后,对周围环境的控制力下降,对自我产生否定及怀疑。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发现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疾病管理、认知症状管理、日常生活行为管理评分值均较高,提示患者在自信心提高的同时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本次认知护理干预除了加强患者对疾病概念、治疗过程等的理解,还注重增强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注意事项的重视程度、训练患者在低视力下的基本生存能力,最终减少了患者在视力恢复期内的生活不便利程度,增强了患者对于疾病康复、生活质量提升的信心[20]。

患者情绪状态、自信心、基本生活能力等均会影响最终的生活质量,故生活质量是对患者整体状态的一个评价,也是评估某种护理干预手段恰当、有效与否的最主要指标。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调节能力、远视力、读及精细工作、日常生活能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值均较高,直接说明认知护理干预应用后患者的各方面生活状态均得到优化。综上所述,认知护理干预可优化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效能,最终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⒖嘉南]

[1] 李.自拟清肝明目汤对白内障患者摘除术后视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4):460-463.

[2] Mendon?sa PT,Mendon?sa LT,Rosa AA,et al. Life quality assessment of patient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or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J]. Arq Bras Oftalmol,2014, 77(1):12-16.

[3] 滕光红.认知护理对白内障患者自我效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西南国防医药,2015,25(11):1253-1256.

[4] Wei KC,Bee YS,Wang WH,et al. Incidence of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After Percutaneous Cardiac Intervention in Taiwan [J]. JAMA Intern Med,2016,176(5):710-711.

[5] Bouvet L,Calderon AL,Augris-Mathieu C,et al. Assessment of anesthesiologist intervention during cataract surgery under topical anesthesia [J]. J Fr Ophtalmol,2015,38(4):316-321.

[6] Ma Y,Huang J,Zhu B,et al. Cataract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advance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Measurement of visual acuity and quality of life [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5,41(6):1248-1255.

[7] Wang JJ,Hong T,Mitchell P. AUTHORS' REPLY to the Letter to the Editor Regarding "Patients' Short-term Satisfaction With Cataract Surgery and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of Improved Visual-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ver 3 Postoperative Years" [J]. Asia Pac J Ophthalmol (Phila),2014,3(4):260.

[8] Chiquet C,Maurin M,Altayrac J,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data and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us species isolated from 68 patients with acute post-cataract endophthalmitis [J]. Clin Microbiol Infect,2015,21(6):592e1-592e8.

[9] 马新爱.疾病认知护理干预对青光眼患者心理状态和遵医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3):551-554.

[10] Chen A,Ye R,Liu Y,et al. Nursing care of the laryngeal mask airway in pediatric cataract surgery [J]. Eye Sci,2014, 29(2):121-124.

[11] Lara-Smalling A,Cakiner-Egilmez T. Diabetes and cataract surgery:preoperative risk factors and posi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J]. Insight,2014,39(2):18-20.

[12] 崔烨,铁愉,赵晓丹.不同术前访视方式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2):197-200.

[13] Karaman ?zlü Z,Tu ?, ?Tay Yayla A. Inevitable problems of older people:presurgery information effect on anxiety level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ataract surgery [J]. J Clin Nurs,2016,25(9-10):1388-1394.

[14] Tipotsch-Maca SM,Varsits RM,Ginzel C,et al. Effect of a multimedia-assisted informed consent procedure on the information gain, satisfaction,andanxiety of cataract surgery patients [J]. J Cataract Refract Surg,2016,42(1):110-116.

[15] 郭俊红,齐天梅,陈妍鹏.心理护理对老年人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 25(23):3581-3584.

[16] Meuleners LB,Hendrie D,Fraser ML,et al. The impact of first eye cataract surgery on mental health contacts for depression and/or anxiety:a population-based study using linked data [J]. Acta Ophthalmol,2013,91(6):e445-e449.

[17] 凌红菊.自我管理综合技能训练影响白内障患者负性情绪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1695-1698.

[18] Gibbons A. Use of a Toric Intraocular Lens and a Limbal-Relaxing Incis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Astigmatism in Combined Glaucoma and Cataract Surgery [J]. Case Rep Ophthalmol,2016,7(1):96-102.

[19] 曾月玲,杨君,何燕.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 12(5):193-196.

[20] Memon MN,Bukhari S,Bhutto IA. Corneal approach 20 Guage vitrectomy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ngenital cataract [J]. Pak J Med Sci,2016,32(2):440-443.

(收稿日期:2016-07-20 本文辑:赵鲁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