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智”造能否乘风破浪?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智”造能否乘风破浪?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在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中国机器人产业热度空前。政府和业界期望,机器人产业的腾飞将帮助实现中国“工业4.0”的蓝图。然而,透过热闹纷繁的表象,人们亦清醒地看到,中国机器人产业内有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外有国际机器人巨头虎视眈眈。虽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腾飞之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们仍有理由相信中国“智”造有望突破重围。

机器人“来势汹汹”

今年,广东东莞正在用新的方式应对大量劳动力缺口导致的“用工荒”。5月初,在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项目施工现场,一个个机械手正在安装调试之中。这是东莞第一家投入建设的“无人工厂”,标志着当地“机器换人,’战略进入新阶段。

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正在推进的“无人工厂”建造体系,首期计划投入1,000个无人机械手,前期已有100个机械手率先“上岗”。事实上,自2014年珠三角东莞、佛山等地市相继“机器换人”战略规划以来,在专项资金的补贴激励下,这些地区实体制造业企业向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转型的氛围日渐浓厚。

截至5月初,东莞推动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达到505个,投资金额达42亿元,可减少企业用工三万余人,企业投资成本有望在两年内收回。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这标志着广东已迎来全面推进“机器换人”战略阶段。该计划称,至2017年年末,力争广东省三年累计引导两万家、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430亿元。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十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两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

迎来了机器人新浪潮的,不仅是广东。在宝马沈阳工厂焊接车间,火花四溅的自动化流水线上,近700台进口机器人曲臂摆身,穿梭忙碌。华晨金杯汽车公司生产线上,十几台来自沈阳新松机器人的国产移动机器人,搬运重物。

2014年,在浙江广博集团的一个文件夹生产分厂,一位特殊的“新员工”入职:广博自行研制的一台全自动文件夹制造机,每分钟能生产文件夹120个,理论日产能超过30个熟练工人。广博集团是国内印刷包装行业的龙头企业,“机器换人既能降低成本,又能缓解招工压力,一举两得。”广博集团董事长对“新员工”的工作表示满意。

山东青岛海信集团近几年每年都投入2-3亿元打造“智能工厂”,到今年底机器人使用规模将达到上千台。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工人数量下降的情况下,电视机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去年的1110万台,增长了39%。

不经意间,曾被视为“概念”的机器人突然闯入中国市场,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IFR)的数据,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为25万台,同比增长27%,汽车、电子、金属等应用领域仍是机器人最大的市场占有领域。中国市场方面,2014年总销量达到5.6万台,稳居全球第一大市场的位置。其中进口机器人销量为四万台,同比增长47%;国产机器人销量为1.6万台,同比增长77%。

有机构预测,对比发达国家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中国在汽车、电子电气、食品饮料、化工、塑料橡胶、金属制品这六大工业领域,未来几年需要108万-240万台工业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总需求量的约70%。若以每台20万元计算,工业机器人产值空间在3,100亿至6,880亿元。

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国产机器人产业迎来迅速增长的黄金时期。面对大好机遇,不少地方政府不断上马机器人项目,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建设也如火如荼。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建在建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有近40家;近两年间,几乎每天都会诞生一家机器人企业;相关制造企业总数从去年初的200余家,猛增至现在的800余家,仅在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机器人概念的就已经超过50家。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毫无悬念

作为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令人惊喜的“副产品”,机器人替代人工劳动力成为了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并且使得产业的经济性拐点加速到来。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空间无比巨大。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主体规模将上升至80亿美元左右,含系统价值的总规模约为20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30%,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将迎来10-20年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

国内市场的发展潜力和国家政策的保驾护航,势必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蛋糕越做越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表示,由于在汽车和电子制造行业中大力推行自动化生产,到2017年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规模将高居全球第一。

中国在2014年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尽管如此,中国机器人市场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中国的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仍相对较低,为未来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余地。在中国的制造业中,每一万名工人中只有30台机器人。相比之下,按―万名工人为基数,韩国拥有437台机器人,日本为323台,德国为282台,而美国则为152台,全球平均水平为62台,中国在机器人使用密度方面,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与全球平均水平尚有不少差距。在未来,亚太地区机器人消费市场的年增长速度将达到25%,这一增量很大部分将来自中国。

中国政府的保护和鼓励也将帮助推动机器人产业步入春天。

2013年12月22日,工信部对外《关于推进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机器人密度达到100以上。

2014年11月初,工信部副部长苏波也公开表示,工信部将组织制订中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此外,2014年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简称04专项,即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集研发及典型产品应用)也明确将重点支持机床机器人,推进其在汽车发动机、航天、航空、船舶、民爆等六个行业自动化车间的应用。

2015年5月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三个十年规划,将机器人产业列入重点战略。8月初,发改委在最新召开的会上明确表态,将从扩大机器人市场消费等四个方面支持产业发展。

近期,工信部正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中国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在今年年初已经启动;国家还将从扩大市场消费、扩大国际合作、通过产业基金等金融领域支持等多方面支持机器人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多地政府也以政策和资金共同“护航”机器人产业发展。福建厦门以财政资金帮扶机器人企业发展,广州深圳则在2014年年底实施了“2014年度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第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提升计划、企业技术装备及管理提升计划”,政府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企业项目。2014年年底,深圳市了《关于组织实施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4年第一批扶持计划的通知》,明确将重点支持包括智能控制焊接、重载搬运、柔性装配等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辅助设备,以及服务机器人、精密制造核心部件等领域。而在此之前,湖南长沙、四川、湖北、山东青岛等地已纷纷出台扶持政策,力捧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

市场争夺战不可避免

中国巨大的机器人市场,让各方资本看准产业蓝海,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来自日本、瑞士、德国的工业巨头都在纷纷扩大对中国的产能,中外机器人制造商的正面交锋无可避免。

尽管各大机器人产业园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但必须正视的是,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不会畅通无阻、一帆风顺。

首先,必须客观地认识到,目前中国机器人占据的市场份额并不大:国际四大知名机器人品牌(日本不二越、日本安川电机、德国库卡、瑞士ABB)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占比高达70%,而中国本土产的机器人只占到市场份额的三成。

其次,中国机器人产业起步晚、海外巨头在中国市场布局早,是导致上述现状的一部分原因。中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研究比较晚,几乎是从本世纪才开始,而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海外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工业生产。

海外四巨头进驻中国时,中国的机器人市场还没被完全开发,这就为它们提供了施展拳脚的空间:1979年,改革开放初启,总部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全球工业机器人巨头ABB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成为“工业机器人四巨头”中最早进驻中国市场的一个。1986年,库卡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将一台机器人产品赠送给了一汽卡车作为试用品,这台机器人也成为了中国汽车工业应用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库卡在1994年后开始大批量进入中国市场。1992年,日本发那科公司也与北京机床研究所、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成立了合资的控股子公司一一北京发那科机电有限公司,负责发那科在中国市场的业务。1996年,日本的另一工业机器人巨头安川电机与首钢总公司共同投资700万美元,成立了安川首钢机器人有限公司。1999年,经过三年的市场拓展,安川电机在上海成立全资公司,全面布局在华业务。

此外,虽然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机器人产业的扶持力度,但其他国家亦敏锐地认识到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巨大潜力。美国提出“重新回归制造业”,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欧盟提出“新工业革命”,大力推进机器人、数字技术等新兴产业;日本、韩国也将机器人列为未来战略新兴技术,各自制定详细战略发展计划。

全球“智”造竞争,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机器人产业更是身处“前沿”。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功实现中国版“工业4.O”,中国机器人产业必须迎难而上,填补短板,发展属于自己的优势。

中国制造商仍有望突破重围

尽管起步较晚、面临来自海外的激烈竞争,但只要认清劣势、科学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仍有希望突破重围。

对于众多业内专家来说,国产机器人目前最突出问题还是无法掌握核心零部件技术。国产机器人中80%-90%使用国外减速器,60%-70%使用的是国外电机、40%-50%使用国外控制器,核心技术和核心关键部件受制于人,基础配套能力滞后,整机面临空壳化。

机器人是典型的“三高”产业一一需要高技术、高人才、高投入,而国内不少企业却处在“三低”甚至“三无”阶段。在不掌握芯片、软件、控制系统等高端技术情况下,只能做点外壳和组装。在中国机器人市场中,技术含量更高的多关节机器人几乎被外资企业垄断。

因此,中国机器人产业急需突破核心技术的短板。这就需要在政府的扶持之下,大力整合资金和科技资源,创新科研机制,逐步攻关机器人制造的核心技术,培养生产核心部件的能力,加强对应用系统的研发,摆脱对外资制造商的依赖。

令人倍感振奋的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已经踏上了掌握核心技术的道路。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已经形成以自主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领先产品及行业系统解决方案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并将产业战略提升到涵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全过程。而更多具有代表性的国内机器人生产企业也都开始朝着这一方向努力。

此外,想要在暗战中突围,中国机器人产业还应该放眼更广阔的领域,注重行业细分。有专家建议机器人企业布局一些还未完全开发的工业领域,汽车等传统领域已被国外品牌占据,国内企业应侧重开发一般制造业,如五金加工、橡胶和塑料、陶瓷、食品和医药等行业。中国的制造业升级才刚刚起步,如果企业能够制造出符合某些特定行业的功能机器人,也会拥有很大的市场。

按照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分类,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相对成熟,欧美、日本等在该领域技术研究起步较早、积累深厚,目前占据着国内外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技术水平上,除沈阳新松、哈尔滨博实等少数几家国内龙头企业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某些领域能够打破技术垄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绝大部分国产机器人企业目前仍处在技术追随者的位置上。而服务机器人国内外的市场发展都在起步阶段,水平相差不多,因此国产机器人在这一领域应当有更多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