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学霸”为何成“老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霸”为何成“老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帮助下圆了大学梦,但毕业后却迟迟不归还助学贷款,最终被告上了法庭,其中不乏名校的“学霸”。最近,媒体爆出了这样一个新闻,让人震惊。

拖欠助学贷款的大学毕业生不在少数。据新民晚报报道,仅今年1到7月,杨浦区法院就受理助学贷款纠纷案770起。杨浦区内有复旦、同济、财大等多所名校,不归还助学贷款的人中有不少都曾是名校“学霸”。名校大学生应当是青年人中的精英,可是这些“学霸”却成了“老赖”,而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让人扼腕。

人们不禁要问:“学霸”为何成“老赖”?

女大学生陈妮(化名)就是这样一个“老赖”。家境贫困的陈妮从外地考入上海大学,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1.1万元,她2008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找到一份月薪5000余元的工作。但是,有了稳定收入的她,却把归还贷款的事抛在脑后,买衣服、买化妆品,花钱月月光。几年后,因催缴无果,银行将她告到了法院。开庭当天,陈妮穿着一身名牌服饰,一脸无辜地走进法庭。她居然声称不知道助学贷款需要还款,并称自己是月光族,贷款要还也还不出,不愿给出还款的具体期限。

法院依法出具了民事判决书,判决陈妮一次性归还欠贷本息共计12000余元。判决生效后,陈妮竟然继续“赖”着,不按指定的期限还款,也不接银行和法院的电话。银行于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最终通过冻结扣划银行账户进账等方式,收回了全部的贷款本息。而留给陈妮的,确实是征信系统的污点和一份证明她不诚信的判决书。

陈妮的行为让人诧异。不讲诚信,没有法治观念,对法院判决没有敬畏之心,这样的人,学习成绩再好,专业水平再高,也是一个不合格的公民。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上了那么多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人文修养课,却不懂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理。这样的年轻人,还不在少数,这也恰恰反映出我国的教育出现了偏差。

在西方国家,哪怕是极小的不诚信行为,都会对人产生很大影响。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在德国,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售票是自助的,没有检票员,甚至连随机性的抽查都非常少。一个中国留学生发现了这个管理上的漏洞,于是,很庆幸自己可以不用买票而坐车,在几年的留学生活中,他一共因逃票被抓过3次。毕业后,他向当地许多跨国公司投了自己的资料,虽然他的文凭很过硬,这些公司也都在积极地开发亚太市场,可他都被拒绝了。理由竟然就是他的信用记录中,有3次乘公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在被查获前,这名留学生可能有数百次逃票的经历,他善于发现规则的漏洞并恶意使用,这样不诚信的人在整个欧盟都不会有人雇用!

在全社会树立诚信观念,不仅要从小加强教育,更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上海已经建成了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这个平台上,已有67家单位提供数据,归集信息事项多达1185项。这1185个事项中,998项是针对法人的,如偷税漏税、制假售假、环保违法、列入食品安全“黑名单”等;187项是针对自然人的,如违法犯罪、老赖、信用卡欠费、欠缴水电煤等公用事业费、酒驾等。值得注意的是,地铁逃票作为违反公共规范类的不诚信行为,也已列入其中。目前可提供查询的法人数据为331万条,自然人数据达2.2亿条!

从现在起,不要说像陈妮这样的“老赖”行为,连一些日常“不拘小节”违反公共规范的不诚信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后果也将是严重的,当事人会在就业、贷款、购房、创业、企业经营中处处碰壁。发生在那个德国的中国留学生身上的故事,今后很可能也将在上海上演。

勿以恶小而为之。诚哉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