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方鸿渐人生困境之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方鸿渐人生困境之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围城》中方鸿渐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逐渐败坏的人生。方鸿渐决不是强者,因为他缺乏面对苦难的勇气,因而,他最后被苦难毁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键词]《围城》;方鸿渐;人生困境

读《围城》,最让人感慨的是方鸿渐的人生。他的人生是灰色的人生,是逐渐败坏的人生。他虽买的是假文凭,但毕竟也是上过大学、留过洋的人,可为什么他的恋爱、婚姻一再陷入困境?为什么他总是逃出一个“围城”而又冲进另一个“围城”?分析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自以为是玩世不恭

婚姻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可方鸿渐却以自以为是、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对待着。“自以为是”使方鸿渐一次次陷入了困境,可他从不知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早在上大学时,看人家一对一对谈情说爱,好不眼红,于是壮着胆子写信到家里,要求解除家里为他定的婚姻。他“自以为这信措词凄婉,打得动铁石心肠”,没料想却被父亲快信痛骂了一顿,并用“停止寄款”、“休学回家”威胁他。收到父亲的信,方鸿渐吓矮了半截,开始读叔本华,自以为恋爱是“生殖冲动”。他并不爱鲍小姐,当听到鲍小姐说他长得像她的未婚夫后,是“又害羞,又得意。”从此,便自以为成了鲍小姐的未婚夫了,和鲍小姐散步、吃饭、接吻,。令方鸿渐没有想到的是,船临近香港,鲍小姐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人家对他不理不睬,甚至藐视。起初,他很是疑惑,当鲍小姐扑进那个“半秃顶,带大眼镜的黑胖子”的怀中时,他全明白了,“她那句话根本是引诱”。方鸿渐的明白仅仅是“一时”明白,他的“自以为是”是永远改不了的。如果说方鸿渐的“自以为是”,在和鲍小姐的交往中还没吃大亏的话,那么,之后他和唐晓芙恋爱,和孙柔嘉结婚,却受到了“自以为是”的严重惩罚。

苏文纨有才、有貌、有身份,有地位,并且向他主动表达爱情,而方鸿渐却偏偏去追求唐晓芙。究其原因,固然有唐晓芙自身魅力:妩媚端正的圆脸,灵活温柔的眼睛……,“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但方鸿渐放弃苏文纨追求唐晓芙根本所在是他“自以为是”。他虽然留学西欧,但他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还是旧思想,他不能接受一个各方面都比他优越的女人做妻子。苏文纨是真正的留洋博士,有家世背景。作为一个假博士、一个败落家庭的男性,虚荣心不能让他接受苏文纨的爱。唐晓芙虽是大学女生,但没有多少家庭背景。在唐晓芙面前,方鸿渐是留洋生,见过世面,会说俏皮话。和唐晓芙的交往,满足了他的虚荣心,所以他便觉得唐晓芙活泼、聪明、天真、可爱。他自以为很了解唐晓芙,能把握住唐晓芙。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刚拒绝了苏文纨,唐晓芙便宣布和他断绝关系,还劈头盖脸无情地对他进行了指责。唐晓芙并不像方鸿渐认为的那样,她不但任性冲动,而且还很专制。对于苏文纨的挑拨,她根本连想都不想,便不辨真假,不问青红皂白,像干柴一样着起了大火,直把个方鸿渐烧得体无完肤。当初,鲍小姐弃他而去后,他认为“也许还占了便宜”,而这一次他不但找不出半点便宜,而且是“像从昏厥里醒过来,开始不住的心痛,就像因蜷曲而麻木的四肢,到伸直了血脉流通,就觉得刺痛”,“觉得天地惨淡”。失恋的心痛,使得方鸿渐在上海呆不下去了,他只好寄希望于三间大学。

和唐晓芙恋爱悲剧的创伤还没有愈合,在去往三间大学的途中和孙柔嘉的婚姻悲剧又拉开了序幕。孙柔嘉――一个表面天真,内里刁滑的女孩。她虽没有苏文纨的才貌,但她比苏文纨有心计得多,也老练得多。在对去往三间大学一行四个男人进行了快速扫描后,她把目标锁定了方鸿渐。她和唐晓芙一样崇拜着方鸿渐,在方鸿渐面前装出天真和无知,这使得方鸿渐的虚荣心再一次地得到了满足。赵辛楣多次提醒他:孙柔嘉的天真是装出来的,孙柔嘉是一个很危险的女人。可“自以为是”的他对朋友的忠告是听不进的,他只看到了孙柔嘉的天真和柔顺。他对孙柔嘉无所谓爱也无所谓不爱,但当孙柔嘉表现出柔懦无助时,他便以英雄自居,当着陆子潇、李梅亭的面勇敢地承认他是孙柔嘉的情人,随即宣布和孙柔嘉订婚。又让方鸿渐想不到的是,订婚后的孙柔嘉立刻像变了个人似的。婚后的孙柔嘉逐层揭掉了柔顺、善良的面纱,变得越来越任性乖戾。她常常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方鸿渐,当她渐渐发现方鸿渐不是她的如意郎君时,由挑剔到痛斥,最后弃他而去,使方鸿渐的人生宣告彻底破灭。

方鸿渐的“自以为是”给他带来了什么?除了失败,什么也没有。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却不知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方鸿渐的“自以为是”一次一次地招致了失败,然而直到最后,他也没清醒过来。“他对妻子的遗弃行为不能理解,如同在第一章中他对鲍小姐的行为大伤脑筋有许多相似之处。正如在第一章中他到苏小姐那里去寻找快乐一样,他一定也会到后方去找赵辛楣,借以忘掉过去的不愉快。”然而这每一次“愉快”都是方鸿渐“自以为是”的愉快,这“愉快”往往带来的是更大的痛苦。从头考察起来,方鸿渐的恋爱观荒唐、矛盾、可笑。方鸿渐忽儿西忽儿东的恋爱观,透视出他那自以为是、玩世不恭的处世态度。作者让他从一个“围城”进入另一个“围城”,用意何在?很明显,作者对方鸿渐的人生态度是给予否定的,启迪人们这样的人生态度是行不通的。

二、缺乏勇气悲观虚无

如果说面对人生的“围城”,要求人有一点英雄气质的话,那么方鸿渐的表现恰恰证明他是一个“反英雄”。对于英雄来说,即使整体人生是荒诞无意义存在而非理性可以把握,但个体人生却未必因此而把盲动和非理性当作行为的方式。人生的真理是:个人或民族面对苦难和不幸时,不一定都能战胜,但只要面对困境,只要承受苦难,那就是一个胜利,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崇高正是在勇敢面对和默默承受中得到了体现。二十世纪法国著名文学家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因为触犯了宙斯,宙斯就惩罚他从山下往山上推一块巨石,每一次推到山顶,石头又从山顶滚了下来。宙斯本想用这个苦役要西西弗斯痛苦,可西西弗斯不但不感到痛苦,反而很乐观,他每把石头推到山顶一次,就觉着是一种胜利。所以,他一生乐此不疲地推着巨石。人生总是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围城”,我们不一定能战胜每一个,但人生的意义对人的要求是:不管能不能战胜,但一定要有面对“围城”的勇气。)著名诗人里尔克说道:“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方鸿渐所缺少的正是“挺住”的勇气。他的性格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缺乏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因而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惘和盲动性。”方鸿渐智商很高,很聪明,也不乏雄辩的天才。作者曾写他向爱尔兰人买假文凭的那桩交易,堪称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作者也曾写他为讨好唐小姐而侃侃而谈;他也曾经运用“先发制人”和“先声夺人”的战术掩饰了自己在英文课堂上对刘东方的无意指责。这些都足以说明他完全具有应付世事人生的机智和智谋,完全有能力战胜困难、摆脱困境。只可惜他是个只有思想没有胆量、只有智慧没有意志、口才雄健而心理脆弱的“泥娃娃”。面对苏文纨铺天盖地的情网时,他没有快刀斩乱麻的勇气;面对唐晓英劈头盖脸的指责时,他没有辩解的勇气;面对孙柔嘉的遗弃,他没有承受的勇气。他身上有许多优点,但就是缺少对人来说那些最根本性的东西――勇气和力量。他没有面对困境的勇气,他总是以消极悲观和非理性的盲动性作为生活的基调和出发点,结果只能招致行为的更大失败和生活的更大痛苦,反过来,这种行动的失败和生活的痛苦又进一步加剧了他思想上的消极悲观和非理性倾向。因此,他的人生只能是失败的记录和痛苦的总和。他的缺乏勇气,悲观虚无正是他失败和痛苦的根源之一。在小说的结尾,方鸿渐的人生冒险全部以失败告终,他完全与社会疏离,失去了一切人生支柱,精神萎缩到空无所有的状态,甚至于连人的感觉也没有了,成了“死的样品”。

莎士比亚说:“困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示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竟胜,命运的铁拳要击中要害的时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泰然处之”。莎士比亚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谁最能承受苦难,谁才是真正的强者。方鸿渐决不是强者,因为他缺乏面对苦难的勇气,因而,他最后被苦难毁灭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简介]周蓬华(1963-)女,邢台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现当代文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