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7-000-01

摘 要 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运动心理疲劳会引起很大的负面影响,而引起其心理疲劳的因素却是多种多样的,因而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心理疲劳现象的研究极为重要。同时,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日常训练、活动时,教练员和老师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有选择的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以达到预防和消除心理疲劳的目的,增进体育专业大学生身心健康。

关键词 心理疲劳 体育专业大学生 心理健康 运动训练

一、现代运动心理学领域将运动心理疲劳界定为:由于长时间集中于重复性的自身单调、大强度训练和比赛的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劳感。当代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与否对其自身运动能力发展及身心健康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二、主要研究内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疲劳现象产生的环境和心理因素,及其判断方法、消除手段等。

三、研究对象:体育专业大学生

四、分析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产生的环境因素

1.体育专业大学生往往需要长时间在场馆内进行较为单调且重复性的训练,容易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引起心理疲劳;2.体育专业大学生一般都拥有自己的训练专项,专项训练中训练整体结构和人群相对固定,往往造成体育专业大学生训练主动性降低,导致运动性心理疲劳积累;3.在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日常训练后,如果恢复措施不当,则会造成疲劳的积累,更容易产生心理疲劳;4.体育专业大学生对“高原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的话,也会使他们产生厌烦心理;5.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对其心理状况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与同学或队友关系不融洽,经常出现隔阂或摩擦,容易使心理倍感压力,更容易造成心理疲劳。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产生的心理因素

1.个性与情绪。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进行专项选择时,如果个性品质与所选专项不相契合,则会经常导致训练水平以及竞技水平进步缓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心理疲劳;2.注意品质特征。体育运动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注意品质要求很高,如果在训练和比赛中注意的稳定性差,也易引起心理疲劳;3.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个体在特定的情景中是否有能力去操作行为的期望。如果自我效能低会使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失常,背负很大心理压力,从而引起心理疲劳;4.心理素质。体育专业大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会受到教练员与教师的一系列要求,如果心理适应能力较差或存在心理障碍,会在训练中承受极大心理压力,长期如此则容易引起心理疲劳。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判断方法

通过分析运动性心理疲劳的表现症状,为我们判断心理疲劳的产生提供了可靠依据。

1.观察法。教练员在训练中应随时观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例如:体育专业大学生反应迟钝、注意涣散、精神恍惚、恼怒和沮丧;动作缓慢不活泼等,均可能是心理疲劳的表现。

2.反应时。反应时主要反映大脑神经活动的灵活性。当运动性心理疲劳产生时,其灵活性明显下降,表现为反应时延长。

3.体温测量。用温度计测量对侧肢体表面体温。当对侧肢体表面体温之差大于0.5摄氏度时,反映有中度以上的疲劳产生;当体温之差大于2摄氏度时,反映疲劳较为严重。

4.闪光融合频率。闪光融合频率是运用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心理疲劳时技能下降,对闪光的分辨能力降低,闪光融合频率值普遍较低的这一特征反映其疲劳程度的。当测得值为1.0-3.9周波数每秒时,反映为轻度疲劳;当测得值为0-7.9周波数每秒时,反映中度疲劳;重度疲劳的测得值为8.0周波数每秒时如果想精确的反映则应增加测量次数。

5.脑电图。脑电图的波形可较明显的反映出心理疲劳时反应迟钝、判断失误、注意力不集中、厌练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四)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消除

1.中断训练或换项训练。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过程中非常的枯燥无味,在这种情况下,教练员不妨让其停止训练或采取其他训练方式;2.心理恢复训练。是通过语言暗示诱导其肌肉和神经放松,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最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一种方法;3.物理恢复法。实验研究证明:运用MC2StudyTM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训练,能有效的减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疲劳。

五、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心理疲劳的原因、表现、判断方法和消除方法的综合分析可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运动心理疲劳现象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日常训练、身心健康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希望教练员、教师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本人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清楚认识自己是否产生心理疲劳现象,并熟练掌握消除心理疲劳现象的方法,尽早摆脱心理疲劳的困扰。

参考文献:

[1] 金湖,吴家舵.关于运动型心理疲劳的研究研究概况[J].体育科研.2005.26(3).

[2] 苗鹏.体育专业大学生运动型心理疲劳的形成与克服[J].经济研究导刊.2008(18).

[3] 刘方琳等.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疲劳的定性探索[J].体育科学.2004.24(11).

[4] 颜军.关于运动性心理疲劳若干问题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1992,4.

[5] 高潮.运动性心理疲劳探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