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破解《等待戈多》中的“等待”本质及其寓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从《等待戈多》中的“等待”这一主线,通过对故事背景、主人公的举止、言谈、对时间的概念和等待的结果等表象的分析来剖析其“等待”的寓意; “等待”这一很普通又简单的行为,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一简单又看似乏味的行为来影射现实中复杂的人生百态的,其场景设置对其中心寓意的表达又有着怎样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等待;表象;寓意;场景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9-0013-01
古希腊文艺家柏拉图认为:“人间的痛苦是具有自取得,不应该归结于神。”人生来本无好坏善恶之分,所谓好坏只是人类来到这个世上之后,经过周围环境或是其他人不同方向的影响而变得性格各异,以不同的方式做事。《等待戈多》里两位主角的等待过程本身就象征着是人生的旅程。故事开始就没有说明他们俩是开始上路还是走到一半,可是愈往后读摆在我们面前的迷雾就愈清晰。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关于故事主线――等待。
首先,从“等待戈多”的寓意上来分析。等待是《等待戈多》里主人公的主要活动状态和动作。他们站在路边等待着戈多。如果把这个具体的路看作是人生之路的话,那么他们的这种对待人生的态度也主要就是等待。文中一再通过各种特指、强调或是暗指来说明主人公只是口谈而没有任何实际性的行动。他们甚至都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弄清楚戈多来的目的,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的行为只是对生命的不尊重,着也表现出了他们对人生的无知。作为人类,却对人生毫无概念,这种现象是可怕的。作者敢于这样直率的创作,正是一种对现实社会和人们生活精神面貌的毫无掩盖的反映。
其次,从他们的言谈,神态及心理状态中分析。两人的对话很多时候都好像在各言其词,答非所问,这是不符合语言学中的言语交际原则的。他们不知是在那等了多长时间,有可能是大半天有可能是十大半生,以至于他们早已不知何时已将等待当做了自己度日的一种习惯,一旦失去这种习惯,也就是说一旦不再等待,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将有什么别的事情可做。他们不清楚他们是否应该在那个时间等待戈多,戈多是否能来,甚至是他们等的是不是戈多,等等一系列问题。这点可从文中的一个小插曲看出来。当他们听到有吆喝的声音,然后躲了起来,两人正讨论着是否是戈多要来的的时候,随后发现不是戈多的时候,他们中有一人则长吁了一口气,这一吁气代表着放松。这着重表示出他们之前就没有热切盼望着戈多的出现。等待着戈多,却不期望着他的到来,那么这种等待无疑就是在消磨时间。
再次,从故事情节上分析。《等待戈多》整个故事情节看似荒谬,主人公那毫无目的的等待以及等待中一些打发无聊而进行的无聊的对话各种小的动作都会让人觉得荒谬,可是正是通过这看似荒谬的情节,作者却旨在要敲醒世人,不要碌碌无为。否则人类就会像《等待戈多》中的这两位主人公一样毫无作为,如此世界便会毁在对人类的手中。《等待戈多》里主角可以说是三个人,可是出现在舞台上的只是两个人,他们构成了整个世界,整个情节的发展主要是随着这两个人时而间歇时而继续的对话而发展的。而两人的对话也只是在单纯的表达自己的游离的思绪,并非深思熟虑,长此这样下去人就会变得麻痹,这种麻痹是有思维麻痹所引起的。
第四,从整篇文章的的场景来看。《等待戈多》中的场景很简单,自始自终都是一条路,路旁一棵树。而树旁的两个人,就是围绕整部剧的中心人物。这样的场景看似单调,却是映射了人生社会的最重要的场景。用最简单的场景最少的角色来反映社会现实,正是对现实主义最出色的演绎。两位主角一次又一次地脱靴子,摘帽子的动作,或因帽子太紧或因鞋子太小这一系列动作看似也许是无意识的却都充分反映了他要摆脱束缚的渴望。这一方面正是对现实中人的映射。人为了生存势必要有行动,而行动需要周围环境和人的配合,配合有时需要多方面的,有一方面配合不好就会在人的行动中照成羁绊,有了羁绊就等于有了束缚,人类为了继续随心就会想摆脱束缚。这反映了现实中人类所受的精神上或身体上的压迫。这种压迫感,是由现实中的环境所产生的。人类对现实不满,可是尽管有不满他们并没与采取实际性的行动去改变它,而是试图在无意识的忍受它,在等待中忍受,并在忍受中等待。所以说这种等待是毫无意义的,只是一种为了等待而等待的等待。
最后,从等待的结果来分析。两人共同等待戈多可是,他们要等的人至始至终都没有出现,他派了一个小男孩来告诉他们,他当天不会到来了,但他说改天会来,有可能是明天,有可能是后天,也有可能是后天之后的某一天,没有人确定,等待会不会有也没有人确定。如果明天再来等待一天,那么这种等待就属于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了。
贝克特天才地采用了全新的戏剧结构和语言,将“ 等待”的外相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仅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也不难看出“等待”这一看似简单又荒谬的行为其实表达了贝克特对于故事中所影射的现实人们普遍的不尊重生命的讽刺。“等待”在《等待戈多》中通过作者独特的创作形式,不拘一格的写作手法更加凸显了这种行为的慢性自杀,蹉跎生命的性质。
参考文献:
[1]朱志荣.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