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例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作品中的“弃妇”形象例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往今来,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涌现出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有一类人物,她们的命运相似,我们称之为“弃妇”。所谓“弃妇”,一般理解为“结了婚的女人被丈夫抛弃”。出现“弃妇”,说明妻子没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地位,是属于丈夫的财产。这一观点在中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即便是女性也默认了这一点。《诗经》作品中《卫风・氓》里的“氓妇”,汉乐府作品《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她们就属于这一类。现将二人形象进行比较分析。

一、两人身上具有相同的品质

氓妇“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早起晚睡是她们的生活习惯,每日辛勤劳作是她们生活的动力,这是她们婚后在婆家“勤劳”的体现。

婆家人对待氓妇的态度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A其笑矣”。面对丈夫的虐待,兄弟的耻笑,她只能“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自己独自伤心。刘兰芝婚后的处境是:“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处处顺从婆婆的心意,毫无自主可言。等到自己被婆婆赶出家门,向婆婆辞别时,仍是先做一番自我检讨“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而后“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还在记挂婆婆在家操劳。这是她们婚后在婆家受到虐待后仍然“忍耐”的体现。

她们在婚姻中的表现是如此的谦卑,千百年来的文化沉淀反映在她们身上是勤劳、忍耐,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和不如意。

二、两人对婚烟生活都怀有美好的憧憬

氓妇本打算“及尔偕老”,刘兰芝坚定地“供养卒大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她们的婚姻目标。氓妇的白头到老,刘兰芝的愿意在婆家做一个好儿媳终生侍奉公婆,都体现了她们对婚姻生活的美好向往与追求,她们的一再忍让目的也是想挽留住婚姻。

三、两人自身都无过错

氓妇“女也不爽”,刘兰芝“女行无偏斜”。无论是氓妇还是刘兰芝。她们在夫家的行为表现都得体大方,没有做任何违背伦理常规的事。在婚姻中是无过错的一方,不幸的婚姻不是因她们自身原因造成的,这是值得我们同情和怜悯的地方。至于焦母评价刘兰芝“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四、两人面对婚变的态度相同

当她们意识到这是一场无法挽救的婚姻时,都经历了从默默承受到主动结束婚姻这一过程,态度坚决而明确。氓妇“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句“算了吧”便转身离开。刘兰芝表示:“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当焦仲卿无法违背母亲的意愿采用缓兵之计,暂时让刘兰芝回娘家,待日后再重新接她回家时,刘兰芝答复两句“勿复重纷纭”,“何言复来还”。可见她们面对婚姻时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知道已成定局,便不再对婚姻抱有任何的幻想。两人离开时,显得极其镇定。她们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做人的尊严,可以说两人都是有骨气的女性。

在不同时代的相同国度里,由于女性没有被赋予独立的权利,她们的命运都是那么悲惨,都被别人无情地剥夺了享受幸福婚姻的资格。即使贵为相国之女的崔莺莺送别赴京赶考的张生时,也会害怕张生一旦身荣便弃妻。

五、两人产生婚变的原因不同

氓妇婚变的原因是“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即氓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造成婚变。刘兰芝婚变的原因是“门第悬殊”。即自己低贱的出身不能为婆婆所接受,因此M门后的刘兰芝处处受到婆婆的刻薄刁难“大人故嫌迟”,直至最后被婆婆强行赶出家门。

深究婚变的原因:氓妇是由于丈夫用情不专这一人性的丑恶面造成的,刘兰芝是封建等级观念这一社会因素造成的。

六、两人最终的结局不同

尽管氓妇与刘兰芝都成了弃妇,她们都是封建婚姻制度的牺牲品。但成为弃妇后两人最终的人生结局不同。氓妇主动离开丈夫后,她或独身一生,或另嫁他人,我们无所知晓。总之,她的人生会以一种新方式继续下去。刘兰芝被焦家抛弃后回到娘家,曾经有两次再婚的机会:一次是县令提亲,一次是太守提亲。在封建社会,刘兰芝又是被抛弃的情况下,这样的机会实在是少之又少,况且这样的机会又具有如此大的诱惑性。但刘兰芝一再拒绝,实在推辞不掉时,口头答应,却下了死的决心,最终“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对爱情专一的刘兰芝以投湖自尽的方式告别了人世。

七、两人受迫害的程度不同

两篇作品的悲剧色彩浓淡不同,原因之一是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相异。《氓》反映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这一时代的社会现实。那时的封建制度影响力还不深,人们对婚姻制度认识较为淡薄,女性的生活环境相对较为宽松,因此受迫害的程度较轻,行动上较为自由,女性可以自主地选择离开丈夫。

《孔雀东南飞》反映的是东汉末年建安年间的社会现实。汉代封建制度已根深蒂固,妇女“三从四德”观念深入人心甚至是骨髓,女性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规定她们从小到大,凡在生活中遇到或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必须听命于别人,不得有自己的主张。这也就解释了刘兰芝意识到因焦母的独断专行使婚姻走到尽头时,自己离开焦家也要“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是被休而不能主动离开。刘兰芝被焦家抛弃,已处于山穷水尽之际,回到娘家后母亲的体谅让她受伤的心暂时得到抚慰。无奈家中还有一个见利忘情的兄长逼迫,而母亲面对儿子的专横也无能为力,因为“夫死从子”,这将刘兰芝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

原因之二是两人各自的丈夫表现不同。氓由恋爱的“蚩蚩”也就是老实忠厚,到婚后的“二三其德”也就是一再地见异思迁,使氓妇对其夫不再抱有幻想,从而毅然决然地结束没有感情的夫妻生活。

而焦仲卿却相反,他是一个重感情的人,他愿与刘“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他的确是进行过斗争的,先是婉“启”,继是“跪告”,但最终“默无声”地退了出来。斗争的结果是他以顺从母命而告终,这是他性格中的懦弱因素导致的,出身于官宦之家的焦仲卿接受的是封建传统教育,这使他绝不会为爱情与母亲翻脸的,直至刘兰芝被逼将嫁,他才下定决心自杀。如此感情专一的人偏偏又是一个因懦弱而无法保全自己婚姻的人,也是加重刘兰芝悲剧色彩的一个因素。

由此可见,刘兰芝的死有太多的原因掺杂于其中:婆婆的门第观念,兄长的见财起意,丈夫的无能为力。这些因素无一例外都加重了刘兰芝的受害程度,因此刘兰芝比氓妇受迫害程度更深。

从氓妇和刘兰芝这两个独特的女性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同时代的女性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下的相似命运。她们的人生都是悲剧性的。造成悲剧的原因有人性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封建制度剥夺了女性独立的人格,是歧视女性造成的。这种制度在社会上普及的范围越广,程度越深,女性受害程度就越重。

作者单位: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04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