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煤矿电气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煤矿电气事故的原因分析与预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近年来煤矿电气事故率明显上升,而电气事故给电网安全、电器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危害,因此,防止电气事故始终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将对发生电气事故的原因与预防进行简单的介绍,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电气事故 原因分析 预防

中图分类号:X928 文献标识码:A

1漏电、触电的原因分析

发生触电、漏电一般由以下原因所造成:

(1)电气设备因绝缘受潮或进水,造成绝缘性能的下降,从而导致漏电。例如,长期浸泡在水中的电缆、接线盒进水等。

(2)电缆受到挤压、砍砸、过度弯曲、铁器划伤或针刺,造成裂口或缝隙后,长期受潮气的浸蚀造成绝缘损坏或导电蕊外露。

(3)导线连接接头不牢固、有毛刺、无防松措施等,会造成接头脱落、接线松动,使相线与金属外壳直接搭接,或由于接头处发热使绝缘损坏而造成漏电。

(4)电气设备超期服役或长期超负荷运行造 成绝缘老化,导致漏电。

(5)作业人员违反《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带电作业、带电安装、带电检查、带电修理、带电处理故障等。

(6)保护功能失效或没有保护,有保护甩掉不用,接触网断线,接地电阻大,检温保护装置出故障等,或操作人员在未利用绝缘工具的情况下,人身触及已经破皮漏电的导线或由于漏电而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上。

(7)操作电气设备时,由于弧光放电造成一相接地,而导致漏电。

(8)在电气设备内增加其它部件,使带电导体与外壳之间的电气间隙或爬电距离小于安全值时,造成对外壳放电,导致漏电。

(9)电气设备外壳接地线甩掉或不用造成人身触电。

(10)维修人员使用与电压不相符的验电笔进行验电,造成人身触电。

(11)维修人员使用的工具绝缘等级达不到要求造成的人身触电。

(12)在高、低压供电系统中未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3)未执行停、送电制度,未上锁,未挂标志牌,不认真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制度,结果造成误送电。

(14)检修人员不认真维修电气设备时,将工具和材料等导电体遗留在设备内部,造成一相线接金属外壳。

2采取的预防措施

(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

(2)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

(3)维修电器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

(4)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5)设置可靠的保护接地装置。

(6)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

(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漏电保护装置应能连续监测电网的绝缘状态,并且只监视电网对地的绝缘电阻值,而不反应其电容的大小。当电网绝缘电阻降到规定值时,快速断供电电源。漏电装置必须灵敏可靠,既不能拒动,也不能误动。

(8)设置良好的接地系统,当设备的绝缘损坏,电压窜到其金属外壳时,外壳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人身触及带电设备外壳而造成触电事故。

(9)防止人身触及或接近带电导体。

① 将电气设备的导体安装在一定高度。《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机车架空线的悬挂高度,自轨面算起不得小于下列规定: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及人行道同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为2m;在不行人的巷道内为1.9m; 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为2.2m;在地面或工业广场内,不同其它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②对导电部分的高压电气设备无法用外壳封闭的,必须围以遮栏,防止人员靠近,同时,在遮栏门上装设开门即停电的闭锁开关。确保工作人员开门进入高压电气室时,电气设备电源断开。

③井下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和电缆接头全部封闭在外壳内部,即制成封闭型,并在操作手柄与盖子之间设有机械闭锁装型,以保证不合上盖子,便不能接通电源;合上电源后,便不能打开盖子,实现闭锁。

④各变(配)电所的入口处或门口,都要悬挂“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牌;无人值班的变(配)电所,必须关门加锁。井下硐室内有高压电气设备时,入口处和室内都应在明显地点加挂“高压危险”牌。

(10)尽量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对那些人身经常触及的电气设备(如照明、信号及手持式电气设备),除加强手柄绝缘外,还必须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设备的额定电压和电话、信号装置的额定供电电压都不应超过127V,远距离控制的额 定电压不应超过36V。

(11)维修人员所用的验电笔所使用之前必须先检查其电压等级是否相符。

(12)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素质, 严格执行安全用电的各项制度,杜绝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