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课题,大精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课题,大精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题目是课文的眼睛,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如果能紧紧扣住课题,积极挖掘课题的资源,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说课题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一、换序朗读,培养语言感悟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了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也就是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通过对课文题目位置互换体会,可以使学生在语境、语情、语技的联系中,具体而深入地理解词语对当时情境的准确叙述,对人物情感的准确传达,对自我情感的准确表达。同时,学生还能明白,作者精心选用词语是为了准确描述当时情境,准确展示人物内心,准确表露自我情感。

请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板书)怀念、秋天(生读这两个词语),中间加一个字“的”(生读出这个词组)。注意:“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怀念秋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课题。(生读)

生:“怀念的秋天”,我踏着秋天的落叶,陶醉在小路上……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出你的韵味。

生:我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怀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飘落的黄叶,那从北向南的雁阵……

师:好,带着你的体会读吧。

师:把这两个词语调一下,再读。

生:秋天的怀念。

师:有什么变化?

生:词语位置变了,我觉得是秋天的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物变成了深深的怀念。

生:我明白了,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种情感,这就是怀念。

师:读出你的理解,这题的味儿就出来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窦老师让学生巧妙地调换课题中词语的次序,想象词组所表述的不同场景,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在品读中感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语感训练。

二、对比生疑,培养语文探究能力

语文学科新课程理念的标准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通过对课题巧妙地设计和引导让学生产生疑问,推动着学生去探究,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

请看《青海高原一株柳》教学片段:

师:(板书“柳”字)看到“柳”字,你通常会联想到哪些词或诗句?

生1:桃红柳绿、杨柳依依、婀娜多姿、柔情万种。

生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柳往往给我们一种柔美、秀美之感。文中,青海高原的这株柳(板书完课题)给你的最深印象却是什么?哪些词或句子已深深地留在了你的脑海里?(生答略)

师: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以下词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读好它们吗?

神奇 伫立望而生畏

巍巍然撑立生命伟力

不可思议九死一生

艰苦卓绝顽强壮丽

师:读着这些词语,想想我们平时印象中的柳,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生1:这究竟是一株怎样的柳树?它长在哪里?是怎样成长的?

生2:何以堪称神奇,且神奇到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是否作者言过其实了?……

以上实录中教师抓住课题让学生展开联想,并借助预习反馈,让学生在江南柳与青海柳的强烈的对比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差,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产生疑问,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研究拟题,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把对二者的联系、培养结合在一起,融汇在一起,达到共同提高。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学生在写作中不知如何来拟题,其实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就应渗透写作方面的指导,可利用课题引导学生获得拟题方面的知识,学会拟题方法。

请看《小草和大树》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小草和大树》。(生读题)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以前我们学过不少人物传记,学过哪些?

生:《郑成功》、《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师:看看这些题目,它们是如何拟题的?今天我们就文章的拟题作个专题研究。可用“有的以……为题,如……”这一句式来说。

生:有的以人物的名字为题,如《郑成功》;有的以主要事件为题,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有的以表现人物精神,表现中心的话语为题,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师:今天的这个题目与这些都不同,它在拟题上有什么特点?

生:用了比喻的手法。

师:看来,这个拟题是很有研究的,拟题可以以主要人物、中心事件等为题,还可以用上打比方的手法拟题。

本片段中的课题很有特色,因此课始教师充分挖掘课题的资源,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写人的文章,提出探究的内容,就写人文章的拟题作研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课题的特点,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写文章拟题方面有所收获,指导学生的写作。

四、启发说话,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每篇课文都有一个醒目的课题,可以从题目入手,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的课文题目标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发生的地点。如《天游峰的扫路人》、《卢沟桥烽火》等;有的课题揭示了所写事件的过程和内容,如《负荆请罪》、《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卧薪尝胆》等;还有的课题语义含蓄深刻,不能只停留在浅层的理解,如《拔苗助长》《生命的林子》等。如此种种,教师可充分利用题目含量,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精心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请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1: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生2:这句话是在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生3:最后有没有把这条鱼放掉,结果如何?

师:看来,大家想知道的还挺多的。好好读读课文,让我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学生读文思考)

生1:这句话是爸爸对汤姆说的。

生2: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在这种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生3: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

师:大家能不能试着把这三个问题的答案连起来说说,变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生1:在还没有允许钓鲈鱼的时候汤姆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的情况下,爸爸诚恳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后来,汤姆很不情愿地把鱼放掉了。(这个学生说得结结巴巴,不太连贯)

师:去掉“在”和“情况下”这几个词,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这样的表达会更清楚。(学生去掉了这几个词,说得更连贯了)

生2:正当汤姆想违反规定,把大鲈鱼拖上岸的时候,爸爸斩钉截铁地说:“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汤姆从爸爸的语气中听出一点挽回的余地也没有了,只好把鱼放掉。

师:这三句话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句话是起因,第二句话是经过,第三句话是结果。

以上片段教师利用课题,启发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到文中寻找答案,先进行单句话的说话练习,然后让学生把几句话连起来说,变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在学生练说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说话指导,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还使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一举两得。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

责编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