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地方课程建设案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课程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建设高品质的课程是学校发展的必然条件。在“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支持下,溧水区永阳镇中心小学以读书育人为特色,开发了“三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地方课程。
【关键词】地方课程建设;读书育人
【创新点】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充分解读我校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及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为复杂,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情况,文化背景不一,导致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素养与城区学校学生有一定差距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发了富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三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地方课程。
该课程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体现了语文课程学习渠道的广阔性,学习时间的延展性和资源选择的自主性,突破了国家语文课程内容经典却不够丰富、指导性虽强实践性不够、他育为主自育不足等局限性,实现了语文的更深层次的润育。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校本课程开发案例丛书――校本课程开发:上海经验》指出:教师必须根据国家课程标准或其他的课程文件,在自己的专业活动范围内,关注对象的需要,做出课程设计及其他决定;学生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样也应有自己的课程的权利,他们有权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选择课程甚至老师,规划自己个人的学习方案。
【案例】
溧水第三小学的地方课程很好地诠释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丰富内涵,共同发展”。学校以读书育人为特色,以“诵经典文,立君子品,做有志人”为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三个“小”(小书本、小活动、小课型),丰富了语文课程,在活动性、灵活性、个性上做文章,强调读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课程育人。
“三小”的内涵为:
1.小书本――这是相对于国家语文课程规定的语文教科书而言的,在语文学科学习需要的促发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选读的课外书。这是可以由学生自己规划选择的课外教材,体现的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的自我选择、个性选择。这注定了学生对其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
2.小活动――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在活动中成长是符合孩子天性的。每年11月的“红领巾读书节”和6月的“享阅童年”读书活动是学校经典读书活动,届时会征求学生、教师的建议开展丰富的活动等。孩子们在丰富的活动中,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展现了自己阅读的成果,生命在书香里得到浸润和成长。
3.小课型――指的是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和三―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重在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指导,提供展示平台。从制度上对学校的地方课程进行了保障。
在课时设置上,从国家规定的语文阅读教学课时中拿出一课时。隔周安排一课时,每学期上到10次左右。
课的类型也很丰富,如一、二年级的自主识字课,可以开展自主剪贴识字交流活动,可以带学生现场参观亲身体验识字活动,还可以在阅读中识字……三――六年级阅读指导课类型也很丰富,有阅读方法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实践活动等。地点形式多样,现场交流,阅览室阅读,与作家零距离互动……
课程内容及结构如下:
1.一、二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自主识字课,使用的教材为自编的自主识字课本共四册:《我们上学了》《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有趣的节日》,充分将本地区、校内外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融入校本课程中,让学生时时处在识字时,处处成为识字本,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在阅读中识字。
2.三―六年级开发的校本课程为课外阅读指导课。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合语文课本,依据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编写了课外阅读指导课校本教材《阅读指导课案例》,它是语文教师上课外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手册,为教师选择课外阅读课的内容以及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提供了较好的范例。它也是学生更好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的范例。
――方法篇。注重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循序渐进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有:学会查资料,学会浏览,学会择书等二十种左右。按“指南针”――“跟我学”――“我能行”结构编写,列举的读书方法只作简要介绍,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感悟。
――实践篇。“校本教材更重要的是一本活动手册。”我校编写的校本教材是学生读书活动手册。在教材中编排了近六十次读书实践活动,有的是随课文拓展的活动,有的是与课本有关内容整合的实践,有的是课外读书交流会……以提前布置――认真准备――集中展示――综合评价为活动过程,把教师读书,指导过程与学生读书活动融为一体,努力以一次次活动带动学生看一本本,一系列课外书籍,以一次次展示,一项项评价,保持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加油站”在每篇教材之后设有“读书加油站”,以读书记录卡的形式呈现,学生既可以阅读教师推荐的有关篇目的书籍,也可以阅读经典名著,把每周的阅读情况记录于“加油站”中。表中有父母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充分调动家长的参与和学生自主读书的内驱力,在家,校协作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身。
――“推荐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学生的阅读实际,向学生推荐了八十本(套)左右图书,供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为学生、家长购书指明了方向。
学校利用校园现有的布局,在走廊、墙壁、班室、专用室,甚至草坪、花坛布置了形式多样的名人读书箴言,学生自创的小小读书书画、格言,充满古雅气息图文并茂的诗文匾额等,力图打造出具有浓厚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使校园“处处是教育之地”,在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融合中体现出校园文化。
我们的地方课程是不太起眼,也没有什么高大尚的光环,却在做着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为人生奠基的工作。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20479)子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