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所接收的11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临床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实施常规护理之外,还重点从患者心理方面,给予相关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整体疗效以及局部特征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肌力、关节活动度、坚持锻炼人数等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骨折; 老年; 心理护理;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6-0086-02

一般来讲,骨折创伤会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特别是老年患者,因其自身体质、健康状况较差,一旦发生骨折则不易愈合。虽然一方面他们有较强的康复欲望,但另一方面却又对自己健康恢复情况缺乏信心。这种悲观、失望的情绪难免会对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再加上骨折会有强烈疼痛感,更加剧了患者的心理不稳定性,这些都对骨折患者的恢复状况带来一定困难[2]。本文就以老年骨折患者为例,对心理护理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8例,女52例。患者年龄60~89岁,平均(69.8±3.4)岁。此外,四肢骨折48例,锁骨以及肋骨19例,脊柱骨折26例,骨盆骨折17例。并以患者住院时间为标准进行随机分配,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骨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依据常规流程进行健康指导、入院宣教。对于观察组患者,依据患者个人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据此采取相对应的方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详见表1。上述项目评估满分即27分。其中18分以上视作心理状态较好、易沟通患者;18分以下则视作患者不良因素较多,易引起较多心理压力。

1.3 心理护理

1.3.1 入院初期心理护理 患者在入院初期因身体疼痛以及心理恐慌,常会拒绝或消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因此相关医护人员必须以一种宽和、礼貌的姿态照顾患者,争取在短时间内获取家属信任[3]。这段时期内,医护人员应多动手、少说话,比如:小心搬动患者,并将患肢固定、协助更衣等,且动作娴熟、轻巧,要给人以专业印象,并尽可能让家属宽心,同时多和患者说些类似“已经到医院了,不要害怕”、“慢点,慢点”、“小心,小心”的话,以便让患者尽可能快的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1.3.2 宣教与沟通 患者入院1 h内,相关医护人员需完成上述评估工作,并尽可能同患者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沟通与交谈。一般来讲,医护人员初次同患者的交流时间往往决定着其在患者心中的信任程度。患者常将在第一时间内交谈、关注自己的医护人员看作重视自己且可以相信的人[4]。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或者是患者家属初次交谈时,要包括以下内容:介绍住院环境、询问患者病史及习惯、自我介绍、主管医护人员介绍等。需注意,初次交谈的内容需因人而异,对于评估得分低于18分的则不要做过长时间的讲解与询问,应注重减轻患者的痛苦。比如先协助患者更衣、局部冷敷、抬高患肢以及减轻肿胀等等。在此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语言、行为等,来体会、揣测患者心理[5]。待患者疼痛感相对减轻以及病情、情绪稳定时,再讲解相关知识,如饮食指导、功能锻炼等。

1.3.3 住院期间心理护理 对于接收手术治疗的患者,则要求医护人员掌握、体会患者的心理。并依据患者心理差异作出相应的判断与评估。通过耐心的安抚以及护理干预手段,来打消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和疑虑,以增强患者安全感[6]。手术后需将手术具体情况以及术后注意事项讲解给患者,并帮助患者舒适卧位,减轻患者痛苦感。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序渐进原则,结合锻炼效果,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并鼓励患者持之以恒。而对锻炼、恢复效果不好的患者,则需相关医护人员查明原因,比如伤口疼痛、肿胀等,将原因及时报告给主管医生,方便医生采取对应措施。而对于怕疼、焦虑以及消极懒惰患者,则要求医护人员细心讲解、安抚、指导,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

1.3.4 出院后的心理护理 当患者完成治疗需要出院时,医护人员依然要向患者进行介绍,讲解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以及回家后仍然需要做的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病痛的信心,协助患者建立重返社会的信念,使患者明白出院并不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结束,而是只完成了一个住院的治疗过程,后续还有较为漫长的功能锻炼治疗和心理治疗,为患者出院后应对各种问题建立坚实的心理基础[7]。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实施相应治疗措施后的局部特征比较。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肌力、关节活动度、坚持锻炼等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由于受自身体质条件限制,老年骨折患者易情绪不稳且背负极大心理压力,这对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造成较大影响。而通过采取人性化、个人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同时利用心理护理后的实际临床体征来判断患者能否坚持康复锻炼,并据此指导患者进行机体修复能力恢复[8-10]。医护人员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来转变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及行为,从而降低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从而有效缩短住院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相关费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增进护患关系具有促进作用,对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学玲. 心理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84-85.

[2]陈静.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6):778-779.

[3]张锡红,徐菊兰.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9-50.

[4]张改芸.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15(9):117-119.

[5]贾焕,华淑云.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8):75-76.

[6]马蓝,莫凤莲,邓带欢,等.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126-127.

[7]张俊敏.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的重要性[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65-1566.

[8]陆彩娥.老年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68-69.

[9]李肖媚.老年骨折下肢血栓14例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92-93.

[10]陈美姣,王敏,叶杨.老年骨折患者负性情绪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1):75-76.

(收稿日期:2014-02-06) (编辑:黄新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