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作业的兴趣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高中数学课堂作业的兴趣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业是反映学生对这堂课的知识点、重难点是否理解,能否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检验学生对当堂知识掌握程度,作业也是检验教师备课、上课知识点是否遗漏,重难点讲解是否到位的一种手段。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 作业 兴趣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46

目前,高中学生作业状况令人堪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重复作业、机械作业、惩罚性作业和不同学科之间不顾整体利益,争抢课外作业时间是普遍现象。作业的布置、检查简单;作业的批改形式单一;评价方式粗放;缺乏典型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重布置、轻批改;重考评,轻反馈矫正,造成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不仅困扰教学质量提高,还进一步造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了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影响学生作业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选题不精,针对性不强

布置课后作业是教师上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是有的老师却没有重视,布置作业时只是简单从教科书的习题中找三四道,或者习惯性地说:“今天的作业是从课本第滓晨始做到第几页结束”,没有精心挑选题目。殊不知,有些题目只是简单的练习,有些题目完全是相同的类型。学生经常做同类型或过于简单的题目,导致对所学知识不能全面掌握,也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长此以往会削弱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阻碍学生智力发育,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方式过于单一

当下大多数数学教师还是延续以往由老师自上而下布置作业的传统,学生只需做个记录,回家一样一样去做就罢了,从来不需要考虑做什么题目,该怎么做,哪些是自己会的,不需要做的,哪些是自己不懂的,需要去仔细琢磨的。因为全班学生都做一样的题目,也就没有学生去思考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生的主体意识、自觉意识就这样被剥夺了,成为老师精神上的附庸。同样的作业,一部分学生可能十几分钟就完成了,而一部分学生可能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样就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原则。

(三)题量大,学生负担重

有的老师一味讲究题海战术,给学生布置很多的课后作业,有些学生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钟也做不完,不仅加大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让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厌烦。另外,由于布置太多的作业有一部分学生也许不能按时完成,但是他们又怕被老师责骂,于是抄袭现象就会普遍,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抄袭作业的风气,不仅抄袭数学作业,可能其他科目的作业也会抄袭,因为抄袭已经成为习惯。

二、原因分析

(一)对作业的功能认识不到位

教师对作业的认识随意性比较大,不够规范。有的教师甚至认为:之所以要布置作业是因为多年来的传统,布置作业是教学工作的一方面,至于布置的作业是否有助于学生的再学习,能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否都能够接受,是否都能及时完成,这些都是不在思考的范围之内。教师对作业的认识往往是从教学本身的角度进行的,并且往往只与教学的巩固性原则联系在一起。因此非常强调作业布置的量和作业批阅的深度等工作。这种思想就造成了作业量大、作业不精、作业一刀切、作业形式死板等弊端。

(二)注重作业的结果而忽视作业的过程

很多教师只关心学生有没有做作业,有没有交作业,而忽视了学生怎么做作业,只关心结果而不关注过程。事实上,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主体性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因为无论是知识向技能、智力的转化,还是知识向思想观点的转化,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思考、独立实践和反复练习。教师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做法,必将影响到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三、对策

(一)明确作业目的

教师必须明确作业的目的才能在作业的各环节进行优化,而不拘泥于习惯、形式和教条。与概念性学习相关的作业不仅要有变式练习,也可以有实际操作、观察,只要能促进概念形成的活动都可设计成作业;操练技能型的作业是目前高中的主要形式,但应恰当认识“熟能生巧”的观点,谨防“熟能生笨”、“熟能生厌”;解决问题的作业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利用各种思维方式。由于新问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新颖性,深刻性等品质,也可以检验双基的扎实程度。因此,教师应精选内容,由于此种作业难度大,要求高,能提高学生能力,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望而生畏。如果采取简单模仿,大运动量的重复训练,不让学生产生真正的思考过程,就降低了作业效益,适得其反。

(二)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常量,如果不顾学生实际的超量作业,不仅难以达到教师的期望,更会带来学生抄袭应付,弄虚作假,或是置之不理现象的发生,所以控制作业总量是教师作业布置必须考虑的问题。但仅仅减少作业数量,有可能导致成绩下降,师生难以承担如此风险,因此必须保证作业的质量,所以我把主要的功夫花在了作业的针对性上,每选一题必先自己先做,每遇新题要动笔做出答案,仔细揣摸学生面对作业题时的思维,挖掘每一题的训练价值和教学价值。要想让学生逃离“题海”,教师非得是“题海”中的游泳高手不可。提高作业质量还体现在突出重点,敢于舍弃上。为了训练一个高难度的技巧有时要花费很多时间,有的学生可能永远也掌握不了某些技巧,而有些技巧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无足轻重,舍就舍吧。如数列中的递推数列问题,其蕴含的递推、递归思想很重要,但由递推关系式求通项公式的方法技巧性强,耗时不一定见效,反而挫伤了学生积极性,所以我认为在这个知识点上不必花费大力气。

总之,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兴趣可以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学习可以产生新的兴趣并提高原有兴趣,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又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数学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教会学生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