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的R&D投入比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的R&D投入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R&D活动的规模与强度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R&D的投入是衡量科技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中国的R&D投入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了自身的特点,也有诸多问题需要改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和资料分析的方法,着眼于中国与oecd主要成员国的R&D投入进行比较,达到更深入地剖析中国R&D的发展现状,找出中国和其他先进国家的R&D投入差距的目的,以求建立起更合理、更完善的R&D投入机制。

【关键词】研发 经合组织 投入 中国 比较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5-0105-05

中国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科技实力随着社会的发展阔步前进,但中国要想发展成更具实力的经济强国,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和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去。经济强国和集团利用自己的实力地位,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制订貌似公平实则最利于他们的国际标准,在强势国家主持的国际经济活动中最大可能地保持了发达国家的经济优势地位,并抑制了弱势国家的发展。

要摆脱国际标准带来的不利位置,就要求中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接地气,使各种经济指标向国际标准接轨,以便于相互间更直接有效地进行对话交流。中国需要积极地接触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学习它们先进的收集和分析方法,应用到国内的各项标准和指标上,并积极参与到新的国际标准的建立和实施中,最终使中国从初始阶段国际标准的追随者逐渐升级到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最终共同领导全球经济大市场,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丰盛果实。

在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中,OECD①是由34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最具代表性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OECD的工作方式包含一种高效机制,它始于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而发展为对政策的集体讨论,然后达到决策和实行。OECD在信息技术革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方面所做的分析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帮助。所以OECD收集和分析的很多资料得到了投资者和决策者的追随,OECD收集和分析的成果成为全球经济指标的参考标准。

在众多的经济指标和参考标准中,国际上通常采用R&D②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国家和企业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的R&D水平,体现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一个国家的R&D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UNESCO③对于R&D投入的定义是指系统性创新工作的经常支出和资本支出(国家和私人),其目的在于提升知识水平,包括人文、文化、社会知识,并将知识用于新的应用。在OECD成员国中,R&D的投入和产出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两大指标。在R&D投入指标中,R&D投入占GDP百分比以最直观的量化方式比较出各个国家的研发水平差异,是国际上用于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标。

一 中国的 R&D投入和OECD主要成员国的比较

R&D的投入主要包括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力投入两个方面,本文将其再细分为R&D投入总量、投入结构、活动类型和R&D人员。按国际惯例在分析R&D时,还会加上专利申请授权量、科技论文数量等指标,但这些内容比较侧重于研究R&D的产出而不是投入,所以本文不进行多余阐述。分析时使用OECD等权威机构的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并使用了PPP④等值系数,使各国的基本数据更具可比性。

1.中国和OECD主要成员国的R&D资金投入总量(即GERD⑤:国内研发支出总额)比较

本文将R&D资金投入总量的比较分析分为两个方面,即:R&D总量分析(GERD分析,见表1)和R&D投入占GDP百分比的分析(GERD占GDP百分比分析,见图1),前者从总量,后者同GDP挂钩来直观比较出各国的研发水平差异。

资料整理来源于:OECE-Factbook-2014,page 154

可以看出,OECD整体在2000年到2012年的12年间的GERD增长了37.7%。除了2009年比2008年稍有减少外,整个区间处于缓慢的增长势头,年均增长率为2.7%。2000年以后,成员国中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是爱沙尼亚(15%),其次是土耳其(10%),第三是亚洲的韩国(9.6%)。美国2012年的国内研发投入总额占了OECD国家的GERD的42%,日本占14%,德国占9%,韩国占6.4%。

并不属于OECD成员国的中国的年均GERD增长率是17.6%。从2009年开始,成为R&D投入总量全球第二的国家,并保持持续增长。本来排名第二的日本自2007年GERD达到峰值后,开始出现负增长,在2009年被中国超越后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到2012年只有中国的62%。中国的总量在2000年时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到了2012年达到美国总量的52%。美国12年间增长了31%,而中国增长了7倍,增长速度令全球瞩目。如果中美两国维持目前的增长速度,那么中国将于2017年超越美国(预测2017年美国的投入量约4450亿美金),成为全球R&D投入总量最大的国家,总量达到约4800亿美金。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OECD Science,2013

图1可以看出,截至2012年,OECD国家的平均GERD占到GDP的2.4%,芬兰(3.36%,图表未显示)、以色列、日本、韩国和瑞典(3.41%,未显示)是仅有的投入比超过3%的OECD国家。其中以色列和韩国达到了惊人4%。

中国在这12年间的表现为:中国从2000年的0.9%到2012年的1.98%。增长了一倍。在进入2000年的时候,投入比接近于OECD国家的最低值,还不足1%,还不如当时OECD国家的平均值(2.2%)的一半。但中国奋起直追,尽管GDP的增速每年平均高达10%以上,R&D的投入比却依然稳步前进,年均增长6.8%。如果假定中国保持6.8%的增长率,中国将于2016年超过OECD的R&D占GDP的百分比平均值(2016年约为2.5%),达到2.6%左右。

2.中国和OECD的GERD结构比较:来源结构,执行部门结构

在前面从R&D投入的总量着手进行了分析,经费投入的总量是能很大程度地反映国家的R&D发展状况,但是R&D的投入研究还必须了解投入结构。本文将从来源结构和执行部门结构两方面来同OECD国家进行比较分析。

第一,来源结构。

(单位:%)数据为2012年或最接近2012年值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OECD Science,2013

可以看出,OECD国家的企业经费来源平均值约为60%,国家来源约为30%,国外来源和其他各占5%左右。OECD成员国中,美国的来源结构最接近于平均值。中日韩三国的结构则比较相似,企业来源占了75%左右,国家来源占20%上下。OECD国家在吸引外来经费来源上比较成功,平均达到5%。

需要指出的是,各国的GERD经费来源结构并无最优比例之说,而且即使GERD来源结构比例相近,形成的原因却是多样的。如日韩两国的财阀掌握着本国的经济命脉,是科研活动当仁不让的主力军,所以日韩财阀企业在GERD费用中的比例要高于OECD其他国家。中国目前的经费来源比例和日韩很接近,但中国并无财阀企业的明显迹象,而是依靠各个行业成千上万的企业的R&D投入形成的。

第二,执行部门结构。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Science,2013

上图可以看出,OECD的执行部门中,企业投入占了68%,高等院校占了18%,政府机关占了约12%,私人和非营利机构约占2.4%。美国和德国是和OECD平均值最接近的国家,中国和日韩两国的执行部门结构组成比较接近。

中国的企业执行部门占的总比例约为76%,这也是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的活跃逐渐升上来的,2000年时企业占60%左右,在12年间上升到四分之三还有多,这在OECD国家里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准,接近日韩。当然以色列的企业是始终保持80%以上的最高比例。以色列和日韩这三个国家都属于自然资源贫瘠型国家,必须走依靠高科技型人才,培养科技领先型企业来带动经济发展的道路。

中国的高等院校部门占总比例相对较低,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03年10.5%缓慢下降到2012年的7.6%。反观OECD的平均值一直在缓慢上升,由2000年的16%升到了2012年的18.1%。中国的高等院校执行部门的比例几乎排到了OECD的倒数几名。

另外中国的政府部门执行机构在2000年占的比例为31%,2006年降到20%以下,2012年占总比例约为16%。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以及中间的转型期,再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时期,政府部门机构在R&D活动中的角色逐渐变化,在整个变化过程中逐渐降低比例,今后向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比例靠拢是大趋势。OECD和多数成熟的发达国家的政府部门机构所占比例在10%上下,因此可以预计中国的政府R&D执行机构比例还会缓缓降低。

3.中国和OECD的R&D经费投入活动类型比较

R&D经费投入的活动类型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大类。如下图所示: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OECD Science,2013

图中可以看出OECD主要国家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比例都比中国高,尤其欧洲主要国家对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美日韩的活动类型比例比较接近,其中试验发展占了6成。其他参照国的基础研究比例为中国的2到6倍之多,应用研究比例也是绝大多数国家都远高于中国。中国的试验发展比例为最高,达到了83.9%。我们再看看下图: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OECD Science,2013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R&D投入活动类型中试验发展的比例一直都比较高。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研究的比例从来没有超过6%(最高值出现在2004年,为6%),2004年以后还出现了小幅降低,2012年为4.8%。应用研究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一直保持在25%左右的水准,进入2000年降为20%以下,2007年骤降为13.3%,到了2012年降到了只有11.3%。预计不久将会跌到10%以下。以上说明了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活动投入的增加速度比试验发展活动投入的增加速度慢,也表明了中国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不足。

4.中国和OECD的R&D人员比较

前面的R&D投入研究主要注重于经费投入的研究,实际上R&D的投入包括了经费和科技人力投入两大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研究科技人力时,我们也从总量和比例来进行分析。

资料整理来源于:M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OE CD Science,2013

从图表2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研发人数截至2012年为324.7万人,是2000年的约3.5倍,继续稳居全球第一位。表明R&D人员增幅很快,是随着R&D经费投入增加和经济发展同步前进的。韩国2012年是2000年的约2.9倍,增幅紧随其后。其他国家的增幅都在一倍以内。日本2012年反倒比2000年的R&D研发人数有所降低。从总量上来看中国最大,是日本的约4倍,比蒙古国的总人口都还要多。同时通过表3可以看出,2000年只有1.2人/千人,12年间发展到了4.1人/千人,但是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很大。而韩国不仅研发总人数增加很快,研发人数占总劳动人口的千分比也增长得很高,一举达到了先进国家行列(排在韩国前面的有芬兰20人/千人,台湾20人/千人,以色列19.5人/千人,丹麦19人/千人,瑞典16人/千人等,本图表未显示),其他发达国家则变化不大。

虽然我们的R&D人员总数很大,R&D人员的质量和先进国家的差距也很大。这表现在中国的R&D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低,其中拥有全球最高新技术的人才几乎都服务于发达国家,而高级人才的缺失,直接也导致了中国缺乏能够引领全球的研发核心力量,始终受制于其他R&D发达国家。另外中国的R&D活动风气相对比较浮躁,急于转化成经济效益。中国想要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就必须改善R&D科技人员引进政策和加强R&D人员的素质培养。

二 中国和OECD主要成员国的R&D投入比较结论

通过中国和OECD主要国家的R&D投入的比较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1)中国的研发经费投入在进入2000年以后总体发展迅速,到2012年整体投入已经达到了美国的52%,预计在2017年将成为全球R&D经费投入最大的国家;(2)GERD占GDP的百分比提高得比较快,预计于2016年将达到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2.5%,但是离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3)从来源结构方面看,中国的GERD来源结构中企业来源占总量的比例较高,政府来源比例偏低,国外来源比例很低;(4)从执行部门和机构方面看,企业投入比例较高,高等院校部门占比较低,政府部门所占比例将继续缓慢降低,需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研发机构和政府研发部门的扶持;(5)中国和OECD国家的R&D投入活动结构性差异大,中国的试验发展投资水平较高,但是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比例太低而且还在缓慢下降,这种重此轻彼的活动结构将不利于R&D活动的可持续发展;(6)中国的R&D人员总数增长很快,总体规模很庞大,R&D人员占劳动人口的比重总体处于非常落后的水平,但是增长比较快,预计会保持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中国需要在R&D人员建设的数量和质量上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注 释

①OE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②R&D: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研究和发展,简称研发

③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统计研究所

④PPP:Purcha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评价,简称PPP

⑤GERD:Gross domestic expenditure on R&D,即国内研发支出总额

⑥4M:Manpower(人力);Machine(机器);Material(材料);Method(方法、技术)

参考文献

[1]葛和平、曹家和、顾金龙.跨国公司对华R&D投资及中国R&D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9)

[2]郭威.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经贸导刊,2013(30)

[3]郭红斌.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与我国的技术创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4]廖伟.中国与OECD国家R&D投入比较研究[J].特区经济,2010(8)

[5]毛丰付.中国参与国际标准竞争:问题、原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2)

[6]赵建斌、袁卫.我国R&D经费执行部门分配的国际比较[J].统计与决策,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