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与分析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等距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为36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控制性手术;肝胆外科损伤;肝脏;效果

肝脏是人体腹腔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有其重要的生理调节功能,且人体肝脏部分血供情况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胆管与血管共同输送体内胆汁[1]。肝胆外科损伤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急症损伤性疾病,多表现为体温降低、凝血功能障碍、酸中毒等症状,给机体带来不可逆性损伤。一般肝胆损伤主要由暴力刺激所引起,可引起人体生理功能紊乱,严重情况下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有大量文献提示,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2]。基于此,为进一步证实控制性手术治疗肝胆外科损伤的临床效果,我院将近年来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肝胆外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纳入研究对象急诊手术时间均超过90min,且酸碱值小于7.5,体温低于35℃。其中男性47例,女性25例;年龄在22~61岁,平均年龄为(27.6±4.3)岁;患者合并关键血管以及多个脏器出现损伤,与损伤控制型手术的治疗标准相符。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I期手术治疗,手术完毕后迅速关闭患者腹腔,进行引流处理,随后给予常规恢复治疗。

观察组:患者则行控制性手术治疗。①术前准备。患者行控制性手术治疗前,应采取剖腹手术,对断裂的血管做修补和结扎处理,填塞腹腔,并且借助外力压迫的作用,对患者血液流出进行有效控制。与此同时,综合分析患者的情况,包括病情、体质、止血情况等,然后再决定是否行控制性手术。当患者符合控制性手术治疗时,再确定相应的手术方案。②术中操作。根据患者的损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操作。?K对肝脏破裂的而患者,则迅速控制其入肝血管,清除腹腔内受损肝组织,选用结扎、阻断等方式纠正患者的出血现象。对伴有肝外胆管损伤患者则在修补术实施完毕后,进行T管引流处理。?L针对脾脏破裂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患者,则迅速实施脾脏切除手术治疗,并进行止血处理。?M针对空腔脏器官或胃肠器官破裂的患者,则对其破裂部分进行结扎处理,防止外渗,避免腹腔污染。?N对骨盆骨折所致的腹腔出血患者,则立即控制其腹腔内部主动脉,降低出血量。③术后处理。在完成手术处理后,暂时关闭患者腹腔。在手术治疗中,还要在复苏阶段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迅速补充患者的血容量,纠正其代谢性酸中毒表现,同时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待其生命体征稳定后,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记录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其病死率与死亡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s)表示,对比进行t检验,以P

2结果

入选本次研究的72例患者在接受不同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改善。少部分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和胆漏。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肝胆损伤属于临床肝胆外科常见急症之一,病情先对来说比较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威胁比较大,同时可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导致代谢功能受损。临床上多表现为凝血功能障碍,体温低,酸中毒等,且三种症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甚至可能产生恶性循环,若不及时控制三联征的进展,则可能导致疾病恶化,甚至出现不可逆的机体损伤[3]。

临床上有报道提示,控制性手术在治疗肝胆损伤方面效果比较显著。其实施主要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①为早期简化手术阶段,旨在控制患者的出血量,稳定其生命体征,纠正其临床症状。②则为复苏阶段,主要通过配合使用常规治疗方式来稳定患者的症状表现,促使其生理机能得到恢复。③在确定患者达到耐受标准后,再根据其具体恢复情况,制定二次手术。控制性手术中的简化手术可根据患者的伤势情况对其血管实施控制,并清除其受损游离肝组织,并对其肝门血管实施修补,以控制患者的出血表现。而复苏阶段则可纠正患者紊乱的水电解质,补充其血容量,使其体温恢复正常。再次确定性手术则可修复其损伤脏器官,使患者酸碱值恢复正常,同时削减对其机体的创伤,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4,5]。

在本组研究中,采用控制性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在肝胆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控制性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艾比拜・依明,艾克白尔江・艾尼瓦尔.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3(11):103-104.

[2]彭春平.控制性手术治疗80例肝胆外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16):55-55.

[3]张,樊小伟.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9-50.

[4]陆山.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原因分析及治疗手段[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10):87-88.

[5]程翔,李科,吴雨哲,等.肝切除术后胆漏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3,28(11):85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