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壮士断腕的勇气下,我们暂时还无法检验政府改革的成效威力如何。但是,在变革的时代,有为的政府,必定会收获硕果。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维迎在做客《改革问道》时指出,过去30年,中国一直在采摘全世界几代企业家果树的果实,“我们以为永远有果子吃,甚至认为有些果树是我们自己栽的,其实好多果树不是。”

张维迎认为,“中国的创新型企业家还是比较少。目前中国的创新能力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我们用的这些新的产品,最基本的技术,大部分是来自美国。”

不可否认,20世纪以来,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信用卡、通讯、物流、互联网、云工程等所有这些产业都是美国催生的。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世纪到21世纪,全世界在行业、技术、产品、原料、技术模式、经济制度6个方面的前50项创新,美国占了60%以上,而连续比较近20年世界上最具有创新的前50名公司。美国一直占60%-70%。

正如格林斯潘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是借来的》所述中国企业“最具创新意识和能力公司是零”,他认为:“问题是,如果一个社会对你能想些什么、讨论什么都有限制的话,要在传统框架之外思考问题以达到创新,是非常难做到的。”对此,有人认为是制度使然,也有人认为是什么权力使然。

张维迎则认为,要是中国真的从一个依靠过去的资源配置改进的增长,转向创新推动的增长,我们的企业家必须从套利型的企业家转向创新型的企业家,真的出现创新型的企业家,就需要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进行非常重要的,甚至根本性的一些变革。

真的是制度问题吗?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在去年的达沃斯论坛上,我同一位民营科技企业家交谈中得知,现在的高新技术企业往往不去考虑如何研发新产品,而是将目光聚集在“火炬计划”这一类的称号上,目的在于换取政策优惠,从而减免各种税收。在权力寻租的灰色地带,腐化的思维意识已经阻碍了中国企业创新的步伐。同时,我们也该反省一下这离我们想要的创新会不会越走越远?

回望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不难发现,中国人从来不缺乏创新力。比如,有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的小岗村农民,有号称“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瓜子”创立者年广九,他作为改革开放后最早出现的私营经济代表,曾一度引发争议。应该承认的是,正是他们当年的创新,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依然有华为等创新企业遍布全球。这些在行业内异军突起并已成为或正在成为业界翘楚的企业,哪一个不是因为创新?不论是基于领导力创新、文化创新、战略创新,还是基于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每一种创新的背后或许都是一条充满风险和挑战的成长之路,但这些创新,无疑又成为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宝。

很可笑的是,国外的专家也开始吹捧中国了。美国有专家对于“中国不是创新国家”的说法强烈反对,理由如下:中国已经成功地让几亿人口脱贫,这一过程比此前任何国家都快,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创新。如果比较一下各国GDP翻一番所花的时间,第一个国家是英国,它花了150年,第二个是美国,它花了50年,而中国却在人口多得多的情况下花了更少的时间。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没有照搬其它国家的模式,而是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

那么,中国人真的缺乏创新能力吗?不是。美国专家梅拉美德说,“中国聪明人很多、受高等教育的人很多,我绝不质疑中国的创新能力。”

何以创新?唯有改革。

在更多人看来,当前的改革似乎已经找到了方向。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如总理所说,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先手棋”。路漫漫其修远兮,改革如何进行又是难题。

在我看来,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改革框架。可以说,改革已经有了路线图和时间表,需要的就是壮士断腕的勇气。既然总理说了要从简政放权开始,就应该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多的领域减少政府行政干预色彩。譬如,国有企业的改革,要破除现有垄断格局,打破权利寻租现状。扎实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竞争性领域充分发挥市场之手功能。

当前改革不能操之过急,应以渐进式改革思路为主。在触动利益格局时,需要动刀动枪的真改革。当然,在壮士断腕的勇气下,我们暂时还无法检验政府改革的成效威力如何。但是,在变革的时代,有为的政府,必定会收获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