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时代在变,社会需求亦在变。传统的以工具性、人文性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对于技术性、专业性人才普遍需求的现状。高职基础科目语文生存愈亦艰难,于夹缝中求生存。知其源,方能解其根,针对已有的现实性问题,文章将从探究高职语文教育陷困境之原因、脱困境之对策入手,寻求高职语文教育立存的根本,突出高职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语文 困境 原因 对策

在北师大的演讲中提到: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高职语文教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语文课程有利于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有利于传承中华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这些作用往往是隐性的,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一个缓慢的量变过程,基于此,高职语文教育的作用往往被学校、被老师、被学生忽略,逐步被边缘化,举步维艰。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面对这样的现状,在感受到职业危机的同时,又陷入了无尽的思考,得出:唯有找出原因,想出对策,让学校、老师、学生意识且认可高职语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方可找到出路。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我们先且不论它是否有所偏颇,但无疑从侧面反应了南通对于教育的重视。目前,除去民办类学校,南通市区高职类学校共8所,而语文这门学科的处境不尽如人意,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高职语文课程界定不明

高职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而职业素质的人文性、知识性、技术性在教育 与被教育的关系中,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载体,是实现客观与主观联系的媒介。因此,作为一门基础型科目语文,在职业素质中的基础性作用与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很多高等院校,并没有认识、意识到这一点,忽视语文学科的开设,专注于专业课程,对语文学科缺乏规范性、统一性、明确性的界定。

首先,从教材来看,五年制高职教学介于高中语文与大学语文之间,同时又带有职业性质,因此不可全盘复制高中文本,亦不可将课堂变为欣赏课、文学课。而就目前所使用的教材来看,不少篇目与高中教材课文相似,且不乏一些枯燥、深奥,没有实际教育价值的文本,且高职语文教材为通用型教材,重视的是语文学科的共性,而忽略了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的差异性,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服务。其次,从课程性质来看,高职语文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在职业环境大趋势的影响下,变得无足轻重、不痛不痒。在一些学校语文学科被视为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或是被文学欣赏、戏剧欣赏这类的课程所替代,处于被逐步弱化的境地。

(二)学生、老师的不重视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一些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等学校逐渐向三年制高等院校转型,随着学校规格、档次的提高,老师的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诉求愈来愈严格。然而生源的贫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上录取门槛的些许降低,使得在一定在程度上,高职类学校的学生语文文化基础较薄弱,跟进能力较低,特别是文言文,学生因看不懂,理解不了,自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外,语文学科实用性的不突出、不鲜明,使得学生看不出语文学科与未来工作之间的联系,无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自然不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起着讲授、传授的作用,更能引导、激励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质的转变,这些都要求教师有着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与良好的职业操守。而有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并非由科班出身的老师来担任,相反由行政人员,或仍在受教育的学生担任。另外,学校对于语文学科的不重视,导致语文教师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自我认可度不高,骨干精英人才流失,普通语文教师缺乏前进、提高自我的动力。这些都导致一部分语文老师本身就不重视这门学科,教案过多借鉴网络资源,缺乏自我创新,课堂没有激情,完成任务式的教学。

二、改善高职语文现状之对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职语文处境艰难,被边缘化、弱化的现象亦不是新起之象,正因此,改善高职语文之现状刻不容缓,且需持之以恒,随着情况的转变,灵活应对。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理应担此重任,切不可怨天尤人、漠不关己,或者躲在背后、暗处,等待他人的奋起一击,坐享其成。

(一)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口说无凭,眼见为实。为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的实用性,可利用语文教材实践板块中的访谈一栏,布置给学生任务,要求他们采访一些用人单位领导,访谈内容要求涉及用人单位对于招聘人才的要求。而事实情况是,用人单位对于应届生的基本文化素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具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思维能力与文章写作能力,而这些都是语文学科所带给他们的。用人单位可从字迹来判断人的性格,看他(她) 适宜什么岗位; 从自我介绍中测试高职生的表达能力、教育背景和吃苦精神(做事情的耐心) ,判断高职生是否能适应企业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实用性。

另外,鉴于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流与实践版块,老师可适度增加这一部分的课时量,在授予学生相应知识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让学生得以充分锻炼、展现自己,突出语文学科的实用性。例如在口语交流讨论这一环节,为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将课堂分为两大环节:第一环节自由讨论发言环节,第二环节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在第一环节给出一些当前具有争议性的热点话题,例如: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庆安火车站枪击事件,11个月大女童被扎12根钢针事件,要求学生谈谈对于这些事件的看法,并说出相应的原因。第二环节,将学生8-10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不指定小组组长成员,给出世界500强公司经典无领导小组讨论案例,要求学生积极讨论,给出方案,并说明原因。由于内容比较贴近生活,形式新颖且与就业面试密切相关,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也很感兴趣,讨论热烈,参与度高,给出的方案、观点较有见地,且原因叙述有条不紊,大大突出了高职语文的实用性。

除去口语交流与实践版块,文本的学习也是不可忽视的,而面对干枯枯的文字,如何才能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关键。本文章认为,可以适当延伸文本,联系课本以外的一些内容,比如作者的有趣事迹,相关的新闻热点话题,亦可以短视频,动感十足的画面,帮助学生缓解短暂的疲劳,获得听觉以外的视觉享受。借此来提高高职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二)加强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与外因构成一对矛盾,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统一体。这些矛盾及其相互作用决定着该事物的总体特性,其中每一个矛盾规定这个事物的一定特性,并成为决定其相关特性存在和变化的根据。正因为如此,外因在一定条件下也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事物的转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学校、教育部门、政府作为强有力的外部力量,他们的支持与鼓励,无疑给高职语文带来一份生机与活力,对于扭转现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学校等外部力量要纠正其对于高职语文的认识误区,真正意识到语文学科在培养高素质专业型技术人才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适度加大语文学科的课时量,将其作为一门必修课来看待。其次,要重视高职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给予语文教学及研究政策性的支持,引进学科骨干教师,形成专门的备课小组、资源共享,交流提升,多为语文教师提供进修培训的机会,多组织大型教师技能大赛,让语文教师能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获得自我认可,从而做出更多的贡献。再之,要支持与推进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改变传统的读写听说标准模式,与全球化、信息化大趋势相融合,引进先进设备与先进理念,例如注入类似翻转课堂、微课这样的新鲜血液,从而使教师跟上时代步伐,学生耳目一新,突显出高职语文之地位。

三、结束语

总之,高职语文虽为基础性学科,但基础的牢固与否,却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稳固与否。高职学生非常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但如果不以母语、汉字作为基础,他们又怎么去学好专业学科知识呢?不通过高职语文课堂去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又如何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获得同事情,获得展现自己的机会呢?诚然,高职语文的处境是艰难的,危险的,原因来自学生、老师、社会多个方面,也正因此,改变高职语文现状显得极为紧迫,需要学生的自我觉悟、老师的自我提高、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的改革,学校等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多方力量凝聚在一起,方为凝成一股绳,高职语文的本应地位方能回归。

(作者单位:江苏商贸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