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缺陷与完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缺陷与完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可以概括为“一调一裁两审”,即在我国解决劳动争议,主要是通过调解、仲裁、诉讼实现的。其中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是世界各国及地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但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一个制度。

【关键词】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仲裁程序缺陷完善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2-094-01

一、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中明确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但协商、调解都不是必经程序,只有仲裁才是必经程序。

二、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程序的缺陷

(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行政化倾向明显

实际生活中人民政府仍可以决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都设在劳动行政部门下而,它的人员配置、人员的工资的分配、办公场地、设备和经费都与劳动行政部门密切关联。这样既是行政权与司法权的混同,又无法为劳动者维权提供保障,可以说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于别人的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窘况。

(二)办案人员严重不足、素质不高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办案人员的不齐备、专业化不足和业务素质不强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仲裁员往往还身兼数职,不能集中精力办案,且因其它各种原因,仲裁工作人员不安心仲裁工作,造成人员流动比例大。

(三)三方原则虚化

二方原则是国际劳工组织确立的在处理劳动关系上应遵循的一项原则,即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而代表组成。但在实际生活实践过程中,工会或企业方而的代表,形同虚设,这两者既不实际参与调解业务,也不介入案件处理,实际生活中,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有劳动行政部门。

(四)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存在弊端

1.仲裁前置,剥夺了当事人的选择自由。一般的仲裁遵循自愿原则,实行一裁终局制,同通过诉讼程序处理纠纷是相互独立的,而处理劳动争议的程序设置却是并用两种程序,且体现不出当事人选择仲裁的白愿原则,而将仲裁规定为诉讼的必要条件。

2.劳动争议仲裁前置有拖沓之嫌,悖于程序公正、正义和效率原则。按照现行劳动争议处理“一调一裁二审”的制度,几乎用尽了所有的解决手段,审理期限长,重复劳动多,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

三、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制度的完善

(一)加强劳动仲裁机构建设

必须要建立统一的仲裁机构,不仅要有县市级劳动仲裁委员会,还要有省级以及全国劳动仲裁委员会。对于机构的设置,应该设置相对独立的仲裁委员会。更重要的是实现它的机构、人员、经费以及整个地运行,以此来更好地负责劳动争议仲裁的日常工作,国家和地方的各级仲裁委员会,应该根据国家劳动工法确认其职权和职责。

(二)发展仲裁员、仲裁庭制度

1.扩大仲裁员队伍,落实仲裁员选拔资格。必须要提高劳动仲裁员的选拔标准,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必要时候可以在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充分的调动仲裁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相关的仲裁工作职能。

2.正确确定仲裁庭组成方式,制定详细的仲裁规则。对于仲裁规则,则由劳动部门制定。

(三)充实仲裁机构的三方体制

1.加强工会在劳动争议仲裁机制中的作用。加强对工会的正而扶持,逐渐增强工会的独立性,对工会的构成人员和运行资金做出良好地安排,使得其能够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顶起这二足鼎立中的一而。

2.政府必须要转变角色。政府应努力调整态度,明晰其在二方中的地位,即在“二方原则”中政府只能作为一个协调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而非独揽者或是居高临下的行政管理者。

3.发展和完善单位团体组织。通过整合企业联合会与其他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关系,采用白上而下、从下而上等多种方式发展网络式的雇主组织。作为企业一方代表,它可以成为二方协调机制的一方。

(四)加强劳动仲裁的监督,创建监察制度

创立监察制度,可以参照有关监督制度,实行白上而下或者是独立监察部门的监管,实现垂直监管;独立监察部门的监管可以在劳动部门内部设立和实现,这样都能保证在不增加行政运行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对劳动仲裁的监察,既保证了劳动仲裁法律制度的有效实施,也节约了政府成本。通过完善劳动仲裁内部和外部的监督,进一步促进劳动争议仲裁的公正、公平和效率。

(五)设立劳动法庭

劳动争议案件事关劳动者生存权益和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秩序,各方当事人对效率的需求相对于大多数民商事案件而言更为突出,并且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对公正同样具有强烈的需求。因此,我建议在普通人民法院内设立劳动法庭,作为专门行使劳动争议审判权的特别审判机构,这样可以在保障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司法资源,并且兼顾劳动争议的特性,实现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的专业化。

参考文献:

[1]信春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黄进,宋连斌,徐前权.仲裁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