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院痰培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院痰培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2013年痰培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指导并建议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2013年送检我院细菌室痰培养标本分离出来的103株鲍氏不动杆菌,用BD PHOENIX NMIC/ID-4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并分析结果。结果 103株痰培养中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47.6%来自于ICU。73.8%的患者年龄大于60岁。该菌除了对多粘菌素(CL)的耐药率为1.0%外,对其余的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已经超多了70%甚至100%。结论 痰培养中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以ICU居多,基本都是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且耐药非常严重。多粘菌素(CL)应为首选药物,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应慎用。应加强监测并合理使用抗茵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抗菌药物;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病原菌

鲍氏不动杆菌即革兰阴性非发酵菌,是医院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如医务人员的手、皮肤、医疗器械等,可引起肺炎、菌血症、尿路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等。随着广谱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过度应用,导致该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出现了耐药性。尤其近年出现的多重耐药、泛耐药菌株已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非常棘手的难题。为了解2013年我院痰标本中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情况,有效控制该菌在医院内的定植和播散,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临床医生提供第一手资料,特将本院2013年分离的10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状况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13年1月~12月间送检我院细菌室痰培养标本分离出来的103株鲍氏不动杆菌。所有菌株通过菌落形态,革兰染色镜检,氧化酶,等定向试验后, 采用BD PHOENIX NMIC/ID-4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1.2菌株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菌分离培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三版[1]执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ATCC27853。

1.3仪器和试剂 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美国BD公司PHOENIX 100全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

2结果

2.1病原菌的分布 2013年1月~12月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ICU占47.6%;其次是呼吸内科、神经外科、内科,分别占16.5%、12.6%、12.6%。绝大部分标本分离大于60岁的老年人,占73.8%;30~59岁占20.4%;其余年龄只占5.8%,见表1。

2.2病原菌的耐药率 2013年1月~12月分离出的鲍氏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CL)的耐药率为1.0%;对头孢噻吩(KF)、庆大霉素(GM)、环丙沙星(C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他啶(CAZ)、美洛配能(MEM)、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四环素(TET)、左旋氧氟沙星(LVX)、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阿米卡星(AN)、复方磺胺(SXT)的耐药率都已超过了70%;对氨苄西林(A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氨曲南(ATM)、头孢唑林(CZ)、哌拉西林(PIP)的耐药率已经为100%,见表2。

3讨论

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主要包括产生抗菌药物灭活酶、药物作用靶位改变、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等。其中,药物到达作用靶位量的减少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耐药机制可以单独或者多重联合协同作用,使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2]。长期单一使用固定的抗菌药物可导致鲍氏不动杆菌产生耐药速度增加[3]。临床上大量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经验用药也可导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增加,加速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本次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本院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ICU,年龄也集中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对比其他医院的报道,我院现阶段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状况非常严峻。头孢噻吩(KF)、庆大霉素(GM)、环丙沙星(C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头孢他啶(CAZ)、美洛配能(MEM)、氨苄西林/舒巴坦(SAM)、四环素(TET)、左旋氧氟沙星(LVX)、亚胺培南(IPM)、头孢吡肟(FEP)、阿米卡星(AN)、复方磺胺(SXT)、氨苄西林(AM)、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C)、氨曲南(ATM)、头孢唑林(CZ)、哌拉西林(PIP)的耐药率都超过了70%。这些抗生素已经基本不能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亚胺培南虽然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抗革兰氏阴性杆菌最有效的药物,但是本次统计资料显示,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4.8%,耐药严重。原因可能是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有关[4]。多粘菌素(CL)耐药率为1.0% ,此与文献报道相符。虽然其耐药率不高,基本对所有菌株都是敏感的,但是该药肾毒性较大,又使其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

综上分析,本院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非常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为预防鲍曼不动杆菌的院内流行及控制其耐药率上升,应该马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首先应该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使用规章制度,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符合本院实际情况的使用制度。严格按照使用制度对抗菌药物进行管理。严格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临床适应证,根据感染部位和性质选用抗菌药物,杜绝滥用抗菌药物。

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流。高度重视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监测和耐药机制分析。高危病房患者和高危人群怀疑感染时应立即采集标本送检,及时发现病原菌。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及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应加强医护人员卫生管理,增强医护人员无菌意识,规范各项诊疗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病房和各类医用设备消毒处理,控制病房内部温湿度,保持空气流通,加强环境监测,控制人员出入量,专人观察并记录感染情况。并及时取标本送检,及早获得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以减少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及其耐药菌株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S].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754.

[2]苏兆亮,糜祖煌,孙光明,等.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转座子及插入序列遗传标记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0):3085-3087.

[3]魏绪廷,孙慧清,邵士川.2006-2008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2):268-269.

[4]毕春宇.94株鲍氏不动杆菌所致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7,7(6):967-968.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