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素描形态的线造型表现及训练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素描形态的线造型表现及训练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素描手段的线条和其他绘画样式一样,有其独立性和优越性,线条符号既能自我指示,又能反映客观现实。线条是显示空间最简约的形式,线可以依据思维的理解在空间中恣意地延伸并表达自我情感。线条贯穿中西方绘画不约而同的审美关联。本文旨在通过阐述线性表现,线的轮廓指向及内部结构关系、线的观察,训练等一系列关系探究线作为素描表现手段的独特魄力。

关键词:素描线条;轮廓;结构;空间;线性;训练

中图分类号:J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0-0180-01

在人类文明史上,那些极为简洁的象征人类文明萌芽状态的岩画及各类壁画,无不以独特的线条形态存在,它是人类早期美术的初始状态。作为基本的绘画活动之素描,虽然主要以单色线条和块面塑造物体形象,但作为素描手段的线条和其他绘画样式一样,都能显示出其独立性和优越性,线条符号既能自我指示,又能反映客观现实。线描作为一种绘画造型手段是最单纯的绘画因素,一根线是显示空间最简约的形式,完全可以依据思维的理解在空间中恣意地延伸。线的粗细、用笔的力度、连带的关系皆能指向并显示空间关系。线可以随着个人感觉流露于纸面上,它可以是松弛舒缓的,可以是充满力量,也可以是冷静充满秩序的,可以是粗犷或精致细腻――在中国绘画与书法艺术中,线条显示出极丰富的情感能量。线条贯穿中西方绘画不约而同的审美关联。而中国绘画与书法学中线更是一种精神气息所在,线的控制与各种运笔技巧,通过肩、肘、腕、指将整个身心贯注笔端,达到线与手的高度协调,笔随心动、心手相应。“十八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 “永字八法”是对线的高度总结与演绎。在西方我们同样看到绘画巨匠达・芬奇对于线条的高度理解和自信,拉斐尔线性的典雅与流畅等等,这一些无不突显线条作为绘画手段的独特优势和魄力。

一、物体轮廓与内结构线指向对空间造型的影响

作为具有独立造型意义的线条组成的作品,线条不是一个孤立线,而是一个形象或一组形象的合成体。线与线之间相互交织成一个完整的图式,占有画面的二维或三维的画面空间关系。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举了一个简单例子:“曲线围绕生成的平面圆形”描述线与轮廓关系。这时线在画面中起到作为圆形的轮廓线的作用,同时成为一个圆圈和圆球的边缘线。当你改变圆圈中的位置的方向,其形状及其在纸面上的形状也会因之改变,而变成另一个视觉形象。在绘画艺术语言中,轮廓线的特殊性和丰富性往往是一个艺术家独特经营的艺术语汇;不同风格特征的美术艺术家通过添加不同连续性增加线的不同表现效果。作为初始进入造型艺术门槛的学生来说,轮廓边缘线的准确有力的表现及捕捉对其造型生动准确的把握有不可否认的特殊作用和重要性。

绘画从最原始的阶段、即完全是轮廓勾描的阶段,在儿童的最初绘画阶段可以得到最肯定的证明,从线条中我们可以表现物体本质及基本结构。“展现实际物体表面的外部边界叫做轮廓,轮廓不是实际存在的”(达・芬奇)。在自然界中,轮廓是一种抽象,但在艺术中却不然,实际物体想象出的轮廓在自然界中不具备现实存在,但作为画家对于轮廓的实质处理是其本身作为绘画线条的存在,是绘画的动作,是绘画手在纸等材料上的移动轨迹。绘画者通过素描中线认识对象,轮廓的表现不是直接看到,而是通过大脑想象、联系周围形体及其自身在大脑中形成各种有变化、有节奏的线形,由于对比等关系产生强弱、粗细、连断、色泽的深浅等一系列变化,在画面上产生“图像”。由于线的强弱、粗细、连与断、线与线交叉错位产生视觉上的变化而影响或产生形体空间深度。线条变化是绘画中一种强大的表现工具,线条的粗细特点与空间关系及描绘轮廓相互影响,通过线条本身的粗细和份量是可以表现出空间的前后位置关系。但线条的明暗(往往体现于线条的粗、细)差别并不一定能体现出其空间深度,一切线条在画面中产生交织对比,只有在不同客观条件下对此产生才能体现空间的前后视觉变化。

对于物象轮廓的任何形状,线的表现能做到游刃有余,但是指向内部关系的结构线处理却是一个难题,它不具备可视性。作为外轮廓的线形较易虚拟表现,而内部结构的的关系线需更大的虚拟性和提炼能力。

二、物象线条的观察与表现

观察体验、需要联系与比较的能力。即意味着在同一视域中有发现和辨别视觉对象全部的秩序和特征。任何美术技能的提高都有待于对于技能的规律性认识和理解,以及不断的反复训练过程。线造型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在绘制图像中它牵涉到所表现的对象观察与表现,眼和心智同时与手和身体的活动。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正是说明这种心眼手高度一致的配合训练。绘者眼前的对象通过观察转换成平面上的图像,绘画成了最重要的对象,线条的存在成为对象的关键。在素描绘画活动中,从观察物体到图像轮廓的转换过程,作者会有分析活动,这是一种身体的自然反应。学生感受形体对形体的轮廓及内结构作出线形状的反应体现出来,这是对形的一种感受或理解。在素描表现中线与明暗,都有其不同的优越性,感受的过程其实是对两种不同表现手法的理解重组,线的造型手法并不是绕开了光影明暗的观察,也并不是空洞的结构撷取,线在素描中的表现并不比明暗造型的难度小。线条反映到画面体现为 “质量、速度、轻重、节奏、虚实诸变化因素,也是绘画者线的运动轨迹。线条表现的发展是从开始的被动走向主动,从简单走向复杂,从单调走向丰富。线条的起伏提按转折要以物象起伏转折为判断依据,只有对对象观察细致并了然于胸,线条的运动才会有的放夭,有鲜活生活气息的线条必须是能准确表达自已对于物象的客观实际观察与理解。

三、借鉴经典作品,选择线质写生

(一)体验线条的不同视觉效果

在中国,有许多线质的理解研究与实践总结,最为典型者有人物“古今描法一”作为古今线描已概括无遗,在中国绘画学中,点线是笔与纸接触的痕迹,点与线构成线条表现时的不同视觉效果,即线的质感力感,其中有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等不同动作变化。在作为素描造型训练课中的线造型训练借鉴上述中国画之线表现对学生体会线条变化转换关系会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在训练中以用软性毛笔作为课程体验的重要工具材料,强调对用线动作的要领,仔细体会不同动作如速度快与慢、粗与细、转与折、曲与直等不同用线所产生的不同视觉效果。

(二)临摹与写生相结合

范画的解读和临摹具有直观性,在素描教学中线性的表达除了来源于物象的观察外,初始阶段对线的了解最为直接的莫过于从古代传统大师作品中细心分析与摹仿。摹画作品直接影响学生取法途径,临摹在某些方面可以理解成对作品的细致观察与体验大师优秀作品的产生过程,教师在课前根据情况给学生作分析和选择,引导学生学习临摹有目的、有步骤的进行,学生从临摹中体会原作线条的表现特性以丰富自己的表现语言。在肯定临摹借鉴同时,也特别强调不能用临摹的固有关系取生,取代自己的自身感受。在写生环节加强对物体形体轮廓、内部结构的分析,运用不同笔触的丰富性和线性的笔法大胆表现对对象的理解和感受,大胆取舍。

训练过程:

(1)体验不同工具表现线条的效果。毛笔、钢笔、铅笔、炭条、签字笔、美工笔(描绘树的各种造型)体验工具对线条质感的影响;作出分析评价。

(2)比较二到三位大师优秀素描(线描)作品并分析其不同风格,临摹仿照练习其表现方法。

(3)选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感受对象并融合自已临摹大师风格线性表现物体轮廓的边缘及内部结构的基本关系。

通过线的实践训练,及时评价学生对线的表现时的感受。主动表现与被动是作品生动与否的一个重要的分歧,线条表现往往是自我意识和个性化语言的表达,通过线条表达对物体轮廓及结构空间的理解和感受。这样当你开始绘画的时候线条的律动在你的手和纸之间自然而然的流动,同时不同手法的线性特质也因手的不同动作表现出来,让自已专注于线条与自已的情绪之间,随着技法的熟练与日臻完善,将会给自已带来越来越自由的表现空间,使自己的线表现更富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艺术与视知觉[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