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气候博弈中的中美国际形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1991年各国关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纷争,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的曲折生效历程,都注定了2009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仍旧是一场以全球气候为焦点的各国国家利益与国家形象的博弈。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从这场博弈一开始就处于全球的聚光灯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19年的纷争、沉淀之路让中美的国家形象逐渐趋于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整个20世纪,美国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环保方面的先驱――第一个设立环保局的国家、第一个关注世界范围内臭氧空洞问题的国家……然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谈判上,不但当时的美国愿意放弃这张“环保先驱名片”,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老布什也顶住国内外压力,拒不承认温室气体的存在。究其原因,既有经济的、政治的,又有科学的以及社会的。
90年代初的中国,正为了成为“世界工厂”而辛勤努力,正为了快速实现市场经济而“大干快上”,根本没有“环保”的概念和现实需求,甚至,连潜在需求也没有。在《公约》的谈判桌上,中国紧守底线“不会承担任何限制其经济发展的义务”表现的中规中矩。
这个阶段博弈的最终结果让美国从“环保先驱”的神坛上走下,欧洲成为环保的新代言人和领导者,至于中国,就像是一个错入会场的孩子,在角落里静静地看着无关痛痒的发展。
到了1997年,《京都议定书》通过,中美先后于1998年核准该条约,但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当时,环保项目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美国当然要分羹。而且此时的克林顿政府有意打造新美国形象,环保形象也包括在内。同时,还可以借助“世界工厂”策略的成功,将高排放量的工厂转移到美国本土外。重要的是,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美国施加压力,发展中国家又将美国看作拒绝签署《京都》的挡箭牌,美国自然不愿意当所有国家的替罪羊。
但从2001年开始,布什以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为理由而拒绝履行条约,引起了其他国家群情激愤的谴责。
就中国而言,为了打破世界范围内欧美对于中国的能源压制,保证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一开始虽然尽量展示出胶着态势“讨价还价”,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同样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压力,签署是势在必行。
这个阶段博弈的最终结果让美国完全失信于世界,在环保乃至气候外交上处于劣势地位,甚至称之为“流氓国家”也不为过,欧洲继续自己的环保领导者地位,并以此为起点,觊觎美国世界领导者的地位,中国正式走入世界环保舞台,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并且由于中国世界形象的提升,被给予在环保舞台上更高的期待。
2009年底,第15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哥本哈根举办。奥巴马政府虽然没有恢复实施《京都议定书》,但是承诺减排,然而是否实施仍旧未知。不过如果不实施,奥巴马政府承诺的变革、提出的刺激经济计划将大打折扣,其在国内的支持率会进一步下降。一直以来,奥巴马政府有意划清和小布什政府的界限,凡是小布什政府反对的,奥巴马政府都选择性的支持。奥巴马政府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要重塑美国的整体国际形象,而环保形象将是一个切入点。
中国在美国重新踏入环保形象国家的路上,充当了引路者和合作者的形象,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环保项目上投入的大部分资金,用于扩大内需,因为市场巨大;从政治方面来看,中国从2008年起开始施行中国国家形象工程,希望在各领域打造出中国的正面形象,环保自然在重中之重;从社会背景来看,中美在经济危机中相互扶持,使得两国在环保上都相互妥协。
美国现在并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去实施《京都议定书》条约,但是为了平衡国内外的质疑,一方面会直面事实,另一方面会把美国和中国相互绑定,期望中美的合作,尤其是用美国环保技术换取中国更多的环保投入和更大范围内的减排,让中美共同成为环保的领导者。而中国通过签署《京都议定书》的策略,使得中国一定能达到《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并希望以此来警示欧美,承担更多的责任。
可以预测到,虽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中国不可能一跃成为环保领域的领导者,但是,至少在整体国际形象上,将更接近于G2的标准。
作者系帕格索斯传播机构高级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