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对比分析了市场营销类课程的各种实践教学模式,重点论述了“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同时以广东理工学院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案例,深入研究了该模式的构建过程和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岗位就业;市场营销;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1.084
1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1.1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与工作应用脱节的问题
传统的营销类课程注重理论的分析和研究,营销案例陈旧,与现实环境脱节。学生面临需要重新解构所学的知识将之恰当运用到工作情境去的难题。
1.2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难以实现上课与上岗“零对接”的问题
营销类的工作岗位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有工作经验和应变能力,强调合作精神和团队管理。学生要具备这些上岗条件,没有亲身体验工作环境,是无法实现的,课堂虚拟的实训环境培养不出实战型的营销人才。
2营销类课程常见实践教学模式的分析
2.1业务流程模拟模式
通过网上虚拟软件或ERP沙盘进行业务流程模拟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这种训练都是在人为设定的条件下进行,无法预测现实的业务带来的各种考验,学生难以获得更多真实的工作经验。
2.2工作任务驱动模式
通过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为不同的项目或任务,安排学生按照要求去完成。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互动方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但是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由于没有工作压力,没有绩效考核,缺乏实现手段,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3岗位环境仿真模式
通过营造高度仿真的典型企业工作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容易找到工作的感觉,形成自我约束力,养成工作习惯,直观地学习工作技能。但是企业的运营是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贯穿于团队管理的过程,没有企业精神,硬件环境再完备,都是不可能培养出实战型营销人才。
以上这些营销类课程常见的实践教学模式,都是学生获得专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都有不足之处,学生难以将知识点的应用方式与工作价值直接联系,难以真正接触企业真实的营销业务,难以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面对的工作问题,使得实践教学的效果难以保证。
3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
3.1以真实工作任务为驱动,安排教学内容
改变虚拟任务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直接引进真实公司营销业务,提供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学生打造一个实践实训平台,使学生感知真实的业务情形,掌握实际的营销技能,学会处理不同工作情境下出现的问题。
3.2以真实岗位业务为主线,组织岗前培训
按学生就业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和知识需求,M织老师编写岗位培训手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职业能力欠缺的问题,边学边做,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定期轮岗,让每位学生都能熟悉所有的工作岗位的工作职责。
3.3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依据,制定考试标准
引进企业岗位绩效考核制度,取代传统试卷考试方式,学生实现将知识点的应用方式与工作价值直接联系,激发工作热情,同时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形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3.4学生就业与创业相结合,实现人生价值
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制定不少优惠政策,但是大部分大学生都缺乏能力,没有社会资源。如果在校期间,学生就实现了就业,得到了工作的锻炼,积累了人脉,就有条件进行创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
4.1“岗位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4.1.1营销岗位需求的分析
营销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营销业务的开展是企业实现利润的必要环节。因此营销类岗位需求量很大,岗位群职责明确。从业人群集中在营销员、推销员、营业员、策划员、销售主管、销售经理等岗位,其中营销员、推销员分别占到50%和60%。从管理层次角度,可以分为高层(总经理、销售总监)、中层(业务经理、业务主管)、基层(销售员、策划员)三个层次。一般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基层,经过3-5年的业务锻炼,营销管理综合能力提高后,才有机会进入中层,从而进入更高层次。基层岗位能力是目前大部分营销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学校实践教学的重点应以培养实际工作技能和专业能力为主。
岗位能力包括岗位所需的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基础能力是通用能力,包括语言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应用能力等:专业基础能力是岗位具备的基本工作技能,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包括市场调研能力、推销促销能力、商务谈判能力、营销策划能力
等,这是岗位能力的核心部分。专业核心能力划分的主要依据,也是岗位差异性的体现。通过对营销岗位需求的分析,认识不同能力模块之间的关系对岗位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很重要,也是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应用基础。
4.1.2营销岗位实现的途径
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真实的工作岗位?引进真实企业营销项目的校企合作方式是可行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考虑:
首先,建立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提高企业深度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可以利用学生市场资源,和相关企业进行业务合作,共建经济实体。这样,每一个合作企业都可以把初级层次的岗位,提供给营销类课程作为实践教学安排。
第二,由系部牵头,由营销专业教研室具体负责,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与相关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联络,掌握营销类的工作岗位的需求情况,可以由老师带队,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带队老师根据每个企业的营销业务的内容,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制定岗位实践教学手册,指导学生的工作,并负责绩效考核。
第三,鼓励学生创业,组建创业团队,从事与营销类有关的业务活动。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无偿提供给学生业务运营场所,安排专业老师全程协助和指导。
第四,把学生假期社会活动纳入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整合,鼓励学生参加企业中市场营销实践活动、社会经济调查和营销咨询等,通过兼职,从事与营销有关的工作岗位。
4.2“岗位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应用
“岗位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把课内课外、校内外有助于岗位能力培养的各实践环节综合,成为一个连续有序又互相作用的整体系统。我院营销专业在这方面积极探索,积累了不少的实战经验。以下案例介绍了我院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
(1)引进肇庆惠翎婚纱摄影有限公司的营销项目,开展“艺术照”业务。按照工作流程设置了以下初级岗位:市场调查员、促销员、营销员、客服专员。把学生组成销售团队,开展具体的工作。在业务开展过程,同学们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销售业绩,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收获很大,得到了锻炼。
(2)承包德庆果园,开展销售业务。这个项目是由我院的老师牵头,带领营销类专业的学生一起拓展我市特色水果营销渠道,单月销量近万斤,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同学们自行组队,进行市场推广和促销活动,业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获得了销售利润,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5结论
综合以上研究,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令学生接触了真实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工作实践掌握了企业的工作要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参考文献
[1]谢宗云.高职教育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构建[J].高教论坛,2004,(1).
[2]郑承志.大力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营销生力军[J].统计教育,2004,(5).
[3]杨伦超.改革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