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网络媒介下的低年段小学生线条表达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儿童美术活动中,线条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是小学低年段学生最喜欢也最常用的一种美术语言。根据儿童的认知特征和线条表达经验,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进行线条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那么在网络环境影响下,如何建构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线条表达水平?
一、聚焦美术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在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利用QQ群和博客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多元化家校共建的交流平台。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分三阶段实施。
1. 以课题方案为指导,帮助学生和家长熟悉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的筛选与获取;教师开展学科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如班级博客),探索网络教学模式。
2. 建立班级教学网络,开设班级QQ讨论群,并召开家长座谈会收集反馈信息。
3. 班级博客上展示相关学习内容,确定相应的评价量规。
二、结合网络资源,丰富学习内容
在开展线描画教学时,努力挖掘校本资源和地方资源,让学生有一个“对线条的描摹学习――对线条的感受表达――对线条的运用表达”完整的进阶学习。
1.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线条表达能力。教师创设与美术学习活动相关的网络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充满“诱惑”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美术活动,提高线条表达能力。如结合教材开展《纸碟》和《花瓶》的专题课学习,在授课前一周,教师通过网络告知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并在博客中加入教学演示课件,图片里渗透中国瓷器文化与剪纸艺术内容,学生可以提前动手设计花瓶外形。课后把学生作品在博客呈现出来,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在网络上欣赏和参与讨论作品,学生在得到教师肯定的同时也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表扬,学习的热情愈发高涨。
2. 尝试多种材料,增加学生线条表达乐趣。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语言,当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法在学生们面前呈现和使用时,他们对线条表达有了新的认识与审美。如在多种卡纸、刮蜡纸上进行线描画,让学生尝试用水粉和水墨等工具,初步感受不同工具所能表达的不同质感的线条。在上《独具特色的脸谱》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更为立体的纸浆材料制作面具,学生在借助网络了解中国脸谱文化的基础上,设计具个性的脸谱。从学生手稿中可以发现,他们对线条的运用不仅多变,而且更为大胆与创新,渐渐有了对画面的组织能力。从博客上呈现出的一张张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学生心中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表达的不同质感的线条了。
3. 挖掘生活资源,激发学生线条表达兴趣。教师不应把掌握专业的绘画技能与技法作为儿童学习的目的和内容,而要努力让学生自己多感官、多方位、多角度地去了解、感受周围的事物。如春游时,对百万葵园的向日葵进行写生,不少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感受到了线条的变化,如花瓣曲线的自然变化带来的柔美感,枝干的直线带来的硬朗感……回校后,师生将所拍照片上传到博客相册中。通过网络,有些基础好的学生甚至可以在写生的基础上对线条进行再创作,用多变的线条对向日葵进行变形或装饰性的描绘。那拟人化的画法,夸张变形的物象,神奇美妙的联想,都是学生们想象和智慧的结晶。
三、家校携手,促进评价多元
在网络媒介的协助下,老师、学生和家长三者之间的了解、沟通呈现一个新的状态,促进了评价多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乏味。如《各具特色的民居》授课模型中,课前预习时,教师提出问题并布置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地方民居的文字和影像素材;家长引导学生甄别影像图片素材的质量、画面形式及构成,选择视觉构成元素,并忠实表现地方民居的影像素材;学生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主题,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课上,教师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用线描的形式表达出来。课后,学生可以把作品及时上传到班级博客和QQ群,让老师、家长、同学一起欣赏、评价。
通过网络,学生和家长参与到线条画教学的资料收集与研究,营造了民主、平等的美术学习氛围,优化了美术教学内容。以网络为载体,家校携手深化网络平台的建设,面对艺术化、信息化、生活化、民主化的教育发展趋势,我们就基于网络媒介下的低年段小学生线条表达的研究将作更深入、持久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