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议学校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议学校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国当前的学校心理学概念没有准确的定义,学校心理学的发展面临着服务对象扩大化,服务重心凸显发展性,研究取向重视应用性等变化。本文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对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前景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学校心理学;职业化;学校心理学服务;学校心理学家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7-0222-02

0引言

学校心理教育,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将基础心理学提供的理论转化为技术,以求解决学校教育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我国大中小学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有多种提法,如心理卫生教育、心理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做法上有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治疗、心理诊断等多种。所有这些提法与做法,其内容、目标和方法都基本一致,都可以用心理教育一词来概括,其核心都在于“心理”,最终落脚于“教育”,其服务对象是在校学生。

1中国学校心理学的内涵

我国1987年版《辞海》对学校心理学所下的定义是: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中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方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各类成员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家长在内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以下就其内涵做进一步的说明:

1.1 应用性是学校心理学的本质特征。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和服务于学校的具体表现,是心理学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从学校心理学的名词构成来看,心理学决定了它的特殊性,而不是其它什么教育理论或管理理论;学校决定了心理学理论所应用的范围,但不是物理环境上的学校范围,而是与学校相联系的人际范围。

1.2 学校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有所不同。学校心理学比教育心理学服务面更广、实践性更强、应用价值更直接。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管理、课程设置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教师、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心理学问题,以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核心,并与之联系的所有心理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规律。

1.3 学校心理学服务对象主体是学生,同时要照顾到教师、家长和管理者。学校心理学的主要服务对象是5~18岁的儿童和青少年,在最基本的意义上,学校心理学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由各种假设整合而成的思维方式,这些假设常常用来指导、理解和矫正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和教育世界。

1.4 学校心理学理论丰厚,方法技术多种多样。学校心理学集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包括普通、社会、发展、临床、测量、咨询等理论,与心理诊断、咨询、测量技术等为学校成员提供心理服务,帮助成员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各成员的身心和谐发展。

1.5 学校心理学服务范围主要涉及:心理健康教育及评价、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行为矫正和培训等。

2学校心理学面临的几个变化

2.1 服务对象呈现扩大化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服务对象在逐步扩大,从学生扩展到教师、家长和学校管理者。

学生一直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首要对象,而且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服务对象年龄范围在不断扩大,最早的服务对象就是年龄范围在6~18岁的中小学生。随后其年龄扩展到3~22岁的学生,这就加入了处于幼儿期的幼儿园孩子和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

教师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必然对象。但是,在实践中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极少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学自身发展规律来讲,都在不断的加强对教师心理的关注与服务。学校心理学服务于教师,是完善学校心理学理论体系,发挥其服务功能的必然过程。

家长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辐射对象。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学生的父母,有可能由于缺乏教育知识与技能等,不能够对孩子施加好的影响,往往在教育孩子时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心理援助与服务,并间接的影响到学生,也是我们搞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合作的明智之举。

学校管理者也是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对象。学校心理学在学校管理、课程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协助学校职能部门优化育人环境等问题时,可以对学校教学、管理和科研等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2.2 服务重心凸显发展性我国现行的学校心理学还遵从着传统的服务模式,就是对个别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诊断、评价、咨询或治疗。当今的学校心理学服务要求将重点转移到全体学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观念应从传统的临床取向转向关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其服务的重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采取早期预防、积极干预,以发展社会性为主,综合治疗的策略。

2.3 研究取向重视应用性心理学和教育学是学校心理学的两大理论基石。学校心理学家不仅需要有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应用理论的实践经历。当今的美国心理学更加重视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研究取向。我国的学校心理学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离异家庭儿童、自杀的大学生等人群,他们急切需要大量的学校心理学家提供的服务,这便要求我们的学校心理学研究更加注重应用性和实践性。

3我国学校心理学的前景

进入21世纪,从国外的资料和国内近年来学校心理学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以下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六种角色:

第一是心理预防的引导者。学生在校期间,特别是在中小学衔接阶段,包括中考、高考阶段和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转折期,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注重采取心理卫生措施,加以监督控制。以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地发展,顺利完成学业。在心理卫生方面,要防止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注重培养学生气质、性格和能力等各方面的特点;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包括性教育;要正面教育、引导学生情感良性发展;要按照不同年级或年龄安排好生活节奏;要使学生劳逸结合、保持身体健康等。

第二学生心理卫生的保健者。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心理学家的首要任务。不论是测量性评价、学校心理咨询,还是进行行为矫正和开展各种辅导,学校心理学家的作用都是当好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无论是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里,还是在我国的中小学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都是存在着问题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我方面的问题,如自我评价问题、自我体验问题、自制力问题等;二是学习问题,如学习压力问题、厌学问题、学习障碍问题等;三是人际关系问题,如同伴关系的问题和对异性看法的问题、师生关系的问题、亲子关系的问题等。上述问题构成学生心理行为的并发症,人际关系、学习和自我三方面的问题往往联系在一起。它们的解决都离不开学校心理学家。

第三是测量评价的诊断者。诊断性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和标准,以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工具为主,对学生个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异常或障碍以及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描述、分析、归类、鉴别、评估的过程。诊断性评价是一个包括确定目的、观察现象、收集资料、查询原因、实施测量综合评估等在内的完整过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就是一种一般性的诊断性评价。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前,也要对学生进行综合的或特定方面的诊断性评价,以确定症状,寻找原因,作出全面评估,并加以确诊,为进行心理干预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