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艺术设计的本质不是模仿和再造,而是创造。一个设计师创造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设计作品的成败。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设计师,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获得,需要以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因此,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艺术设计 创造性思维 培养

著名学者李砚祖先生认为艺术设计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1]。诸葛凯先生也认为艺术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艺术”[2]。可见,艺术设计的内涵之一即“造物”,这里的造物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再造,而是创造。设计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思维的核心,它贯穿于设计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设计构思、方案确定到产品的加工制作、市场流通、使用乃至报废和回收利用等,都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参与。

一、创造性思维概述

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高级思维过程,是带有主动性和创见性的思维,这种思维活动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成果。创造性思维不受已有知识、经验的限制,不依附和屈从于任何一种旧有的或权威的思路和方法,标新立异,举一反三,达到没有任何制约的高度自由,具有独立性、求异性、联想性、灵活性、敏锐性的特征。简单地说,凡是突破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并能带来创新成果的思维活动,都可以称为创造性思维,因而创造性思维并非游离于其它思维形式而存在,它是多种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只要一般思维形式能够带来创新型的成果,就都可以被纳入到创造性思维的范畴。

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有直觉思维、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灵感思维等。直觉思维是人们经过逻辑分析的高度简缩,瞬间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顿悟的一种跃进式思维。它能对事物做出迅速的识别、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联想思维是因一件事物的触发而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前一事物为刺激物或触发物,后一事物为联想物。逆向思维是指与传统的、逻辑的或群体的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思维,是一种反传统、反常规的思考模式。发散思维是从问题的四面八方开拓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思维活动。灵感思维是人们借助于直觉的启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突发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由人的“显意识”思维和“潜意识”思维多次叠加而形成的,很多创造性成果都是通过灵感形式而最后完成的。

二、影响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艺术设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未来的设计师。设计师创造的设计作品,就是其创造性思维的外化与物化。影响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因素除了环境和教育外,也包括个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设计师而言,应该具备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判断力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观察力是从视觉获得信息的能力,它是设计师设计创造的基础。设计师通过观察客观现象,能够提高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发现新奇的事物,从而为设计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记忆力是识记、保持和重现客观事物及经验的能力,设计师在设计创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在记忆力的帮助下去搜索、识别和加工有用的设计素材。想象力是根据头脑中的记忆表象进行再加工、创造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它是设计师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是设计创新的根本,贯穿于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设计活动是一项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工作,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只有把精力完全专注于所设计的对象,才能有所创造。判断力是分析决断的能力,它是设计师分析设计素材、决策设计方案时必备的能力。智力因素是影响设计师创造性思维的根本因素,智力越高,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有可能越高。但并不是所有具备高智力的设计师都会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因为影响设计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还包括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个体活动起着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主要包括个体的理想、信念、兴趣、意志、情绪情感、求知欲望和成就动机等。这些因素是创造性思维发挥和拓展的条件。对于设计师而言,只有对设计事业具有浓厚的兴趣、热情的向往和顽强的意志,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才有可能获得设计创造的成功。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创造性思维能力并非天生,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训练。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须为学生提供有利的环境以便于对其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同时也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身的智力因素得到尽情的发挥和合理的培养;另外也需要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引导。

(一)加强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成果。在创造性思维的诸多形式中,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是最具有突破性特征的思维形式,因而,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要想有所创新,就必须加强对逆向思维、联想思维、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品质的训练和培养。

逆向思维能够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造成的僵化的认识模式,从而实现创新。训练逆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反转型逆向思维法、缺点逆用思维法等。反转型逆向思维法是需要学生从已知事物的功能或结构的相反方向进行思考。如传统观念中鞋子的功能就是穿用,但有学生把鞋子用来种花,从而设计出造型独特的花盆;传统盘子的边缘是向外舒展的,有学生把盘子边缘向内部中心弯卷,看起来既像卷曲的荷叶又具有挡板的功能,方便人们用勺子把食物顺利地舀起来。缺点逆用思维法是把事物的缺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不利为有利。如陶瓷设计中的开片装饰,本来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属于瓷器烧制中的缺点,但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而制出的开片釉却变成瓷器的一种特殊装饰。

联想思维的特征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它能够提高创造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训练联想思维,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因果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等。因果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存在一定因果关系的思维,如由蛋想到小鸡;相似联想是指事物的外部构造、形状或某种状态与另一事物的近似而引发的想象,如由蛋想到球;对比联想是指触发物和联想物之间具有相反性质的思维,如由铅笔想到橡皮擦。运用联想思维进行设计创新的实例非常多,如北京奥运会馆“鸟巢”,北欧设计师雅各布森的“蛋椅”、“天鹅椅”和“蚂蚁椅”等。

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主要有用途发散、结构发散和形态发散等。用途发散即让学生以某件物品的用途为扩散点,尽可能多地设想它的用途。如,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就帽子的用途进行发散思维,在诸多方案中,有学生以“帽子可以养鱼”作为创意点,从而设计出外形独特的陶瓷鱼缸。结构发散即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如蜘蛛网的结构可以用来设计漏勺、沙发、花篮、服装等。形态发散即以事物的形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形态的各种可能性,如蛋的形态可以扩散到球、鹅卵石、不倒翁、椅子、帽子、首饰盒等。

(二)优化课堂教学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的课堂引导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至关重要。教师需要创设有利的条件和环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设计环境,让学生的智力因素得到自由的发挥和合理的培养。教师应该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甚至是异想天开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每一个设计创意。针对一些学生作品中不合理的地方,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尊重他们的观念,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同时再作合理的引导。教师在布置设计命题时,应该引导学生解放思维、大胆想象。如“设计一款水杯”,可以引导学生超越水杯的局限,把思维扩展到盛水的容器,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这样才可能有所创新。

其次教师需要改革教学内容,除了传授知识外,更需要注重对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的传授。知识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原动力,对大量知识的掌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知识是无限的,但课堂能够教授的知识却比较有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在课堂上应该以传授学习方法、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为主,传授知识为辅。

再次教师需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课堂氛围。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堂分析设计作品的方式来搞活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在课堂上要学生分析同学的设计作品,既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又可以相互间取长补短,同时也使学生由课堂的参与者变为主导者,从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最后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应忽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设计大师的故事去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自信心,引导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好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结论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对不同思维品质的训练,同时也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合适的引导,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处于积极状态。

参考文献: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3.

[2]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65.

[3]许劭艺编著.设计艺术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8.8.

[4]郑建启,李翔编著.设计方法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5]朱洁.创造性思维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运用[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VOL14,(4).

[6]周丽华.浅谈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开发创造性思维[J].大众科技,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