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找准学生心理切入点,提高作文评改的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找准学生心理切入点,提高作文评改的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以学生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在评价作文这一问题上,语文教师应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角色,以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修改,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本文作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提出可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教育,缓解畏难情绪,创造成功体验促使学生学会评改作文,进而提高自身作文能力。

关键词: 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评改 心理切入点

据调查表明,在来自小学的100份问卷中,能反映出老师按时进行作文讲评的只有61.6%,能有质量地组织讲评的仅37%。这个调查结果说明,现今小学作文教学中,讲评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仍然是薄弱环节。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习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终端活动,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据我了解,目前小学作文评改,或评语式,或评分式,或评级式,教师的态度大致可分为两种:敷衍了事型和越俎代庖型。要么对学生的作文草草批阅,要么对学生的作文大改特改。我认为,这两种做法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当然,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从贾岛的“僧敲月下门”,到袁枚的“一诗千改心始安”;从“披阅五载,增删十次”的曹雪芹,到“数易其稿”的列夫・托尔斯泰,无不说明执着修改的重要性。对小学生的写作而言,修改可使其作文精益求精,问题是作文是自改还是代改。

“以学生为本”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凸显的教育理念之一。体现在教学上,那就是要还学生以应有的主体权利,尽可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而以教师为本位的作文批改,因其偏重“注入”,多从传统的、约定俗成的认识出发,只是教师一厢情愿地评判学生作文,于是作文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漠视学生个性、窒息写作灵性、制约写作水平提高的消极因素。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因此,在评价作文这一问题上,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教学角色,以新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改文章的活动中,在评改中学会修改,从而发展提高作文能力。

刘淼在《作文心理学》一书中这样说道,如果作文教学“仅着眼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很少或不涉及作文主体的心理过程,从而使作文教学研究走入困境”。我认为此言极是。评改作文要切合学生心理,找准学生心理切入点

如何找准学生作文评改的心理切入点,优化作文评改的过程,提高作文评改质量呢?我认为加强学生学习动机教育,缓解畏难情绪,创造成功体验是作文评改的心理切入点。

一、加强对学生的动机教育――让学生成为有动机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驱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是荣誉动机。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进友谊;后者则是一种更高级的动机,它是人们要求在社会上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这两种动机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心理基础。基于这两种动机,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变为自己的内在学习需要的过程;激发动机是通过教育教学手段,把学生已形成的潜在的活动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动机的培养是动机的激发的前提,动机的激发又进一步强化了已有的动机。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可通过以下措施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明确活动目的,增强学习动机。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对学习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活动内容的价值不明确。因此,进行活动目的性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学生认识活动的社会意义,从而产生参与活动的需要,形成长远的、间接性的远景动机,提高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教师在教学活动前,应向学生清楚说明学习活动的具体目的、任务要求。只要学生充分了解活动或学习的目的性及价值所在,就能把学习活动的目标视为自身需要,从而转化为活动的动机。一般说来,学生学习目的越明确,目标越有吸引力,越能激起强烈的学习动机。因而在修改作文之前应该让学生明白这次修改的重点是什么,修改后的作文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之转化为学习动机。

激起学生求知欲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调”,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过,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有适当的难度,还要有启发性;教师在教学中还可以利用一些直观的教学材料,如挂图、幻灯、电脑制作、演示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或直接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解决问题,以达到激发求知欲,进而转化为学习动机的目的。我在进行作文评改前举行了名为“古今中外修改文章趣闻”的交流会,学生听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后,真正感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有时我还采用电视热门栏目《幸运52》的形式开展作文评改活动,课堂上气氛热烈,学生学习欲望很强;有时在修改作文时我常常让学生当小老师,选择自己想帮助修改的同学的作文进行互改。学生对此非常乐意,有的还说得头头是道,事后再修改自己的文章就既能避免发生别人发生的缺点,又能吸取他人的优点。

(三)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学习动机。

对学生进行目的性教育是启动学生内在的需要,使之转化为活动动机。利用诱因是指通过外部的各种刺激物满足学生的需要,使个体真正产生动机,而导致行为。研究表明,奖励、惩罚、竞赛、反馈等因素都起到了激发学生活动动机的诱因作用。但在运用这些诱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一定要做到科学、有效。

1.及时反馈

反馈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所了解,作文评改的周期应该尽量缩短,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克服缺点,增加努力程度。运用反馈,要做到及时、全面,还要以正面反馈为主;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应以表扬和鼓励为主,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2.科学地运用奖惩

这里的奖惩主要指表扬与批评。实验表明,表扬与批评运用得好,就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因此,对学生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批评中要带有鼓励;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历史情况;要考虑学生受表扬与批评的态度;要考虑师生间关系的融洽程度,以及相互尊重对表扬与批评可能产生的效果;运用表扬与批评还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等等。总之,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与批评要做到客观,实事求是,才能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起到积极作用。

3.合理地开展学习竞赛

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研究表明,在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适当开展一些合理的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合理开展学习竞赛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竞赛的难易程度,以及竞赛活动的频率,不能因竞赛增加学生的心理紧张度,以至产生心理压力;竞赛时要尽量按能力的高、中、低分组,使每个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竞赛还要与评比、奖励相结合,以便巩固竞赛的成果。总之,只有当竞赛符合学生的自尊、获取成就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才能激励学生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总之,学生作文评改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有多种途径,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部动机激发和内部动机激发两种。外部动机激发着眼于创设各种外部条件(如上面提到的反馈、奖励与惩罚、竞赛等);内部动机着眼于用内部各种心理因素(如需要、求知欲、兴趣、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激发学习动机。

二、缓解学生心里的困扰――畏难心理

要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首先是要让学生超越无助――让学生成为有效能感的人。学生对修改作文存有畏难心理,在于作文的修改不易把握。畏难心理使得部分学生对作文修改失去了兴趣,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愿认真修改文章。学生作文普遍不打草稿。有些学生极少修改文章,不在乎事例运用是否恰当,文章有病句和错别字也懒得改正,而交由教师修改。

因而我觉得首先要开发学生作文评改的“资源”。不能仅仅是教师单独的指导。我常常动员家长一同加入到作文的评改活动中来,请家长为子女的作文出出点子。新课程改革倡导家长与学校合作,参与课程改革。它要求家长首先应知道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也是课程改革或学校共同体的成员,是课程的决策人之一,而不是“局外人”。家长的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负责人,而且是学校课程改革的决策者和参与者。在新课程理念下,家长参与课程改革是历史的趋势,也是保证课程有效实施的外部因素之一。家长参与评价,很好地开发了家长的资源,进一步协调了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性,为学生的良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我还常常让学生对同学的作文提意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与他人的交互作用,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内容能起重要作用。教师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合作,建立合作学习共同体。在这种学习共同体中,学生共同探讨各种观点和假说,进行辩论和对话,通过观点的交锋和思想的碰撞,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同时它有利于扩大参与面,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促进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学习较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借鉴学习好的同学的策略,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增强,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教师要让学生超越无助,让学生成为有效能感的人还应该化大目标为小目标,运用迁移的方法,降低难度。作文修改是一项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综合性作业,所需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与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知识的迁移。我在修改每一篇作文前,先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我就自写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方法。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并且明确了作文修改的方法。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就觉得不难了。随着学生作文修改经验的积累,从而逐步提高修改的要求。

三、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作为成功的学习者”,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共同愿望。成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反复的成功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了强烈的动机,而且能促进学生良好的态度、稳定的情绪、情感、理想和信念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养成。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孩子,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成功的愿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产生获得更大成功的愿望,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理想的发展。

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教师应该用显微镜去发现学生作文评改中的闪光点。

(一)满足学生的表现欲。

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文时,圈出一些改得好的句子、用得好的词,盖上小印章,给他们的作文加分,并让学生当众诵读,再送上几句真切的话语。小小的成功体验,定会让学生大大增强自信心。

(二)满足学生的发表欲。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一个写作者都有一种渴望被别人赞赏的强烈愿望。因此,我们应该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如: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改过的文章,在班里读,在年级读,甚至可以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的时间在全校读;将学生的佳作在板报、橱窗中展览出来;可以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创设一些作文方面的刊物,尽可能多地发表学生的文章。例如:班刊《新芽》、校刊、《镇江日报》,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充分利用学生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文章的价值。例如:将学生的作文用来进行阅读的练习,并署上小作者的名字,这种做法定会给孩子的心灵带来震撼。

找准学生作文评改的心理因素的切入点,优化作文评改的过程,作文评改的质量定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