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业产业融合方式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业产业融合方式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o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以及传承农业文明。文章通过对农业产业融合内涵的剖析,根据农业子产业间以及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将农业产业融合分为农业渗透型融合、农业重组型融合和农业延伸型融合三类。这三种产业融合类型的特点、机理各不相同,文章通过构造模型对这三类融合模式进行分析,阐明了三类产业融合模式的机理、过程及适用条件,对农业产业融合的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业 产业融合方式 渗透型 重组型 延伸型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10-03

一、农业产业融合内涵

对产业融合问题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学者发现计算机业、电信业、广播电视业和出版业之间存在产业融合现象,并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引申出产业融合的概念。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产业融合现象存在于各个行业之中。

关于产业融合的概念,目前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表述。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起始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某一产业的技术向其他产业扩散,促使这些产业出现技术创新。一些学者则从产品视角出发,将产业融合定义为“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来各自独立产品的整合。”日本学者植草益从产业视角展开研究,认为,“产业融合就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宽限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这个定义是从产业融合的原因及结果两方面来解释产业融合的意义,但是随着产业融合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发生,产业融合的原因已经不限于技术革新或放松管制了,比如在经营方面的创新也会带来产业融合。相对于以上定义,欧洲委员会的“绿皮书”对产业融合的定义更具综合性,称“产业融合是技术网络平台、市场和产业联盟与合并三个角度的融合。”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出现,而且不管是动因、方式还是内容都会越来越复杂。因此在界定产业融合定义时只对产业和融合两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可。鉴于此,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

按照上述界定,农业产业融合可以理解为农业与其他产业或农业的子产业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不同产业特征不同,与农业融合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二、农业产业融合的必要性

1.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传统粮食生产技术成本高,污染大,既不利于解决粮食产量问题,又难以保障食品安全问题。随着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业和现代生物产业从技术到产品再到业务及市场等各个方面开始融合,最终形成了生物农业。生物农业的发展使得人类可以通过开发农业生物技术,控制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进而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

2.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种植业和传统养殖业及畜牧业都存在环境污染问题,而这些农业产业子产业间存在逻辑上的关联,比如种植业产生的废弃物(秸秆等)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畜牧业的饲料,而畜牧业和养殖业产生的排泄物经过处理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因此,不同子产业之间按照生物链系统循环的内在逻辑进行融合,使系统内各生态环节的投入与产出紧密衔接,进而提高系统内能量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形成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业态――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依照农业生产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从改进农业产出方式出发,对农业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3.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民收入。我国当前农村户口人数众多,农业经营过于分散,但从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承载不了这么多人口的就业,农业分散经营也会导致效率低下。从农民收入构成来讲,农业收入所占比重非常小,但土地又是农民的最后保障,农民不会轻易长期租赁。也就是说农民期望租赁价格远高于传统农业所带来的收益。通过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收益,才能支付给农民更高的报酬以获得土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顺利流转,达到规模经济效应。

4.农业产业融合有助于传承农业文明。农业与旅游业等服务业进行融合,利用自然环境、农事活动、农村生活等农业自然文化资源,适应人们观光、休闲、增进人们对农业的体验为目的的需求,形成一种新的产业形态即休闲农业。休闲农业不仅生产物质产品,并且提供农业观赏、农事体验、农业教育、农村娱乐等服务产品,使农业资源、生产手段、生产过程、生产成果、农村生活习俗、文化传统等作为一种场景、一种文化,为休闲者特别是城市里的学生提供了在农村休闲娱乐并接受农业文化教育、传播农业知识、传承农业文明的重要平台。

三、农业产业融合的方式

农业涉及面广,与之相关联的产业众多,不同产业间差异较大,与农业的关联点也不一样,进而造成与农业的融合方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不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方式将农业产业融合方式归结为如下三种类型:技术渗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

1.技术渗透型融合。技术渗透型融合是指高新技术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向农业领域渗透、扩散,进而引起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高新技术向农业领域的渗透是全方位的,融合模型如图1所示。

图中,农业经营包括土地管理、种子培育、生产控制、产品销售和产品追溯等五个模块,相关技术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断渗透进来,使农业经营更有效率,更安全,收益更高。具体过程如下:

(1)高新技术对土地管理模块的渗透。在农业经营过程中,不同地块土壤结构、水利条件、种植作物等都会有所差异,特别是在土地流转背景下,不同地块的出租人、出租年限以及地块的边界等也需要管理,因此高效精确的土地管理对农业经营至关重要。

承租人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将所有耕地的地号、面积、土地属性、种植作物等信息输入计算机,建立土地电子图文档案,并利用软件制作电子地图,并对相关信息作出及时修订和变更。土地电子档案的建立有助于统筹利用土地资源,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能对作物面积、种类及种植户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对地号位置、面积、土壤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农业生产进行实时跟踪,从而实现了农业管理的自动化。

(2)高新技术对生物育种模块的渗透。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效果差,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到育种过程中,能够有效改良动植物品种,促进农业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提高。利用航天技术,将种子置于太空中,种子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殊机能。转基因技术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植入育种作物中,有助于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虫等抗逆性能,提高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学农资的使用,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高新技术对农业生产模块的渗透。传统农业生产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灌溉、施肥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方法,效率和效果都不够好,高新技术的渗透有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精细化。比如,在育秧大棚安装传感设备对秧苗实行全天24小时监控,可以实时获取大棚的温湿度信息,并通过网络技术传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根据需要通过自动化设备调节温湿度。将湿度传感设备置于不同地块,可以实时监控土壤湿度,当湿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滴灌设备向土壤补充水分。施肥前,对土壤样品进行植物营养元素分析,将相关数据传入专家系统,根据植物需要,系统分析出施肥配方。

(4)高新技术对产品营销模块的渗透。农业增值不仅要实现在农业增产,还要做好品种选择、品牌推广以及渠道拓展,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市场。随着公共信息平台在农业中的应用,农场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加入会员方式获取农产品供求信息,适当调整种植结构;也可以在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树立品牌,推广产品,并直接与需求方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开展促销活动以及体验型产品推介活动,以增加品牌认可度并拓展销售渠道。

(5)高新技术对产品追溯模块的渗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环节的追溯既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也有助于消费者增强对产品的信赖度。信息自动采集技术(如射频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农产品从育种到种植过程中的施肥、灌溉、环境、生长情形以及采摘等信息进行记录,配合传感技术可以将农产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的温湿度信息进行记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也可以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

技术渗透型融合固定投资规模很大,只有当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大的情形下,平均成本才能有效降低,融合的实施才能成为可能。

2.重组型融合。重组型融合是指将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畜牧等子产业依据生物链的基本规律进行重组,按照系统的思想对各个子产业的资源及经营过程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

农业内部子产业融合之前,农业发展是一简单的种养模式,采取“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简单模式,各子产业废弃物大量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对农业各子产业生产流程进行重组,依生物链基本规律将各子产业加以融合以发挥协同效应。下面以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为例加以说明,具体模型如图2所示。

重组前,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成熟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处理不当会产生环境污染;畜牧业也会产生大量动物排泄物,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严重污染。这两项污染是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生物链规律,秸秆可以经过发酵等处理过程,转化为牛羊等动物饲料;动物粪便经过处理可以生成沼气供生产生活使用,而废渣则可作为植物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发展有机农业。当然,子产业间可以通过交易来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但由于废弃物自身价值低,分布不集中且主体较多导致协调困难,可能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大于再生资源价值而难以实现。将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形成横跨多个子产业的融合性经营组织,既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加强产业联动,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重组型融合形式多样,既可以是种植业和畜牧业重组,也可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重组或者种植业、畜牧业和养殖业进行重组,这种融合方式固定投资相对较小,适应性较强,各地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点灵活应用。

3.延伸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是指将现代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及相关资源延伸到农业中来,使之与农业资源、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机结合,发挥农业的观光休闲功能。

旅游业向农业延伸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农业以农业生产为依托,把农产品生产、农业自然风光、农产品加工等农业资源、农业活动与旅游业的观光、娱乐、购物、餐饮等服务融为一体。融合过程如图3所示。

图中左侧为旅游产业链,由旅游资源规划―旅游产品生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销售四个模块组成;中间为农业产业链,由农业资源规划―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组成;旅游产业链各模块向农业领域延伸,融合形成旅游农业,形成右侧的旅游农业产业链。具体过程如下:

在旅游资源规划阶段,一方面根据旅游产业要求,规划建筑、道路、水利、通信网络等基础建设,另一方面要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统筹规划,节约资源,提高效益。

旅游产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景区景点、购物、娱乐等内容,这些产品经过各种组合能够形成观光型、休闲型、文化型、公务型等综合性旅游产品组合。旅游产品及组合向农产品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融合,形成具有农业特色的农家乐餐饮住宿、园林园艺欣赏、农业生产体验、农业教育、手工艺品制作体验以及土特产等旅游农业产品。

旅游产品销售一般通过旅游运营平台、旅行社、网络零售商等渠道完成,将这些渠道延伸融合到农产品销售领域,并将之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形成特色旅游线路,打造旅游农业销售渠道,有助于打造品牌、客户信息反馈、精准营销、扩大客源。

农业延伸型融合能降低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加农业产值。这种农业融合方式固定投入较大,单位产值高,客户集中在城市,适合在城市周边或者在知名景区附近发展。

四、小结

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提高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土地流转有积极意义。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方式不同,产业融合方式也有所不同,主要可分为高新技术向农业的渗透型融合、农业子产业之间的重组型融合、农业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延伸型融合三类。不同融合方式特点不同,适合发展的区域也不同,但都需要专业经济组织进行专业化经营。

[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论文,项目名称:基于产业融合的南阳市耕地流转方式研究,项目编号:152400410052。]

参考文献:

[1] 张建刚等.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述评[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10(2)

[2] 厉无畏.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2(4)

[3] 钱小林.产业融合理论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

[4]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 伍婷.农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型及实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6] 马荣华,尹亚红.产业融合的自增强机制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0)

[7] 郭东阳.制造业与物流业产业融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4(2)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南阳 473000)

(作者简介:郭东阳,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现就职于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物流管理,产业组织。)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