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孟子、荀子乐舞思想共通点及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孟子、荀子乐舞思想共通点及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总爱一言以蔽之――儒道互补。事实上,在先秦并称为两大显学的是孔、墨。“礼乐”作为儒家文化的乐舞观,在先秦主要是由孔子孟子荀子传承并光大的。本文将对孔子、孟子、荀子乐舞的共通点及差异进行探讨。

关键词:乐舞观;礼乐;乐舞流派

一、 乐舞的起源

中国古代乐舞从原始祭祀到西周的制礼作乐,再到春秋战国的礼乐思想,经历着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和封建关系三个阶段性的历史意识向度。原始时期这些乐舞与先民们的耕种、畜牧、狩猎、战争等多方面的生活息息相关,与音乐和舞蹈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73年,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挖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物舞蹈纹饰彩陶盆,至今约5000多年,是迄今所知可估定年代的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在陶盆内壁上,舞者分为五人一组,共三组,手挽手列队舞蹈。舞者头上有下垂的装饰物或发辫,身边拖一小尾巴自然下垂,可能是装饰成鸟兽们在舞蹈[1]。在原始乐舞活动中,人们常把自己装扮成狩猎的对象或氏族的图腾,这类乐舞反映了先民的狩猎生活。《尚书•益稷篇》载:“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些画面俨然使我们栩栩如生看到先民们使用原始乐器,如石磬、骨笛、陶埙、陶哨等作为伴奏,欢乐歌舞的场景。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轴心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大变异、大融合时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活水,而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则是因为其拥有独到的见解和现实的主张。先秦的礼乐文化从发生,发展,再到成熟,经历了从原始礼乐风俗、西周礼乐制度到东周礼乐思想三个阶段。礼乐”作为儒家文化的乐舞观,在先秦主要是由孔子、孟子、荀子传承并光大的。

二、孔子的乐舞思想

孔子的乐舞思想就在其弟子辑录的《论语》中,《论语》是孔子日常生活的言论辑录。其中涉及乐舞的辑录,带有浓重的个人感彩。乐舞,按照周礼制定的礼法要求,应该是天子八佾,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此处八佾(读yi)是指乐舞的队列是八行八列。据《论语•八佾》记载:孔子听说鲁国大夫季孙氏用了王才用的“八佾舞于庭”,愤而言道: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论语•阳货》中,孔子则又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此处紫是指紫色,朱指红色,( 注:古人认为紫是杂色,朱是正色。)郑声是指郑国的音乐,雅乐是指先王的雅正之乐,中正和平,能调和性情。郑声淫哀,不得性情之正,与雅乐相违。当时有很多人喜好郑声,不知雅乐,即是以雅。

从孔子对“八佾舞于庭”的不可容忍,对“郑声乱雅乐”的深恶痛绝,可以看出,“孔子为政,先正礼乐。”这使我们看到孔子的“礼乐”思想是建立在“乐与政通”的观念上的。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样的音乐才合乎礼呢?据《论语•乡党》记载: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意即: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A人。郑声淫,A人殆。”[2]此处意思是: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用夏代的历法,乘殷代的车子,戴周代的礼帽,奏《韶》乐。禁绝郑国的乐曲,疏远能言善辩的人。郑国的乐曲浮靡不正派,A人太危险。”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A人。

孔子的“礼乐”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又主张“文质得宜”,是建立在“乐与政通”的基础上的。我们可以从孔子的所好与所恶的情感态度来把握其乐舞思想的实质可以看出,孔子不仅要求人们依循前代之礼乐,而且要使礼乐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愉快的行为。这点在“乐则韶舞”和“风乎舞雩”中得以体现。孔子是以“礼”“仁”去观察和解决有关艺术的问题,系统地总结了春秋以前的美学理念和艺术实践,创立了儒家美学体系,具有为政治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服务的鲜明的实践性,并为后世乐舞思想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孟子的乐舞思想

孟子的乐舞思想主要体现在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中。据《孟子•梁惠王章句》记载:“……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曰:“可得闻与?”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钥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3]

孟子“与众乐乐”“与民同乐”的乐舞思想是其民为贵的民本思想的体现。就乐舞思想而言,孟子首倡了“今之乐犹古之乐”的“乐无古今”之说,把“礼乐”的价值尺度从“法先王”的“乐则韶舞”转到“顺民心”的“与民同乐”上来。与民同乐实际上是他仁政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孟子虽恪守着孔子“礼乐”思想的基石“乐以政通”的观点,但也不是无所变通。因为正值“礼崩乐坏”,作为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权威孟子,他不仅无法阻止乱雅乐的“郑声”,更无法干预“八佾舞于庭”。因而孔子“乐则韶舞”的礼乐思想被孟子走向“乐民之乐”。同时对孔子乐舞思想进行一个重要补充,强调每个人要从“事亲”“从兄”及“反身”做起,也开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儒教的先河。

四、荀子的乐舞思想

荀子的论乐著作是《乐论》,是荀况为驳墨翟《非乐》而作。在《乐论》中荀子指出,人为音乐是“人情之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4]强调音乐的作用“可以善民心”“移风俗”,使“行列得正”“进退得齐”。认为中平,肃庄的音乐能导致“民和”,“民齐”,达到“兵劲城固,敌人不敢婴也”;妖冶的音乐会导致人民的战争。

荀子从两个观点表达了他的乐舞思想。其一,乐舞是人的本能的情感需要,是人情感的产物再现;并通过雅颂之声来感化人之善心,用乐之情来教化“人性恶”,规范“礼义”,“使夫邪之气无由得接焉”。其二,荀子指出乐舞的作用在于调和人们的关系,“使君臣上下莫不和敬”“父子兄弟莫不和亲”“长少之间莫不和顺”,从而建立和而不流,齐而不乱的社会秩序,用乐来“和政”,“和”社会。荀子主张通过艺术关照政治这一高论,是对孔孟乐舞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其立论的核心在于强调一个“和”字,要求“乐而不流”,“形而为道”是“和”,要求“审一以定和”,“天下之大齐”也是“和”。荀子既关照“乐”的内部结构之“和”,也强调乐的外部功能之“和”,双重观念的构建,形成了荀子完善的乐舞思想体系。荀子较孔孟更进步,不仅明确了“乐与政通”,而且明确了“乐与情通”,以为政得失来判断乐舞的优劣。进一步认识到礼乐演变的历史,应是人精神流变史的观照。但他排斥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和卫国的音乐,以音乐结构的繁复变化多着称),错误的认为民间音乐都是“妖冶”之乐。

五、总结

儒家乐舞思想,从孔子的乐与政通,孟子的乐民之乐,到荀子的乐与情通,由提出到不断扩充,以为政的路线推动着乐舞艺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形成颇有体系的艺术文化。这几位儒家的思想,不仅影响着后世乐舞艺术的发展与继承,也成为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是对我们当今社会中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当然在认识到儒家思想艺术局限性的同时,也应客观认识、评价、研究儒家为政下的乐舞发展以及对历史的贡献,理应“鉴古思今”,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取其精华,润于其身”。

参考文献:

[1]彭松.于平.中国古代舞蹈史纲[M].杭州:浙江美术学

院,1991

[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1958

[3]杨伯峻.孟子译注[M] .上海:中华书局,1960

[4]杨柳桥.荀子诂译[M].济南:齐鲁书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