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误区和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数字时代电影审美的误区和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数字化浪潮的,中击下,传统电影的形式和传播内容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形式方面来讲,数字技术始终贯穿电影的制作和发行。我国数字时代电影审美存在着误区,形式上过于追求外在的华丽壮观,步入全盘西化的误区。在内容方面,格调更趋于庸俗化和平民化,将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审美模式,重视电影产业文化建设,为中国电影的迅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数字时代。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中国特色。产业文化

目前,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了令人炫目的变化。从制作方面来讲,数字技术从拍摄到剪辑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行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将影像以数字文件的方式发行,或通过网络、卫星传输到影院或家庭的输出设备上。在传播内容方面,正呈现出一种追求市场利润的庸俗化倾向。应该说,数字技术的运用,既不能改变电影艺术所具有的塑造真实可感艺术形象的基本特质,又不能消解满足人类审美要求和情感诉求的基本功能,更不能取代人们心目之中传统的电影美学观念。然而,在整个电影数字化的过程中对观影者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电影如何拍摄,也不是通过什么途径看电影,而是电影本身的质量如何。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由于数字技术的运用而带来的电影审美误区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起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影审美美学。

一、数字时代电影审美存在的误区

传统的电影是以胶片为拍摄材料的,其原理是底片感光剂上的银颗粒、化学染剂接受光的照射后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影像。随着技术的发展,DV和高清DV开始被用于电影拍摄,它们的清晰度虽然很难赶上胶片,但费用低廉,画面和声音在同一素材带上,随时可以看样片,后期制作简便,拍摄出的影像可以直接输入计算机做非线性编辑。传统意义上的电影是在影院的银幕上放映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这种影院的单一播映方式已经被打破,电视、计算机、手机均已成为电影的播映载体。同时,为了突出电影影像与电视影像的区别,电影工作者们将银幕做得尽可能大、宽,随即,立体声宽银幕电影技术逐渐得到了推广。为了充分体现这些技术给人们带来的视听感受,电影形式也呈现了相应的变化,强调场面宏大、色彩丰富、视听觉冲击力强的巨型史诗片、科幻片、灾难片在数字合成技术、电脑三维动画技术的推动下,在宽银幕的播出,倍受广大观众的欢迎。于是我们看到了《侏罗纪公园》、《玩具总动员》、《垂直极限》、《星球大战》、《女巫布莱尔》、《泰坦尼克号》等一系列以制造虚拟幻境见长的“奇观”大片。在外国电影追求视听盛宴潮流的感召下,国内的电影大片也开始疯狂地追逐这股由数字技术带来的视听盛宴《英雄》、《功夫》、《十面埋伏》、《天下无贼》、《无极》、《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云水谣》等国产大片里都明显地使用了数字技术。须知,国外大片使用数字技术是有其背景的,在西方,影视早已成为一种批量生产的文化产业而远销到世界各地。美、英、法、日等国都是影视产业的主要出口国,可以说,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强烈的渗透性。尤其是中国电影市场对西方解禁后,以分账发行方式进口国外“大片”,使得“好莱坞”电影能更直接和快捷地进入中国。接着,中国电影开始从技术上进行高科技仿制,进行了资金有限的所谓“大制作”。应该说,纵观我国近年来的商业大片,在数字化的运用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与传统电影相比也给观众带来了令人耳目…新的感觉和短暂的感官愉悦。其中一些影片过分依靠数字化技术,从而导致片面追求外在形式的华丽壮观,而忽视了内在的逻辑的合理性和情感的真实性,尽而丧失了中国电影的传统美学,步入一种全盘西化的误区。

二、艺术追求的庸俗化、琐碎化

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的娱乐电影倡导中,娱乐认同打破了一贯自谓艺术教化的传统电影格局,中国电影开始步入了多元化、平民化的时期,尤其是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运用,使得中国的电影在模仿进口“大片”的同时,在艺术追求上呈现出庸俗化、琐碎化的审美追求,将生活的原生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过分地关注平凡生命的价值,着重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表现,把芸芸众生的喜怒悲乐作为至高无上的艺术表现对象。其实,原生态艺术是几乎无事的悲剧,原生态艺术体现了以无深度、无中心、无历史、无审美、反英雄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三、提高数字技术影响下电影审美的对策

1 建立有中国特审美的模式。

当下的中国之所以在政治上、经济上以及综合国力上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其成功原因最主要的一点就足我们国家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在改革开放的同时不忘中国国情,建立r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电影要想迈入世界电影强国之列,也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电影审美艺术。因为,中华民族影视艺术自身最大的优势和特点就在于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也就是说,中国的电影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创作才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为各国观众所接受,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以中国传统电影审美为基础,适当吸收西方“大片”的形式的观念。首先要立足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同时对各国各类的优秀电影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不要仅仅局限于在形式上吸收西方“火片”而忽略了内容上的中华民族特色。目前,在数字化技术横行的今天,处于困境中的中国电影惟一的出路就在于在坚持民族审美的基础上,在批判西方文化负面影响的同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失时机地吸纳外来文化的先进面,把科技作为武器,把中华民族的电影更好地武装起来,也只有这样,中国的电影才会有出头之日。

2 推进电影产业化建设。

电影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范畴,已经列入我国文化发展规划,当务之急是将电影产业化的发展落到实处。一是加快全国电影业体制改革力度,对电影业的企业单位进行产权界定和权益合算,加大股份制改革的力度。二是打破电影业的行政垄断,改革市场管制制度,同时还要为低效益的电影企业退出建立合理的援助制度;对中国电影企业实行扶持和补贴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家在金融贷款、企业债权、上市发行、破产保护等市场手段。三是加大对电影事业单位建设的政策性扶持力度。集中时间关系到电影产业升级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国家攻关,对重点项目要进行重点扶持,对与电影业前后相关的文化产业要进行配套扶持,保证电影产业的均衡发展。同时要健全对电影艺术创新的奖励机制,尤其要加大对传统电影进行艺术创新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