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由树木延伸到整片森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由树木延伸到整片森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试卷讲评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补漏查缺、弥补思维、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传统的试卷讲评,往往是核对答案式的讲评,教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正确答案,将自己的思维强加在学生的大脑中,学生则被动听讲、机械记录.看似已经讲明点透的问题,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透过试题看到物理知识的分门别类,看到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那么在试卷讲评中,如何从小小的试题出发,引导学生由一颗树木延伸到整片森林呢?本文就这个问题浅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1 问题归类,统计错题,把握学生“命脉”

试卷分析所涉及到的方面比较多,对学生、教材和试卷都要做细致的分析,详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涉及教材的各个方面以及试卷的难易程度,以期能够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

1.1 考查类型分布

考查类型一般按照记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和评价六个层次,要结合试卷进行数量统计,分易、中、难三个阶层进行对比,从而掌握试卷的难度系数,了解学生在各个阶层所占的得分比,根据学生的得分率,来寻找学生在思维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和典型错误.

1.2 考点类型分布

针对考试的范围,对不同考点的题目数量、难度、占分比例进行统计,对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对比,以找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薄弱和不足,从而实现学生在知识的讲授和解题方法技巧掌握上无“死角”,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重点提升.

1.3 错误类型分布

针对学生的错误率进行统计,选择题出现了那个题上,学生对多选题的把握如何,学生在简答题上的得分如何,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错误,在思维、表达和描述上有什么漏洞,从试卷上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综合能力.

有了全面细致的统计,教师结合试卷和学生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和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在试卷讲评中有的放矢,分出试卷讲评中的主次、难易部分,确保学生对“森林”的遇见.

2 追根溯源,确立典型,挖掘问题“源泉”

试卷的土壤在教材,试卷的讲评也要抓根于教材.试卷中的习题是经过专家老师精心筛选出来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进行设置的,因此在讲评中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试题背后的知识,利用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探索,使学生可以透过试题看知识,从而领会到知识在试题中的应用,达到“做一题,知一章”的目的.

案例1 某小组进行了实验来研究滑块的运动,学生利用滑块、纸带、带轮子的木板、米尺、钩码和漏斗制成的单摆,利用钩码来带动滑块拉动纸带进行运动(如图1所示),单摆的运动方向与纸带垂直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漏斗中的有色液体会在纸带上留下痕迹.通过实验,请画出纸带上面的图像.

学生在讨论这样的问题时,往往表现的“似曾相识”,但又找不到解题的切入口,片面的认为实验太过于复杂,可以利用的信息却非常少.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部分入手,回顾在哪里见过这些装置,学生再次对实验进行观察,寻找以往学习过的痕迹,[TP7GW64.TIF,Y#]很容易想到了单摆的振动图象与打点计时器,从单摆的知识中,了解到单摆每经过半个周期就要经过中心线一次,如果单摆两次经过中心线,即时间相同.由于滑块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前一段与中心线的交点长度应该小于后一段与中心线交点的长度(如图2所示).

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回顾,使得学生对试题的陌生慢慢的转化为熟悉,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顺利地实现了对问题的解决.

3 合作探究,领悟思想,获取解题“方法”

教师的思维很难强加给学生,使学生不能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学生只有结合自身的认知,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灵活方式,才能在对试题进行探究分析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才能实现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在试卷讲评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唤醒,以使学生能够深层的领悟解题过程中的思想,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案例2 某小组学生进行了实验探究平抛运动实验,如图3采用带有小方格的纸进行轨迹记录,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25 cm,则如图a、b、c、d四个点,试计算小球的初速度v0?其中g取9.8 m/s2.

试题上的图示只是小球平抛过程当中的一部分,学生无从得出小球最开始的点,感觉到了问题的难度.在学生对问题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独立思考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观察出了a、b、c、d四个点在水平方向上都相差两个小方格的距离,即水平间距为2.5 cm,结合平抛运动可以得出水平方向上的速度:v0=2.5/t;学生还观察到a、b、c、d四个点在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不相等,分别相差1、2、3个小方格的长度,结合自由落体运动可以得到Δy=gT2,这样与上一个式子进行联立,解决了问题.学生的积极讨论使得学生逐步掌握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学会利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和水平方向运动规律来进行分析,实现了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解决.

学生对方法的领悟远比“鱼”更实惠、更高效,使学生学会了“渔”的方法,领会了蕴含其中的物理思想,不再将思维局限于单一的题上,从而看到整片“森林”.

4 整合典范,变式发散,形成知识“森林”

纠错不是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升的提升才是试卷分析的关键.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物理知识、解法技巧之后,就应该试着让学生自己去飞,以使学生能够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森林,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案例3 如图4所示,地面上放置一个竖直向上的弹簧,将小球放置在弹簧上一定的高度,使其自由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当压缩至弹簧最短时,小球又被弹起,这样反复往返.试分析,小球的速度、加速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对这个过程非常熟悉,很快就会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就可以解除这个题来进行延伸,以期能够使学生将这方面的知识学精学透.

变式1 在上述过程中,小球达到最大速度和加速度的条件是什么?

变式2 从小球刚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的 过程中,小球的动量、动能大小如何变化?

变式3 小球从刚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低点,在整个过程中,弹力做功和重力做功的大小如何判断?

变式4 设小球到达B点时的加速度为a,那么a与g的大小关系如何?

学生随着题目的不断变换,细致认真的对小球在弹簧运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分析,找到小球在哪个点时速度最大,哪个点时加速度最大,理解了速度、加速度、压力、重力之间的关系,对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

试题的变化和加工,扩大了原题的内涵,增加了对知识的覆盖面,从点到线、再到面,知识不断地延伸辐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灵活运用,对这一类题都不会再惧怕了.

总之,试卷讲评是其它授课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需要广大教学不断地研究学生、深入教材,积极细致地对试卷进行分析,真正体现试卷讲评的价值,使学生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由树木延伸到森林,真正领略高中物理这片美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