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行软件成为黑客的“金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行软件成为黑客的“金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流行软件正在受到黑客的集中关注,黑客一直在不停地寻找漏洞实施攻击,因为利益的驱使告诉他们,那里才是“金矿”。――罗杰•格赖姆斯

流行软件易于遭受黑客的攻击,其中的道理不难理解,就好比银行之所以会被抢是由于其拥有大量现金一样。即使这些软件的安全漏洞甚少,但所遭受的攻击往往是最多的。

反观一些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即使可利用的漏洞不少,却鲜有人问津。举例来说,Firefox和Chrome自身漏洞相比IE更多,但由于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发生在这两个平台上的攻击相比IE少许多。同样,Apache Web Server被成功入侵的次数要远远超过微软的IIS,Adobe PDF文件相比微软的XPS受到攻击的次数也更多。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Adobe的Flash与微软的Silverlight上面,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显然,黑客眼中的“金矿”埋藏于用户群庞大的软件及平台之下,非仅限于大公司的产品。此外,对常见却不常用的软件产品的攻击也甚少,如Windows Media Player,几乎会出现在每台装有Windows操作系统的机器上,但很少被攻击。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一时的Tandy Radio Shack TRS-80几乎没有经历过任何成功入侵,究其原因,应该是由于移动存储设备和网络尚未普及的缘故,当时调制解调器传输速率最高也只有每秒60波特,而相应的费用却高达每小时100美元。

同样,上世纪80年代,恶意软件一般要在产品流行六个月至两年后才会出现,因为当时的恶意代码编写者要花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赶上最新平台的步伐。微软Windows NT平台的两年后,黑客们才能编写出针对该平台的病毒。

时至今日,互联网和公测期的出现让整个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在大多数流行软件正式发行之前,就会出现很多针对该产品的恶意软件。比如刚刚不久的iPad,黑客只用了两个月就“黑”掉了其用户的Email账户。

与受制于硬件或网络性能的时代相比,手机显然在这两个方面不存在任何约束,但它同样也跳出了这个规律。虽然在过去几年间手机普及率剧增,而且安全专家几乎在每年都会预测手机病毒会在当年爆发,但手机上的恶意攻击量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增长。

虽然存在例外,但作为一般性的规律而言,手机病毒爆发的论断无疑是有参考价值的。毕竟黑客攻击不会停歇,过去发生的行为或事件可以为今天的决策做出指导。如果某个商家表示其流行软件安全性能极高,这可能不假:产品包含的漏洞也许真的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黑客会因此绝望。相反,黑客一定会不停寻找漏洞实施攻击,因为利益的驱使告诉他们,那里才是“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