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无创通气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利迭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RR、HR、pH值、PaCO2、PaO2等参数分别为(18.21±4.76)、(94.85±17.23)、(7.36±0.15)、(7.23±1.37)、(11.87±2.23),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通气;舒利迭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其急性发作期会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起病较急,若不能有效救治,则对患者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1]。据分析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通过无创正压通气可促进患者换气功能、通气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而舒利迭可使患者气道功能得以改善。本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均来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范围为65~90岁,平均年龄为(82.3±5.3)岁,病程为1~30年,平均病程为(12.3±2.1)年。参照医学伦理学原则,征求患者或者家属同意且签署治疗同意书后,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采用营养支持、酸碱平衡失调、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祛痰、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常规方式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通过经鼻(面)罩BiPAP给予无创通气治疗,选择BiPAPFocus呼吸机作为治疗设备,在S/T模式下进行参数设置,确保面罩和脸部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对通气参数进行合理调整,初始治疗时,吸气压参数为6~8cmH2O,呼气压设置为3~4cmH2O,通过分析患者的耐受程度、生理需求将呼气压以及吸气压有效调整,吸氧浓度控制在3L/min,确保动脉血氧饱和度超过90%,分别在早晨、晚上进行4h治疗;通气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舒利迭(沙美特罗干粉剂/丙酸氟替松,250/50)给予雾化吸入治疗,2次/d。对照组仅采用无创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治疗方法、治疗时间与观察组一致。

1.3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通过心电监护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其次,分别在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等改变进行观察记录,用于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两组研究对象的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利用t检验,若P

2 结果

2.1对比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HR、RR改善情况 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RR)、心率(HR)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研究对象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获得降低耗氧量、缓解呼吸肌疲劳、帮助呼吸机做功等效果,主要是因为患者在吸气时机器可以给予吸气压,促进患者气道阻力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呼气时可以给予呼吸压,对患者机体内的内源性呼吸末正压起到对抗的作用,避免患者肺泡组织以及支气管气道出现萎陷以及陷闭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舒利迭药物成分以丙酸氟替卡松以及沙美特罗为主,丙酸氟替卡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物,对患者起到炎症反应起到控制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沙美特罗属于 受体激动剂药物,对患者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情况可以有效缓解,还能促进支气管黏膜血管通透性得到明显降低,起到降低液体渗出的效果,可维持气道的通畅性。两者联合使用具有较为良好的协同效果,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采用无创通气联合舒利迭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罗维贵,韦枫,梁琼,等.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11):488-489.

[2]郭新玲.90例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可行性[J].中国农村卫生,2015(03):68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