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B737-300飞机F/D飞偏及消失的故障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B737-300飞机F/D飞偏及消失的故障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b737-300飞机的飞行指引F/D,是自动驾驶接通情况下用于机组监控飞机有无按照预定轨迹飞行,以及非自动驾驶情况下为机组提供操纵指引显示的重要系统,它是FCC(飞行控制计算机)的一项重要功能。本文通过对FCC系统工作原理的描述,并进一步将抽象的理论,即自动控制原理的负反馈理论结合到排故分析中去,最终通过故障机理清除了故障。

关键词 B737-300;F/D;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132-01

机组反映某B737-300飞机多次五边截获航道后, 飞行指引(F/D)指示有偏差,按指引飞行,飞机偏在航道左侧大半个点,有时当高度低于100-400英尺时,飞行指引自动消失。据此现象,基地站先后更换了VHF-NAV-RX(甚高频导航接收机),VHF-NAV-CP(甚高频导航控制面板),FCC(飞行控制计算机),LRRA-R/T(无线电高度表收发机),LOC 信号衰减器,对调LOC射频电缆,R315 DFCS/ILS天线转换继电器,最后一次,由我站将IRU-1对调到另外一架B737-300飞机以观察故障转移情况,随后该飞机发生相同故障,至此更换IRU-1后故障便彻底排除。

故障原因分析:为何只用更换IRU-1就排除故障呢?

根据F/D截获航道(DFCS 工作于VOR/LOC或APP方式)后的工作原理,F/D俯仰通道控制由DFCS-G/S控制飞机垂直速率保持下滑道,倾斜通道控制由DFCS-LOC控制飞机倾斜姿态保持航向道。若VHF-NAV部件出现问题,当然会造成飞机随指引跑偏或F/D飞掉,所以排故开始时集中更换了VHF-NAV的相关部件,另F/D由FCC提供制导计算,所以FCC也可能是故障原因。对于IRU,当时考虑在进近过程中似乎不起作用,一直未给予考虑,直到更换IRU排除故障后查找IRU作用时才有所发现。

F/D的工作原理:FCC的A/P(自动驾驶)制导计算分为内外两个环路,其中内环路计算姿态信号指令(舵面偏转角度指令)送到舵面A/P作动器,F/D的制导计算和A/P相同,送到本边EADI,内环路伺服反馈由IRU提供飞机实时姿态和姿态变化率进行姿态信号指令的修正,所以在所有DFCS工作方式IRU都提供信号给FCC。

在TO(起飞)、GA(复飞)、APP OC(进近在航道上,且无A/P衔接时),发生AC汇流条转换时失效一边的EADI才使用正常一边的F/D显示。在TO(起飞)、GA(复飞)、APP OC(进近在航道上,且无A/P衔接,LRRA

对DFCS倾斜通道中,IRU向FCC提供航向、磁航迹角、倾斜角、倾斜率、水平加速度参数值。

其中磁航迹角用于DFCS的VOR、LOC、APP、G/A方式计算。倾斜角用于所有的DFCS工作方式,在LOC、APP方式倾斜角和倾斜角速率向FCC提供内环路伺服反馈阻尼。水平加速度在APP方式也作为执行指令。所以在DFCS的LOC、APP方式,FCC接收IRU的磁航迹角、倾斜角、倾斜角速率、水平加速度信号,送出姿态信号指令到舵面A/P作动器和本边EADI显示。当IRU的伺服反馈不正常时,FCC内环路计算的倾斜指令在伺服环路中得不到实时修正,即指令发出后不能逐渐减少归零,导致与该差值成正比的倾斜指令始终存在,飞行指引产生偏差,机长侧人工按该指引飞行,飞机偏离在航道左侧大半个点,即发生跑偏。当两边F/D倾斜角差值逐渐增大到3°时F/D消失,驾驶舱表现在飞行指引自动消失,此时飞机高度大约在100-400Ft之间。

建议说明: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对于F/D故障诊断应注意以下方面:

1)记录F/D消失时DFCS的工作方式;

2)严格按照F/D Roll Bar Bias table 表由简到难逐一排除,不主观思维,不放过任何可能性,分析表中F/D消失条件时,特别注意以下两条:

(1) IRU航向转换和F/D姿态角度比较对LOC 和APP OC影响不同;

(2)对于IRU/EFIS 信号转换的判断可参考CDU-DFCS-SENSOR的接地性显示;

3)根据F/D Roll Bar Bias table 表逐一排除各部件后再考虑线路问题。

FCC与IRU的接口情况

F/D Roll Bar Bias table

参考文献

[1]B737-300《AIRCRAFT MAINTENANCE MANUAL》,2011-3-25.

[2]B737-300《WIRING DIAGRAM MANUAL》,2011-8-18.

[3]B737-300《SYSTEM SCHEMATIC MANUAL》,201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