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教育活动现状调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学生文化教育活动现状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及就业压力的影响,高职院校对于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容乐观。为全面了解造成高职生文化素质缺失的深层原因,研究探索有效对策,笔者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几所高职院校开展了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针对艺术类、设计类、工程类学生发放问卷调查1000份,收回995份,其中有效问卷980份,有效回收率98%。结果发现,在文化素质方面,由于高职学生长期被视为是高级技术工人,因此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是造成学生文化素质薄弱的客观原因。此外,高职学生对于自身认识、专业认识和职业认识的偏差,也是导致文化教育活动参与度不够以及自身文化素质薄弱的主观原因。

高职生文化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具体而言,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所存在的问题,及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正确认识 从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认为,参与文化素质教育对于提升综合素质、调整知识结构、体验文艺乐趣、增长知识是具有积极作用的,并且,将这些作为参与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然而,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多数学生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其实一直处于误区之中。调查的数据显示,55.53%的学生表示,并不理解文化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应当有哪些内容几乎一无所知。由于多数学生并不了解何谓真正的文化素质教育,因此,想当然地将一些娱乐活动也视为文化素质教育,一些被为十分枯燥却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往往会被忽视掉,从而造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缺失。

文理差异、文理相斥 从总体上而言,高职学生参与文化素质教育兴趣是较高的。但是,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文理差异,文理相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理科学生的参与度为28.71%,文科学生的参与度为44.73%。从调查情况来看,实地参观、专家讲座、各种竞赛是文理科学生都比较喜欢参加也相对均衡的三个项目,但在文艺、文学社等文科生参加相对擅长的项目上,理科生与文科生比例相差悬殊;而在学术探讨、科技等理科生相对擅长的活动上,文科生又与理科生相差甚远,文理相斥严重阻碍着高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如何实现文理科生知识储存的有效兼容互补、知识结构的平衡是文化素质教育活动首先应思考的问题。此外,文理相斥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作为平衡文理科生知识结构的主要载体并不被学生所认同。究其原因在于一方面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在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科学的体系。

活动形式单一,数量不足 当前高职院校所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确存在着内容空洞、形式单一的情况,这是造成学生对于文化素质教育不感兴趣的主要客观因素。据调查显示,平均56.7%的学生认为,当前的文化素质教育很枯燥。此外,部分学校由于经费问题、场地问题,从而造成了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数量不足的情况。将近45%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数量不足,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25%的学生表示,每月最多只有1次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机会。此外,由于学习、生活、就业压力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将精力放在了专业课、技能课的学习上,加之学校方面也以就业率为目标,对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较为轻视,因此,在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组织上缺乏积极性。而活动在时间安排上,校方也未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得部分学生放弃参与活动,也是造成学生参与度不够的重要因素。

提升高职生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对策

树立正确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念 从学校层面上而言,即便在当前环境下,仍旧不能够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应当树立起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将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实现可持续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而言,首先要实现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组织的科学化、合理化,必须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时间倾向、存在问题、文理偏好等方面进行深入调查,以此为出发点,统筹协调全校的活动时间,引导文理科生的活动兴趣走向,做到既要在活动内容上丰富扩展,又要在活动组织上提高水平,不断增强活动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其次,抓住有利时机,加大宣传力度,使高职进一步明确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质,并积极参与到文化素质教育的活动中来。如可以通过组织参加全国挑战杯学术论文大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征文大赛、校园文化素质展览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高职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含义、意义的理解和认识,使他们更加自觉主动地参加文化素质教育活动。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 当前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问题在理论层面上的欠缺。正是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所以才导致在实践层面上缺乏正确的方向及方法。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

具体而言,学校应当组织校内师资力量,开展系统性的调研工作,找到学校自身存在的问题。其次,组织教师参加文化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增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再者,关注国内重点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从中总结出有价值的理论思想及科学规律,并且在学校内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文化素质教育之路。同时,上级主管部门也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学校开展相关教学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到课题攻关之中。值得指出的是,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一定要从当前形势出发,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深刻认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要求及其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研究方法等,从而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将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 从学生层面上而言,之所以对文化素质教育缺乏兴趣,主要是没有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功能性,对于文化素质存在着片面的认识,从而缺乏参与的动机。尤其对于艺术类、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十分独特的作用,对于提升专业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课程安排上,应当增加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内容。教师在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也应当将文化素质方面的内容融入其中,从而充分发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横联纵引的教学方式,将文化素质教育为红线、专业教育为载体,建立新型的更加具有科学性的教学体系,从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因生而异”,深入调查,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弥补弱势,突出优势;其次,要把握时机,选择适当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三,要形成互动,充分利用学生资源,使他们知识共享,理念互惠。要做到这一点光有意识和方法还不够,还需要大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建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模式 目前,由于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因此,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往往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制度出发,建立系统性的文化素质教育机制,并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具体而言,首先是建立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格,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提出明确的标准,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文化素质教育应当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开展切实有效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学校可以在讲座的数量上、规格上入手,或是增加参观的次数,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让学生能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基本素质。其次,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的基本规格还要保证质量,形成层级化的品位标准,使学生不仅了解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发展的过程和成果,而且通过活动的设计与展示把发展过程和成果现象背后的思想、制度、方法、技术等内化为自己认识世界的本领。最后,建立起科学的、系统的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评估机制,从质与量上对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进行科学评估。在执行中要注意,首先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其次要建立高素质的评估队伍。

以社会实践为核心,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质量 由于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应当以社会实践为核心,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观、职业观、价值观。因此,学校应当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利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另一方面弥补高职课堂教学的不足,缩短自身存在的差距。在社会实践形式的选择上,应当多样化,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不同种类的社会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此外,高职院校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专业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素质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其终身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