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贾长营:开拓农村职业教育新高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贾长营:开拓农村职业教育新高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贾长营

北京密云职业学校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教育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历任密云县成人教育局农村教育科科长、北京电大密云分校校长兼党支部书记等,曾获密云县优秀校长、密云县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尽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在贾长营看来,地处北京远郊的地理劣势,使郊区县职业学校所面临的挑战要远远大于机遇,稍一松劲,就会“掉队”。

为此,自从2007年1月就任北京密云职业学校校长以来,他身先士卒,迎难而上,率领学校打了一场“农村包围城市”的职业教育改革攻坚战,最终赢得了北京市现代化标志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项目建设校两块“金字招牌”,从而以跨越式发展的速度和内涵式的发展水平,迅速跻身于北京市职业教育的前列,成为北京郊区(县)首家纳入示范校建设的学校,为探索首都新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树立了新的标杆!

理念为王 力促改革

自2005年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和北京职教会议召开以来,职业教育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机遇。而在贾长营看来,伴随机遇而来的,还有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正所谓有“两好、两难、两高、两低”――两好是政策好,市场需求好;两难是招生难,教学难;两高是企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两低则是一线教师情绪低,教学质量标准低。

他告诉记者,这样的背景和环境决定了职业学校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对校长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努力学,睁大眼睛,张开耳朵,而不见其优,时时觉得仍处于困惑中;若不学,闭目塞听,缺少思考,靠老经验判断,则很快便知其劣。

上任伊始,他痛下决心,“作为职业学校的校长要富有成效的工作,就必须努力学习,积极调研,研究客观事实和规律,掌握面对困难的主动权”。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贾长营认为,改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校现有管理体制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性,必须拿出更大的改革决心,树立更加科学的办学理念。

他深知,管理是有规律的,管理是有规矩的,管理更是有规格的。为此,在教委领导的关心安排下,他积极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在密云县举办的校长高研班学习,深入了解掌握职业教育前沿与学校管理要领,对素质教育、新课改、整体构建德育等相关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新的认识与思考,为更好地找准学校发展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经过缜密的调研求证,贾长营果断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机制”的办学理念,创建了“三个服务: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三种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四个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满意、政府满意;塑造一个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新形象”的三三四一的工作原则,建立并推行了“低重心运行、近距离服务、高效率工作”的管理机制,并将学校的办学总目标确定为“办学为民,职教创新,办好令人民满意的职业学校”,一个制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现代化农村职业学校管理模式初露端倪。

从“难事”开头 从“七寸”入手

贾长营认为,践行先进的办学理念,必须从最难问题入手;实现创新型发展,必须解决关键问题。

在他走马上任的2007年,北京中等职业学校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十字路口,首先面对的巨大压力,就是招生规模的快速萎缩,为此,他寝食难安,冥思苦索。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为充分了解密云县的生源实际情况,密切掌握密云县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和定位,他早出晚归,深入密云县所有的生源校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密云县初中学生的心理状况与需求,据此不断思索和追问,以寻求破解招生难的良方妙药。

实践中,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把密云县职业学校的个体难题与北京市乃至全国共性的难题联系起来分析问题,纵向挖掘问题实质,横向寻找出路,不断明确方向,精心谋划,制定对策,最终探索出一条适合密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招生与专业建设的新路,招生规模连年顺利完成招生指标,并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为实现学校的全面持久发展,彻底改变学校实习实训基础条件薄弱的窘状,打破制约发展的瓶颈,他努力寻求政策支持和政府支持,先后主持召开了多个校内各部门和专业室教师座谈会,开通了校园网上的校长信箱,征求和听取大家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亲率学校班子前去平谷、怀柔、延庆、昌平等区(县)职业学校考察交流,量差距,悟门道,寻办法,找投资……

为从根本上查找不足,突破校企合作“一头热”的怪圈,他率领两位副校长随县教委领导到青岛市考察职业教育办学,并深入排山公司、名副实汽修厂、华德液压、奥瑞金制罐厂等校企合作单位调研和学习,与企业有关领导坦诚交换意见,思索职业学校怎样才能更好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了弥补“瘸腿”培养,他针对学校现状和学生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增设了心理健康课、音乐课,建起了心理咨询室、音乐教室,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质和健全的品格。

付出终有回报。2009年9月,在贾长营精心筹划与周密实施之下,在学校东校区,投资5000多万元的汽修、数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全面建成投入使用,所购置设备设施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彻底解决了一直困扰学校汽修、数控两个专业发展的实训难题;经与北京九五太维资讯有限公司多次洽商,并签署合作协议,在学校本部,一座设施齐备、设备优良的呼叫实训基地落成并投入教学、生产使用,实现学校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2013年12月,在学校西校区,一所高标准、高规格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与旅游服务业实践实训基地即将投入使用,至此,密云县职业学校专业实训设备从原来几乎是零的基础,达到了2013年的67550台套,生均达12台套,办学基础条件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一校三址的发展格局已经基本形成。

高瞻远瞩 质量为本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不断升级,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被放到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十二五”期间职业教育亟待突破的关键所在。对此,贾长营敏锐地意识到,“学校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发展的市场。尤其是伴随着教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学校必须拥有深远的战略眼光”。

2012年6月13日,对贾长营而言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这一天,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正式确立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由此驶入了“引领改革、发展示范”的重要发展轨道。

面对学校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他并没有一味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而是异常冷静地给学校下一步发展定了“调子”:一是把学校办学思想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二是学会开拓市场,为学校争取更多的外部资源,这更符合学校长远利益。

为了全面推进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他立足教育本质,突出改革,服务职能,开启了示范校建设时期的“六步走”战略。

“我们以示范校建设为核心,以三个重点建设专业为重点,积极进行德育改革,持续强化校企合作,提升师资队伍专业水平,提速信息化建设,大力塑造学校文化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了六大发展战略,以点带面,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对于示范校项目,贾长营多点布局,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了全面开花。

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时,贾长营要求各重点专业深入企业调研,联合企业进行人才需求分析和专业论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符合企业和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1~2门核心课程(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了真正意义上的引导示范作用。

平日里,贾长营常对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说:“作为一名校长,抓教学要抓在要害上、抓在课堂上、抓在教师的热情和教法上。” 为了深化师资水平建设,他通过多途径、多形式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企业实践,进一步落实名师培养计划,与密云县教委共同打造“三名工程”――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成立了以市县级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名师工作室”,形成了“一年过关、三年成才、五年成骨干”的工作格局,为最终实现“教中研、研促教”的大好局面奠定了扎实基础。

责任、奉献,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你有智慧,请你贡献智慧。如果你没有智慧,请你贡献汗水。”这是贾长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他看来,作为一所职业学校,在大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要想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失利阴影中走出来,成人成才,必须使每一位教职员工负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并将责任落实到位。

为此,在北京市教育工委开展的“五个一”读书活动中,他认真阅读了《不找借口找方法》《把责任落实到位》这两本书,并在全体干部开展读书活动,组织教师召开读书体会、座谈等活动,使全校上下更加深刻理解责任对人生、对工作的重要性。

“我认为,负责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承担责任,承担我们作为社会人,作为各种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二是尽职尽责,我们要在尽责的基础上,把责任尽到位,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出色。只有把对工作的负责上升到自觉的层面,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成为对自己思想境界的一种自觉的要求,才能称得上负责精神”,贾长营如是说。

也正是这种从心底深处油然而生的责任感,让他在肩负校长之职的那一刻起,就身体力行,将校长之责践行得淋漓尽致――在平常的工作中,兢兢业业,做到高标准、严要求;遇到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不推诿,不逃避。

要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每位教师必须肩负起应尽的责任,步调一致,齐抓共管,既分工又协作。为此,贾长营在强化责任精神的同时,借鉴企业管理成功经验,探索推行“扁平化管理模式”,力求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失误,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管理幅度。

实践中,他率领班子成员将学校的各项工作精细化,详细规定、精确划分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各部门、各科室、各专业室的职责,克服过去一级管一级,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避免了“有了问题你指望我、我指望你,工作互相推诿”等情况出现。

采访中,记者发现,学校管理制度规范,秩序井然,各部门、科室、专业室不仅建立了责任落实制度,还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真正形成了目标管理网络树。

“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领导者,要敢于承担责任,勇做责任第一人。唯此,才能慎使手中权力、全心全意为他人服务,才能赢得学校的良性发展。”回顾学校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之路,贾长营由衷地感叹。

精通业务,熟悉本职工作,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实践中,他一步一个脚印儿地践行着一名优秀职业学校校长的职责,向社会诠释了“对社会负责、对教育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应有之义。

与时俱进 释放职教正能量

“时代呼唤产生教育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校长变成学校经营者”。这是多年来埋藏在贾长营内心深处的一句话,激励着他冲锋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

近几年来,伴随着北京世界城市发展的新定位和新要求,密云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友好型工业为主要支撑,以休闲旅游产业为战略支柱,以都市型现代农业为重要基础,以总部经济为后发优势,重点加强产业布局建设。

为此,贾长营认为,作为职业学校,要想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潮中大显身手,就必须与时俱进,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不断加快专业调整和建设力度,才能真正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实践中,经过广泛调研和缜密思考,他重新调整了学校的重点专业发展格局,提出了打造“三个校区、三类重点、三项功能定位”的实训基地新布局,通过重点打造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数控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由点及面,最终实现专业“集群式”发展,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升级发展服务。

与此同时,为了保障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科学、高效运转,贾长营不遗余力地推动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了较为科学严密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相关专业工艺守则等规章制度,为各实训室操作规程、保养制度、使用登记制度、责任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保证;通过建立完善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教学交流和协调工作制度,坚持例会制度,交流实习实训经验,共同备课,从而提高了实训基地使用效率。据统计,2013学年度,各专业实训开出项目数1032个,开出率为100%,实训基地使用总学时26850学时,极大地满足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训需求。

以此为基础,他一方面持续加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机制建设,积极推动行动导向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以企业“6S”管理模式为抓手,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专业室文化等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立体德育新模式,开创了“双融五共三结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一举实现了“校企目标合一、校企实训场所合一、校企课程合一、校企师资合一、校企评价合一、校企文化合一”的六融合境界,成功将学校的内涵建设引向了改革的深水区。

借助如此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支撑,贾长营审时度势,将办学成果进一步辐射到了密云县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之中。为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积极性、便于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活动,他整合多方资源,建立了网格化管理的培训机构,在培训项目上除了开展传统的焊工、坐席代表、铁路乘务员、钳工的培训外,拓展了食用菌栽培的培训项目,并与密云县农委合作,在全县低收入户中开展了电工、焊工、中餐烹饪等三个项目的免费培训,年培训规模达1万人次以上,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在他看来,这些年所有的努力,将引导学校和教职工走向真善美的三个世界――求真的知识世界,向善的人际世界,美好的心灵世界,并最终形成学校的共同价值观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机制,全面释放职业教育的正能量。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成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职业学校,那么不仅愧对学校一代代艰苦卓绝的创业者,还可能连学校未来的生存权都会葬送掉……”朴素直白的话语浓缩了一位老职教工作者的拳拳情怀,更道出了一位新时期农村职校校长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