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翻译中的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翻译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更好地传播文化。翻译是一座桥梁,架构在不同的文化之间,让大家能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一种手段。但是,正是因为文化之间原本存在的差异使得翻译成为了一门看似简单,却又很复杂的工作。怎样翻译才能来进行有效的文化转化?这一直是困扰着翻译工作者的难题。本文就以一些汉语中常见的公示语,俚语及诗词的英文翻译来浅谈这一翻译现象。
【关键词】翻译;桥梁;文化
世界上存在着三千多种语言,想要彼此间互相沟通,相互了解,首先得靠翻译来解决由于不同语言造成的交流难题,其次有时可以伴以适当的身势语来辅佐我们传达意思。既然,翻译是首要的工具,那就得先了解什么是翻译。
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冯庆华,3,2002)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冯庆华,3,2002)但是,怎样创作?怎样才能把这门艺术发挥得体,使得经过它转化后的语言形式能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这就是我们所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现在,有的翻译,不论是英翻汉,还是汉翻英,大多都是靠字典逐字进行翻译,而不考虑句子,篇章或整个文本所想要表达的真正的含义。这样译出来的文字不仅不能使人理解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甚至有时候还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比如很多公示语的翻译,例如“小心坠河”,被翻译成了“Carefully fall to the river”。原意是想提醒在河边要小心的,不要掉进河里了,可是翻译后却成了请别人小心地掉进河里。本来是为了方便外国游客,便于他们理解方位或相应的警示,可是翻译后不但帮助不了他们,反而造成了误解,或者使得他们更加茫然。再例如,在某家餐馆的菜谱上,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点餐,在菜名旁边都附上了每道菜相对应的英文名字,可是当他们打开菜谱看的时候,不是被吓到,就是不知所云。
豆腐猪肉馅炒河粉(宽面,细面)Dry Noodle with Pork and Soybean curd in Gravy Sauce(Big Noodle, Small Noodle)
四喜丸子(Four Happy Meat Ball)
豆豉爆大肠(Fermented Soya Beans Explode Intestines)
若说“big noodle,small noodle”让人有点不太理解这个面的大小问题,“four happy meat ball”使人疑惑四个肉球怎么会有丰富的感情,那么“fermented soya beans explode intestines”可真正得让外国游客吓得不轻。“intestines” 原本指的是肠(可以指的是动物,也可以指的是人的),而豆豉爆大肠中的大肠指的确实也是猪的大肠,可是explode一来就让人不得不误会成了,吃了这个不知为何的豆豉,我们的肠子是不是就会被炸掉?真正的是弄巧成拙了。
所以翻译不仅仅就是把字对字的给译出来就算完成了,翻译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精雕细琢的艺术。
其实早在汉朝,唐朝的时候我国的翻译理论就开始出现了。针对怎样翻译,历经了汉唐时期的“文与质”的争辩,到清代严复的“信,达,雅”,又到傅雷的“传神”,再到钱钟书的“化境”,这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给予了现代的翻译工作者们很大的启示。翻译虽是“戴着手铐脚镣在跳舞”(冯庆华,3,2002),但一定要舞得漂亮。因此,翻译仅仅是知道单词,语法是不够的,还要对相应的文化背景知
(下转第226页)
识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文字被翻译后,不仅文字转化成翻译后的文字,就是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也是翻译后的文化,这样才能被人们所能接受和理解。
例如,英汉俚语中的很多表达方法,如不了解文化背景,就单纯的逐字翻译,那翻出来的东西注定是不会被理解的。汉语里很喜欢拿老虎来比喻勇猛,比如说虎将等等。可是在英语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狮子。这就是为什么当年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把中国比喻成东方睡狮。在遇到“拦路虎”时,若翻成“Tiger in the way”,估计就会造成英语国家的人理解上的困难。反之,把“Lion in the way”翻成“拦路狮”,中国人估计也得猜上好半天。又如“You’re the apple in your parents’ eyes.”不是真的指“你是父母眼里的苹果。”苹果在英语里是智慧,珍贵的象征。而把“你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硬生生地翻译成“You’re the pearl in your parents’ palms.”或许英语国家的人得费上很多神了。
翻译不仅是字与字的交换,更重要的是文化之间的交换。否则很多翻译后的东西都是些模糊不清,概念不明的。这样的话,翻译还不如不做。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博士就曾经指出翻译重要的是看对象,是为谁翻译。我认为这个“谁”不仅仅指的是人,还包括人背后特定的文化。可是在文化的转化问题上,如果有相对应的现象,可以互相转化后进行理解的,当然不成问题。但是有的文化是独特的,没有对应文化现象可以进行转化。在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又该怎么办?
例如,中医在世界医学界是很有影响力的,很多外国人也都很想学习中医。可是,随之而来的是对中药名的翻译问题。因为中医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医术,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参照物,所以在中药名的翻译上就会存在着很多看似笑话,但绝不是单纯的笑话的问题。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有的翻译把陈皮翻译成“chan’s skin”,远志翻成“far ambition”,更有甚者把干姜翻成“fuck the ginger”。这样的翻译不仅是让看了的人哭笑不得,更是很让中医很蒙羞的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在对待这样的翻译问题的时候绝不能一笑了之,而是要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不仅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也是为了弘扬中医文化。
还是用中医的药名作为例子。在书写的时候可以用药名的拼音名。然后对学习的外国学生再进行仔细的阐述,这味药在实际指的是什么。因为很多药名虽然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三个字,但是不仅是字面流露的意思而已。比方说“陈皮”并不是指姓陈的人的皮,而是柑果的果皮,经晒干或人工干燥而成,所以可以翻译为“dried tangerine peel”,而“远志”在中医里不是指远大的志向,而是远志科植物远志或卵叶远志的干燥根,所以就可以考虑翻译成“thinleaf milkwort root”或是“polygala root”可是如果在开药方的时候这样书写的话,不仅是药方单很复杂,抓药的医师也得读读,然后再进行翻译转化,才能抓药。既浪费了时间,又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这里完全的翻译是没有必要的,反之拼音书写是不可缺少的。
再有,对中国的一些对联,古诗词进行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先看一副对联“浩海波涛涌江河注满,雷霆霹雳霭雾霖雨霏”。这幅对联看似简单,很好翻译。可是翻译过后,就不能体现出原文的意境了。上联是字字都含“水”,而下联则是字字都有“雨”。这是中国字偏旁部首独有的特点,翻译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意境的,正如英文中的头韵,中文很讲究的是尾韵。各有特色,若是强求翻译了,结果可能是勉强看懂了,可是意境全无了。
再举一首诗为例。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逢路阻人离别夫,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这首是宋代李禺远征在外写的一首夫忆妻的诗,可是这首诗从字到句都倒着读的话,却变成了一首妻忆夫的诗了。这便是汉语的奥妙之处。若是翻译了,恐怕就体现不了这精妙之处了。所以遇到这类似需要翻译的文字时,我提倡的是先翻译大意(最好是切忌不要逐字翻译),然后再加以解释说明,说明刚才提到的对联和这首诗的奥妙之处。最好是能懂点中文,能读读原文。当然这些都是基于要对文化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文化交流。
其实很多文字最好是原汁原味的才最能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与意境。翻译只是一座桥梁,只是沟通之用。而这座桥梁连接则是彼此间的文化,这才是最重要的。“化境”也是让我们能走过桥梁,去更好的了解桥梁那头的文化,若想真正地体味,还得真正的身临其境,也就是用原语言进行阅读才行。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 & Charles R. Taber.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王欣.纵横:翻译与文化之间[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田甜(1982--),女,贵州安顺人,讲师,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