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独立学院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其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要求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本文在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必要性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建立以“三个阵地”为核心的,包括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教学技术三个方面为主体的立体化基本框架,希望能够对改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立体化”教学模式;三个阵地

独立学院培养人才目标的基本定位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时代特征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特殊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渲染力与感召力。因此,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必然选择。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特殊使命的实现要求建立“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特殊使命。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达到一般意义的育人要求,还尤其应立足办学实际,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质性,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教师应具备与现代化实践相适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时,要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的辩证统一,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形成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为根本。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效性不容乐观要求建立“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出现诸多问题,我院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了解程度、喜爱程度、重视程度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更多期待。加强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采取强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增强社会实践等方式来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大学生正确思想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需建立“立体化”教学新模式

大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其现实生活中是“立体人”,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逐步成熟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发展期,因此需要从多角度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对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立体的综合分析。同时大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往往要经过认识、情感、信念、意志等反复多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对社会各种复杂事物的是非、真伪、善恶、美丑进行知觉、辨别、分析、选择、吸收、运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意识、思想和观念的复杂过程①。因此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难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教育。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是大学生正确思想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构建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备素质,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视域独立学院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让思想政治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三个阵地”为核心,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教学评估、社会实践均体现立体化的新模式。

(一)课堂教学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主阵地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理论武装工作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视域下,对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师德水平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应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课堂,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授课质量。把握好课程的思想性、政治性及实践性原则,做到课程的知识点同学生的兴奋点相联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政治觉悟。

1、教学内容常讲常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创新的立足点是在坚持基本原理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内容上的拓展,针对独立学院学生在理论水平、心理状态和自觉性方面存在不足的现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此门课程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本门课程贴近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够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选实例提供思维材料,引人入胜。例如讲到人生价值及人生意义时可以结合学生们比较喜欢的电视节目――《超级演说家》中的快递哥窦立国成功的经历引导学生对自己人生的思考;涉及到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引作用时,可以结合《非你莫属》节目中身残志坚吴建平的成长经历,使学生们感同身受,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讲到大学生择业和创业时结合《非你莫属》节目中的断臂男孩赵亮用双脚创造未来来鼓励学生们勇敢实现自己的人生。通过这些与他们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创新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所以说,学生在课堂共同参与的过程,就是课程内容创新的过程。

2、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指导下,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手段成为“吸引学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启发式、典型式等教学手段。

启发式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则,是由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决定的。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通过对学生们的调查了解到学生们对目前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如社会道德逐渐缺失问题、腐败问题、社会公平问题、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等,并且就一些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关注的视角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运用启发式教学,主要途径有:通过精选实例提供思维材料,从而引人入胜,例如涉及到社会道德意识逐步缺失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简短视频――“范跑跑”事件、“小悦悦”事件等,使学生们通过情景再现,真实感受到此问题值得关注,进而发人深省。

典型式教学容易被学生们所接受和认可的一种教学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学问,采取典型教学法.把各类典型引进课堂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发现部分大学生对深层次理论问题存在模糊认识,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和判断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因此从正反两方面采用典型教学案例,可以调动学生深入思考积极性。例如讲到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时,通过两个典型案例,正面案例――“最美司机吴斌”和反面案例――“范跑跑事件”,针对这两个案例,作为教师可以积极大力宣传正面典型,利用榜样的力量启发、带动学生向先进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善于运用反面典型警示和教育学生,引导和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实践教学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第二阵地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质性,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需广泛推进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

针对大学生当中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急功近利倾向严重等问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堂的实效性和生动性,注重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文化知识的综合培养,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广泛推进思政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社会实践是高效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践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实践的具体实施有多种方式,需要根据具体专业和课程合理选择。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社会实践的环节,不断改进社会实践的内容,拓宽社会实践的渠道,提升思政工作的效益。如针对大学生缺乏文明素养、感恩心缺失,目标迷茫等现状,开展道德小品大赛、感恩主题班会、暑期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系列教育活动,对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辩论、说讲、情景模拟,开展军训与义务劳动,参加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参加系、班级组织的各项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鼓励大学生把所学到的政治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同时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视野,可以把勤工俭学,志愿者工作,科技研发,金融活动,体育竞技等都可以纳入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的范畴,尤其是在重要节日、重大事件等时机和场合下,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灵活运用教学手段,积极让学生参与和操作,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本学院近两年针对大一学生的开展的道德小品大赛活动收到的效果来看,大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相关主题内容,在寓教于活动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崇尚张扬独立的个性特点;针对大二学生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收到了良好效果,通过对其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的批阅,可以了解到这些大学生虽然涉世未深,但是能够明确自身与社会需要的差距,知道应该针对性地在大三大四的学习中弥补差距。

(三)教学技术的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新阵地

教学技术的立体化,既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整个教育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无论是在课堂内还是在课堂外,都可以最大限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丰富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以及多媒体课件带进课堂,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我院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结合当下热点问题和现象,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与学生们分享相关视频资料,丰富课堂内容。

第二,加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针对目前的大学生中手机和电脑已经普及,而且已经融入学生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应该重视并牢牢地抓住这点来促进教学的推进,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加强网络交流平台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同志曾提出:“要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提供的平台是互动式的,对等式的,这对于学生来说,也非常符合他们的心理和人格需求,平等交流,即时互动,轻松愉快。当教师和学生打成一片,取得他们的支持和信任后,思政工作的效率就能发挥到最大。作为高校教师应该重视网络教育,积极主动建立德育网站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地主动拓展到网络世界,建立网络互动平台如QQ群、飞信、微信、班级博客、班级网站等的形式,在工作和课余时间都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些网络通讯工具和学生进行交流。目前我院思政课程教学已开通网络平台,可充分利用该平台以及E-mail、短信等进行答疑和辅导,提高学习效率,满足学生个体化发展的需要。作为与学生交流和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教师应开创更多的学生乐意接受的教育渠道,以形成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氖围。②

参考文献:

[1]赵蓉,沈蓓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创新教学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 2012(1).

[2]邹萍,陆喜培.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引领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化教学改革探索[J]. 学园,2014(23).

[3]张迎春,郝海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 2006(2).

[4]黄敬卫,尚庆为,尹思琪.思想政治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注释:

①宋术学,曾令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教学新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 2006.(2) ,P43.

②王骁炜.适应“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大学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福建高教研究,2010(5),P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