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直接成分分析法与现代汉语中层次分析法的差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直接成分分析法与现代汉语中层次分析法的差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直接成分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大师布龙菲尔德提出,由此产生了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语言分析方法。此方法引入中国后,催生了层次分析法――这一汉语句法分析方法。鉴于现有的很多书中混淆二者概念,给阅读者和学习者带来困惑的情况,本文从直接成分分析法只讲“切分”,不讲“定性”而层次分析法既讲“切分”又讲“定性”和直接成分分析法通常切分到语素,而层次分析法则切分到词一层级,这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明确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直接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

中图分类号:H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5-0065-02

直接成分,是指在同一层次上具有直接结构句法关系的两个成分,最早由布龙菲尔德提出。对直接成分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反映语法结构内部的层次。谈到层次分析法,就一定要注明是现代汉语中的层次分析法,因为除此之外,层次分析法还是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适用的领域较多。

关于直接成分分析法和现代汉语中层次分析法的界定问题,首先来看一下几本书中对此的阐释。

由岑运强先生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这样写道:“直接成分分析法指从句法结构的外部形式,特别是隐性形式入手,对句子的直接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的方法。由于句子的直接成分与句子的层次性一致,所以也叫层次分析法。”这里未将二者进行区分。

邢福义先生等主编的《语言学概论》教材中也将直接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同:“任何复杂的短语一层一层组合起来的,分析一个复杂短语时,就这样一层一层往下分,一般分到词或语素为止。每一次划分时,都要找出相应短语的直接成分。这种分析方法一般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或层次分析法。”

胡裕树先生修订的《现代汉语》中是这样介绍层次分析法的:“有些词语的组合关系是直接的,有些词语的组合关系不是直接的。切分时先从总体上认清它们的结构,把直接成分找出来。一般的情况是不断二分,只有如联合关系等词组包含的直接成分不止两项时才多分。这种按层次切分的方法叫层次分析法。”

高教出版社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则更为模糊:“层次分析法,它尽量使用一分为二的办法把一个复杂句子对半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往往是左一个短语,右一个短语,短语里还可以逐层分出短语,最后分析出一个个词。”④

陆检明先生在《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这本书中这样写道:“层次分析,美国描写语言学称之为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最早是由布龙菲尔德提出来的。按层次分析的观点,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序列,它是由若干个直接组成成分的层级构成的,而每一个较低层级的成分是较高层级的成分的部分。” ⑤也未将二者区分。

以上几本书都是现代汉语教学中较为经典的教材和参考书,被广泛地使用着。但它们却都没有将直接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差异说清楚,这就必然引起读者的困惑。

毋庸置疑,直接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二者是师承的关系。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大师布龙菲尔德在《语言论》一书中首次引入“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的概念。“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复合形式都只划分成它们的最终成分,我们是无法了解一种语言的各种形式的。” ⑥“对词的结构进行一切观察时,非常重要的是要遵守直接成分的原则”⑦,他以“Poor John ran away”为例,说明了直接成分的划分:

“只有用这种方法分析,才能得出最终的语素成分的正确分析。” ⑧但层次分析法是中国化了的直接成分分析法,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直接成分分析法是有区别的。

一、切分与定性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的直接成分分析法只讲“切分”,不讲“定性”,即只要求划分出每一层级的直接成分,而不要求指明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而我们的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这一区别的产生是与印欧语和汉语各自的特点分不开的。

印欧语里,由于形态变化明显,词类与句法成分基本上是一一对应的。以英语为例子,大致动词与谓语对应,名词跟主语、宾语对应,形容词跟定语对应,副词跟状语对应。“词类和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结构关系。” ⑨具体来说,例如一个动词,当它出现在谓语位置时,只能用动词的限定形式,而当它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时,就需要用动词的不定式、分词形式、动名词形式,或者干脆后缀-ation,-ment等,使之转化为名词。因此,直接成分分析法不标明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也基本清楚。

而汉语,由于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除了副词具有纯状性,即只能充当状语之外,名词、动词、形容词等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以名词为例,其主要的语法功能是作主语、宾语,但也可以作定语(如石油工人)、谓语(如今天晴天)和状语(如现在出发)。因此“汉语光凭词类和层次不能控制结构关系” 。举个语言实例来说,“蒸鱼”既可以理解为述宾结构,如“她在蒸鱼”,也可以理解为偏正结构,如“我喜欢吃蒸鱼”。所以,汉语的层次分析法只有把层次和结构关系都标明,才能清楚地表达语义。

二、切分到语素或词

直接成分分析法通常切分到语素,而层次分析法则切分到词一层级。这一区别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第一,使用范围不同。布龙菲尔德最初在《语言论》中提出的主要是直接成分这个概念,并没有完全把它当做句法分析的方法。由于他认为语素也是直接成分,所以一直划分到直接成分的层面。而汉语将IC法引入后只用于句法分析,而句法分析的最小单位就是词,所以划分到词。直接成分分析法如果仅仅用于句法分析的话,也是划分到词就可以了。

第二,语言特点和分析传统不同。英语是一种形态发达的语言,而形态学对于形态发达的语言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形态学的研究一直在其语言学研究中占据相当的分量。由于形态学是研究词的结构的理论,语素是最小的构词单位,因而是形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所以,形态学的学术背景自然使得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到语素一级。而汉语是孤立语,形态不发达,所以形态学以及语素对汉语来说,显得没有那么重要,受到的重视自然也少些。另外,中国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是在词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IC法被引入到汉语句法分析中时,与句子成分分析法相结合而形成的层次分析法,切分到词为止。

第三,意义观不同。直接成分的概念最早由布龙菲尔德提出,他较为消极、悲观的意义观使得其在认识论上重视意义,但在方法论上不太注重意义,而偏重于形式的研究。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切分的最小单位,是一种直接成分,所以,从形式角度切分到语素一级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与此相比,汉语语言研究一直都很注意形式和意义的结合,而非纯形式或纯意义的描写,不止在认识论上重视意义,在方法论上同样重视。词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在语义上具有整体性和专指性的特点,所以汉语将直接成分分析法引入汉语句法分析中,并划分到词一层级。

明确概念是我们开始语言学学习和研究的第一步,对于直接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概念的辨析虽然不是现代语言学的前沿问题,但鉴于大多数语言学教材中对这两种方法的界定模糊,所以,对于语言学教育来说,这样明确的区分还是很必要的。

注释:

①岑运强.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9页.

②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③胡裕树.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④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7-78页.

⑤陆检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14-15页.

⑥⑦⑧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6页.第276页.第196页.

⑨熙.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J].中国语文.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