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自画像中自我意识与艺术创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自画像中自我意识与艺术创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自画像的历史渊源

自画像好比是一种绘画语言,它是从肖像画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有绘画形态。自画像萌芽阶段,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中世纪,西方绘画都充满了宗教色彩,艺术家处于社会底层人员,为教会服务和工作。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和社会地位的逐渐提升,从社会底层的手工匠人到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

文艺复兴的第一位画家。乔托,有意识地在画面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并且在画面上绘入了自己的形象。这样的自画像凸显了艺术家独立的创作意识,并保存了有价值的文献。他的成就被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所认可,从此,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开始提高,由手工匠人演变成主导艺术史的艺术家。从此,文艺复兴期间,很多艺术家开始以不同风格的自画像让世人认知。

二、自我意识的体现

通过杰出的有代表性画家的作品来分析自画像,并且这些画家在运用绘画语言上,社会背景上,身心经历上都有所不同,因此也呈现出各式各样的自画像。自画像从发展到逐步走向成熟经历了三个世纪之久。自画像也从不成熟逐渐被大多艺术家采用的绘画形式。随着画家这一职业被认可,自画像的形式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画面上的自身形象也不拘泥于写实,开始被美化和标榜。与此同时,也充分表现了艺术家的自我意识也是在不断地增强的。自画像成为被广大画家所接受的独特肖像画形式。

1.达芬奇――写实艺术的自画像

最早达芬奇的把自己的画像独立起来,把自己画成一个独立思考的哲人形象,紧绷的嘴角表现了一种忍受命运熬煎的精神。达芬奇说:“画家要追求的不仅是人的外貌,还要追求其内在的精神”,达芬奇的自画像作品,那深邃的目光仿佛在审视着观众,这就是我,我就是这样的人。宽阔的额头是智慧的象征。绘画严谨,甚至对每一条线条都画得非常考究。

2.伦勃朗――描述人生的自画像

在伦勃朗的全部肖像画中,自画像要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所有油画家中,几乎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就现藏世界各地博物馆的他的自画像看,据不完全统计有90幅左右,其中60幅是油画,20幅是铜版画,10幅是素描的自画像。按他后来的境遇以及他变卖家产等情况看,很可能还有私人收藏的自画像作品。有一位理论家计算过,他每年平均画两幅自画像,那么,总数要达到自来幅以上。他的自画像不仅数量多,艺术质量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提高。尤其是在他的后半生,生活的现实使他能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他的自画像有鲜明的自我意识体现。画家很精心描绘脸部的内在气质,从中可以发现一种潜在内心世界的语言。1660年的《自画像》,是画家失去妻子之后,家产变卖只能在前妻所生的儿子掌管的“美术品处理公司”里以一个搬运工身份维持生计时期完成的一幅杰作。画中画家缠着头中,发福的身材,没有任何奢华的衣着打扮,这样寒酸不修边幅的他与三十岁之前的充满自信的自画像完全不同的这幅画,就是他当时的真实形象。画家简约的大笔触去雕琢他内心中的情感,表情非常严肃,正是他承受着生活中日益增加的压力的直接反映。

3.毕加索――抽象语言的自画像

两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最后一幅自画像是在91岁的他去世前9个月完成的。在这幅蜡笔画中,毕加索创造了一个让人畏惧的自己:一双因惶恐而睁是我得大大的眼睛,紧紧闭着的嘴唇,冷绿色憔悴的脸庞衬托着鲜明凸出的颧骨。这是毕加索对其他自身内心的鲜活刻画,那是一个冷冷的凝视着死亡深渊并带着悔恨思考自己生活的男人的形象。画而抽象的描绘,反而让画面更加生动。

4.梵高――感性夸张的自画像

荷兰画家梵高是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梵高之所以绘画。是因为他渴望抗拒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就像别人说话、写作一样是为了倾诉,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梵高的绘画是一种他独特方式的表达,他的自画像是对自己的审视和观察,在自画像中的诉说,与其说是给观众的,不如说更多是画给画家自己。梵高的自画像中眼神坚定,半侧着脸,流动的线条参杂着用笔触点出来的色彩变化,审视镜中的自己画下自己的表情和模样,就像是在用画笔认识自己,宣泄自己。

5.弗里达――隐喻情感的自画像

1926年她创作第一幅自画像开始,她学会了如何在镜中观察自身,学会了如何表现自己的跃动、炽热、无畏和脆弱。在这种热烈的绘画中坦白,她诉说着她的爱情、痛苦、疾病、无法生育以及对丈夫持久不变的激情。她的丈夫里维拉说,“弗里达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特例。她是一个敞开心扉,将情感的生物学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艺术家……”画家经过一种简便的移花接木,把镜子的外框被偷换成画布的边缘,镜中的弗里达也就转嫁到了自画像的画布上。每一张自画像,她锐利的眼神就像是一把金刚石钻头要彻彻底底地穿透我们的身体,穿透我们的心,使我们注意到,她的欲求有一种奇特的紧迫感。

三、自画像在中国蓬勃发展

1.徐悲鸿――学院创始

徐悲鸿的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丁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他的自画像是素描、色粉、油画多种形式出现的,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对自己的神态捕捉也是比较到位的,眼神坚定且生动,描绘了鲜明的画家正直,执着、热爱绘画的特点。

2.潘玉良――内心曲折

潘玉良是我国旅法最早最著名的女画家。潘玉良在法国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回到祖国,然而直到她去世,这个心愿也未能究成。所幸她的画作最终回归了祖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她的画魂回来了。潘玉良是中国现代女性艺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显示出女性艺术独立的美学品格和精神指向。她的《自画像》表达洋溢着生活激情、充满人生哲学,也表现她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坎坷的生活境遇,病痛缠身,人世沧桑都没有磨灭她绘画激情,她的自画像就是她生活的写照,画面上的画家表情沉重,又有些无奈,又仿佛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一些对生活的期待。

3.刘曼文――内心世界

《平淡人生》可以称之为刘曼文为自己画的肖像系列,她通过主观的观察和思考,用个人方式作出对生活的诠释。她的家庭成员就是画的主题。这一系列也表现着画家的心路历程,具有自传性的色彩。它属于画家心理和感情的自画像,也是现实生活的自画像。更确切地说,画家是透过生活处境来衡量人的感情质量及其真实程度。

4.申玲――大胆直白

作为职业画家的申玲对油画材料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和近乎天才般的自由支配能力。油画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她的自画像创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画家擅长用强烈的色彩,大胆把自身形象和人体的热烈和人心的愉悦相结合,用纯粹的色彩进行淋漓的传达。

总结

画家的自画像不仅仅是一张画像,他是艺术家对人生世界的疑问,是人类自身的自我审视。艺术的生活胜过艺术的本身。而以艺术的方式去生活,推进人民自由民主的意志,以艺术的方式消解对物欲的贪婪,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改造民族精神,才是艺术家的真正使命。通过艺术的展示活动交流内心的躁动与创伤,情感的迷失,也增强了人类之间的了解,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欣赏的高境界,这样的交流平台,也使人类社会更加和谐。艺术史上艺术家留下的作品形式多样,其中自画像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门类,特别之处:是表现的对象以及表现的内容,在以往的艺术史研究中我们忽视了对艺术家的研究而过多的关注作品,这也是我们艺术研究中的一个遗憾和空缺。研究艺术家的自画像这也使那些逝去的伟大的灵魂得到安慰。生命需要关注,他们在我们长久的关注中永生,关注也就意味着存在,我想这也是那些故去的艺术大师的愿望。对艺术家自画像的研究也是一种今人与古人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从自画像的产生到现在,历经了七八个世纪,这样艺术的方式依然经久不衰,并且蓬勃发展。证实了自画像特有的魅力,自我意识的提高和深度审视的表达的途径和方式,传达对生命的领悟。无论是哪个时代的自画像,都是艺术家独特的表达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