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供应室护士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影响其身心健康。为了保证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安全,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

关键词 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是保证医院的临床安全及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供应室护士承担着全院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灭菌、消毒及发放,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着他们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因素之中,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注意自我防护,很容易造成职业性危害,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为了保证供应室护士的健康安全,现将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分析如下。

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性因素:随着医院供应室的管理逐步规范,所有手术器械、医疗护理用品都需要回收到供应室进行集中洗濯、消毒、包装、灭菌。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与含多种微生物的物品频繁接触,若自我防护不到位,极易出现职业暴露,从而感染多种传染病。

物理性因素:供应室护士每天要与消毒锅接触,容易发生烫伤;针刺伤与锐器伤发生率也较高;各种器械产生的噪音会导致工作人员听力受损。长此以往,护士会出现种种不适,导致抵抗力下降,身体健康受到直接影响。

化学性因素:目前常用的消毒剂都有很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刺激性,长期接触,会导致皮肤黏膜、眼部及呼吸道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致脏器损伤或癌变。

自我防护意识淡薄:由于缺乏专业培训,部分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对安全隐患认识不足,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根据自己的习惯随意改变工作程序;不能有效地利用防护用具来很好的保护自己;没有形成很好的防护意识与行为习惯,导致暴露引发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生物性危害防护措施:①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并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护理人员在接触污染物品时,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回收的物品,必须严格遵守先消毒后清洗的原则,操作前后都应先洗手,如手部有伤口应小心包扎并佩戴双重防护手套,手套潮湿或破损应立即更换。②加强环境管理,对“三区”进行严格划分,并采用实际屏障隔开,各区域定岗定位,人员不得随意走动,不得交叉作业,各区物品按由“污”到“洁”的操作流程,不得逆行。

物理性危害防护措施:①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要求人人掌握被利器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以减少污染利器刺伤后的疾病感染机会。护理人员一旦发生被锐器刺伤,应立即挤出受伤部位血液,用流动水冲洗,后用复合碘消毒伤口,必要时进行包扎,一般的锐器刺伤报告护士长,若确定是被感染患者使用过的锐器刺伤,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并进行相关预防性治疗,随访观察1~6个月。②噪声防护,对供应室的噪声可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扩建供应室,使空间更宽敞,噪声控制在安全卫生标准以内,对破旧设备进行淘汰,仪器和设备做定期保养和检修,减少噪音的产生。

化学性危害的防护:①配制化学制剂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制浓度必须符合要求,配制过程中应严格配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不慎接触皮肤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减少对机体的伤害。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减少空气中消毒剂的含量,尽可能降低对人体的危害。③化学消毒剂应由专人保管,密封存放,以防泄露。

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医院应加强对供应室护士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对供应室工作职业危害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为临床安全提供有力的保证。

随着高科技仪器设备的不断投入及广泛应用,供应室已成为职业危害的高危部位。医院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供应室护士的安全保护,加强护士安全教育及素质教育,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增强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感染的发生,确保医护人员心身健康。从而促进供应室管理更加规范,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保证优质的医疗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