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重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引领和点拨,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主动探究,提升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B-0049-01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然而,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有些教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分析与探究,将数学规律、性质与结论,囫囵吞枣地讲解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应扭转这一局面,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探究”引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一、合理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单调、枯燥、无趣,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灌输式”教学,学生会将学习视为一项负担。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具有探究性质的情景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和积极性。

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在自行车赛的场地上,出现了各式车轮的自行车,车轮的形状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的,学生们看到这些别致的自行车,哈哈大笑起来。教师问学生,假如你是一名自行车赛的运动员,你会选择什么形状车轮的自行车呢?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圆形”。教师笑着问:“为什么大家都选择车轮为圆形的自行车呢?车轮为其他形状的自行车为什么没有同学选呢?”这时有学生答道:“除了圆形的车轮,其他形状的车轮不能滚动。”其他学生点头表示同意,这时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椭圆,“做成这样的车轮可以吗?”学生说:“不行,前进时忽上忽下,不平稳,人骑在上面会痛苦不堪。”此案例,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平面图形的知识基础,引领学生进行探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地引向深入,自然地进入到新知的学习中,让学生感觉趣味盎然。

二、注重问题引导,指明探究方向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行为,数学知识呈螺旋形上升,前后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研读教材,精心设置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避免让学生因为被知识的表象迷惑,而产生没有实效的探究。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出示了底面积和高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各一个,教师向学生询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已经知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很快得出了结论,因为它们的底面积和高都相等。教师接着问,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课堂上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圆可以转化成长方形计算出面积,那么圆柱是不是可以转化成长方体,进而算出它的体积呢?这时学生豁然开朗,教师让学生拿出圆柱体学具(沿高的方向平均分成了16等份),要求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下面几个问题:(1)你们动手操作结果怎样?拼成的物体像长方体吗?(2)拼成的长方体和原来的圆柱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认为圆柱的体积应该怎样求?学生自由成组,气氛热烈地展开了探讨活动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拼出来物体,近似于长方体,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此案例,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了对圆柱体积公式的认识,这样的认识是深刻的,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的思维过程。

三、提倡互动交流,提升探究效果

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习惯于用注入式进行教学,这样让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习惯了“等待”与“接受”,很少主动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制约了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教学的过程中,应改变这一现状,注重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升探究效果,实现高效学习。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入手,发现2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度,但此时就断言所有三角形的和都是180°,很难让人信服。这个结论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教师让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看看自己所画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在每个学生探讨得出结果后,教师让学生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把自己的验证过程向小组成员演示,学生们发现,不管组内成员展示的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来,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或者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然后相加,都是180°,从而得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此案例,教师先让学生主动验证探究,然后与小组成员互动,理解和得出了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升了思维能力。

因此,教师一定要深入钻研和分析教材,优化教学的方法,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动手、动脑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理解知识的本质。同时注重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李中海.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教学导向,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