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职院校“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职院校“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如何建立适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实现多方共赢,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之一。以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构建的“一体三合四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介绍了该模式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师资培养、管理机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同类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订和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一体化;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侯守明(1972-),男,河南博爱人,河南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孙现国(1978-),男,河南浚县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教学管理、学科建设;李敏(1963-),男,河南濮阳人,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编号:2012SJGLX332),主持人:侯守明;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校企一体平台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GGJS-298),主持人:侯守明。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2-0058-05

从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校企一体化是高职教育,乃至整个职业教育共同关注、探索和研究的热点问题。校企一体化办学,是在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办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高级形态[1-2]。在职业学校深入实行“教产合作、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职业教育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

在校企一体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国内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贺星岳等,提出了“三力”、“五共”、“四化”、“四度”的高职校企一体化教育流程及其基本范式[3]。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娄底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校企一体化”机制创新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共同体建设,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些实际成效[4]。

但在校企一体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一体化教学生产实践过程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校企一体办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实行半工半读,带来的教学计划安排和衔接问题?校企一体化中企业文化和教育文化的融合问题?校企一体办学中企业和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及权利和利益分担分配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校企一体的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解决。

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天海集团投资,政府公助的一所以服务汽车行业为主的高职院校。近年来,基于天海集团和鹤壁汽车学院搭建的校企一体化办学平台,构建了以服务企业、行业为目标,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汽车类专业的“一体三合四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分专业实践,实现了校、企、政府、行业、学生、教师等的多方共赢。

一、“一体三合四双”的内涵

“一体”即校企一体化,天海集团和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共建校企一体化平台,成立校企一体化委员会,实现设备共享、师资共享、协同发展,并在人才培养、招工就业、职工培训、科技创新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一体化运作。

“三合”即资源整合、工学结合和产教融合。资源整合,即企业把微缩的生产车间建在学院,把生产设备引进学院,把新员工的培训放在学院,把有经验的师傅放在学院;学院把专业的认识实习、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放在企业,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设施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工学结合,即学生学生的实践内容来源于企业又不同于企业,课程的内容注重实用性,由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编制校本教材,采用项目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生产性实习与企业新近员工的培训相一致,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产教融合,即教师在生产岗位上实施专业教学,学生在师傅指导下进行技能训练和生产性实训。企业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原理方法就是学生在专业实践中要学习掌握的内容。

“四双”即学生双身份(学生既是学校学生,也是企业学徒工);教师双师型(教师既是学校教师,也是企业技术人员,反之亦然);教学双任务(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完成生产任务);基地双功能(企业部分车间和学校实习基地都具有教学和生产功能)。

“一体三合四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政府主导下,企业自发的一种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学校和企业的投资主体为同一单位,学校和企业的总体利益诉求一致,企业主动向学校投资,学校是企业人才培养的“蓄水池”,企业是学生实习就业的“练兵场”和“大舞台”。学校办学资源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的无缝对接。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实习就业等方面能够做到统筹协同,极大地提高办学效益。

二、“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做法

为了保证“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院和天海集团共同成立了校企一体委员会,负责审议校企一体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和专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协调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办公室实行每周例会制度。专业委员会由学校专业教研室(系)骨干和企业对应生产部门和技术部门的骨干担任,负责组织研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并提出实施意见。

学院要求各专业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对员工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校企共同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紧紧围绕主流技术,创新性地设置各专业课程,保证了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确立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如下:符合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技能需求,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将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和课程设置紧密融合,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和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5]。

由于天海集团是以汽车电子产业为主导的一家企业,根据其产业特点和用人需求,我们先期首先确定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试点,进一步扩展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两个专业。主要做法:

(一)专兼结合,校企共享,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重要保障,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办学思想打破了企业、学校用人界限,采用专职+兼职,技师(工程师)+教师的方式聘用教学人员,积极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和学位进修、技能资格认证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主要措施有:

1.对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采用校企双教研室主任制,建立每周例会制度,互通信息,安排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研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企业的教研室主任负责收集整理行业企业专业相关岗位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并负责安排指导学生在企业的实习、实训和顶岗;学校教研室主任负责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实训等。

2.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面向社会和企业选拔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在企业人事部门备案,参与专业课程教学和实践,企业兼职教师享受外聘教师津贴,并可按教师系列评聘职称。

3.建立青年教师假期赴企业顶岗实习制度和校企双导师制度,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青年教师假期赴企业顶岗实习制度要求入职不超过三年的教师或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每年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践,并将其纳入教师职务晋升的考核条件;同时学院为青年教师指定教学导师和企业实践导师,使青年教师通过两年左右时间站稳讲台,同时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

4.建立专业带头人聘任制度,采用特殊政策引进和聘用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熟练、具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专业带头人,负责专业发展规划和建设,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5.校企一体委员会牵头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教师待遇和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调动专兼职教师、外聘教师的积极性。

从2011年实行校企一体化办学以来,学院共聘用专兼职教师68人,其中企业实践指导教师52人,引进和聘用重点建设专业带头人5人。汽车工程系目前有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中青年专业教师中有企业实践经验的占60%以上,已经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2013年,在校企专家老师的共同指导下,由汽车系选派的1名青年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技能大赛入围总决赛总分排名第三,并荣获全国二等奖。

(二)立足行业企业,面向区域,打造校企一体特色专业

河南省目前有郑州宇通、奇瑞汽车、日产汽车、海马汽车等多家整机生产厂家。鹤壁市将汽车电子产业作为四大产业之一重点支持发展,目前建立了鹤淇一体汽车产业园区,引进了华晨汽车、航盛电子等知名企业;天海集团是国内生产整车线速、接插件等的龙头企业。因此,学院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面向国内汽车产业链及后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设立了汽车、机电、管理类、信息类四大专业群,专业之间优势互补,同时节约办学资金。学院的汽车电子技术(含线束设计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目前为学院的特色专业和校企一体化重点建设专业。

在校企一体化特色专业的建设上,采用教学大纲(学校)+培训大纲(企业)相结合的方式,将学院的教学计划与企业的培训计划紧密结合,校企一体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采用模块化理论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分类整合,结合职业技能人才鉴定和认证需求,制定考核方案,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专业实习实训所需的设备,通过以下四种途径解决:直接来源于企业的生产车间、汽车4S店,保证了学生接触的设备是目前行业企业的主流设备;改装尚有利用价值的企业闲置或废弃设备,制成教具或实训设备,同时建立陈列展示室,满足部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需求。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模具专业等等;利用特色院校资金和企业自筹,采购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满足实训专业和人才培训需求;基于鹤壁汽车工程职业教育集团平台,实现中职、高职、企业实习实训设备的共享,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此外,通过建立“厂中校,校中厂”,方便学院内的理论教学与培训企业的实践教学的交替进行,使学院和企业的实训基地具有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训的双功能。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建立虚拟实训室,满足了教学要求,也大大节约了设备采购资金。

学院实施专业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计划,聘请了十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老总,指导对口专业建设,定期开展各类讲座,开阔师生视野;实施专业带头人计划,负责实施该平台下专业建设各项工作。

目前学院和企业共同制定了5个专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逐年修订;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多家,其中校企一体化专业实训基地8家,校内建有缩微的企业生产线两条,按生产模式组建实训中心两个。学院牵头成立的鹤壁汽车工程职教集团目前有本科院校4家,高职院校8家,中职院校8家,相关企业20多家。学院还根据企业需求,建立了中高职打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训设备、师资等方面实现了协同共享。

(三)更新理念,双纲并举,实施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制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分别制定了教学实施计划,并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学院启动实施了《关于编制各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及课程大纲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求每个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同时制订“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的优质核心课程,对生产性实习、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等各环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在课程改革方面,企业教研室主任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共同制订实习实训方案,理论基础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实践教学占50%,积极开展“教学做一体化“特色课程建设项目,促进校企一体专业特色课程的规范和实施。在课程结构上,建立了“文化基础平台+专业技能模块+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教育管理上都渗透了“企业元素”,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习制度。

专业实验室面向全院所有专业提供实践项目列表及实施方案,并在学期开始和期中教学过程中加强实习实训课程的督导和检查,对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进行规范。

学院是以工科为主的职业院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很多相同之处,为了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学院打破系部界限,在全院成立“松散型”专业课程组,利用网络平台、多媒体技术手段,集体备课,定期研讨,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弥补了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保证了教学质量。

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网络教学等教学模式,增强学习目标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第二学年分专业情况增加生产性实习环节;增加理实一体化课程比例,注重课程的前后衔接以及特色专业课程的选择。

同时,积极改变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加大课程技能实践部分考核所占比例,并进行规范化建设,目前,多门课程实践技能考核占比达到50%;学院还积极引入网络考试平台,用于软件应用类技能认证专业课程考核,保证了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在学院董事会的支持下,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实施了小老板创业计划,每年选拔3-5个项目,重点培养支持。通过开办创业讲堂,将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创业学生联系企业老总作为指导老师等方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鼓励学生主动创业。目前,由学生牵头,教师指导的创业项目计划已有3个项目进入孵育期,1个项目已经开始运营。

(四)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良好教学质量的保证,围绕试点专业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学院先后制定了“学生生产性实习管理办法”、“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办法”、“教师培训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督及考评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管理办法”、“学院年终考评与绩效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奖促办法,为规范教学管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教学管理上,充分考虑对口企业年度不同阶段用人需求,实行多学期制、分段式模块化教学、灵活学分制,引入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综合成绩评定制度以及职业技能资格认定等多种考核办法,最大限度减少学校教学计划和企业生产周期之间的矛盾。多学期制打破了传统的两学期制,根据汽车企业生产和用工特点,适当调整或增加学期数,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学校和企业在学生实习实训环节时间上的一致性。如将每年6-9月份作为学生企业实践学期,部分专业11月至次年1月作为单独学期,相关专业学生由学校统一安排到对口企业进行生产性实习,学生既参加实践又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则采用工资+奖金方式回报学生,实现共赢。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分类整合,采用小集中授课和固定时间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专业课程学习需求。灵活学分制是指可以用在企业实践、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业计划等经历经考核后替代相关课程学分,学生只要修满规定学分,就可按期毕业。综合成绩评定方法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评价,实践技能考核在单门课程中占比可达60%,同时在实训课程中借鉴大学生数学建模的组队方式,引入三人分组团队考核机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一体三合四双”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校企一体专业委员会的具体指导下,由教务处学科专业建设办公室组织牵头,各系部及专业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2011年10月以来,围绕汽车电子专业(线束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专业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学院在教材建设、课程教学计划、实习实训方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修订了2011级和2012级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习实训计划。同时围绕学生实习和实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定了校企一体管理、培训、认证、考核方案。汽车类专业一年来已经在天海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建立了7个教学岛,8个实训中心,在校内建立了一条教学型生产线和一条实训生产线,并先后组织6批近千名学生赴企业生产性实习实训,为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奠定了基础,并取得了丰硕成果。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还通过这种方式缴纳了学费,实现了职业院校真正的“零学费”入学;校企一体化专业的“入学及就业”模式也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学院2011级毕业生先后赴长城汽车、宇通客车、航盛电子、天海集团等企业顶岗就业实习,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得到了企业认可,受到了企业的好评,部分学生已经同上述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汽车技术服务于营销专业的35名毕业生提前半年已经被当地的4S店订购一空。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连续三年成为报考热门专业,招生规模每年达到350人以上,试点专业的学生除了直接在天海集团及下属公司实习就业之外,还分别被选送至奇瑞汽车、航盛电子、宇通客车等国内著名企业就业。两个专业也先后在2012年、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汽车检车与维修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学院在2013年被确定为省级特色院校。

基于校企一体化的“一体三合四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入企业的投资,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节约办学资金,还有利用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技术人才,减少就业压力,并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组织形式的实施,是对企业命名班,订单班等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和提升,对解决新办民办院校招生就业难,企业招工用人难的双重难题有现实意义。实践证明,这种“一体三合四双”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目前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扩大招生规模,转变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费重阳,张巾帼,刘金h.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2(3):26-27.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30):143-148.

[3]贺星岳,邱开金.基于校企合作“一体化”的高职教育流程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2011(1):61-64.

[4]禹华芳,等.高职“校企一体化合作”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佳和农牧主管班”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60-161.

[5]张士.社会需求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13(19):34-36.